-
公开(公告)号:CN11261278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10709.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能源技术关键发展路径动态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主观性强、效率低、不确定性大,且不适用于具有非渐进性和爆发性的非常规能源技术预见与监测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预见和技术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采集非常规能源专利申请文件。根据非常规能源专利申请文件,构建非常规能源专利前引引文数据库,构建非常规能源专利前引引文矩阵,计算得到非常规能源专利引文网络中每条有向边权重。使用动态规划算法对引文网络中的所有路径计算全路径权重。根据全路径权重,选取和存储非常规能源技术发展关键路径;根据非常规能源技术发展关键路径,进行动态监测,并输出非常规能源技术发展关键路径演变图。
-
公开(公告)号:CN120043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205900.8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岩石力学特性测试设备,包括:机台、压力室、液压系统和加载装置,所述压力室包括上基座和下基座,下基座一侧连接有管接口,所述管接口通过压力管连接液压系统;下基座相对的两侧还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多个阵列布置的通孔,下基座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柱矩阵,所述通孔与固定柱矩阵相对应;所述基板内部设置有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左侧夹持件和右侧夹持件。本发明基于纳米压痕理论的测试方法,针对不规则的岩样通过压力室内油压加压形成围压,模拟岩石在地下的应力状态,并针对不规则岩样不易夹持固定的问题设计配套相结合的夹持结构,解决了现有压痕试验设备不易施加围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53769.2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7 , G06Q10/0639 , G06Q30/0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属于碳排放源加装碳捕获装置安装点优选评价技术领域。确定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建立目标函数,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的总和最大;建立约束条件(1),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的总和不小于碳减排任务量;建立约束条件(2),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改装成本的总和不超过资金预算量;当同时满足约束条件(1)和约束条件(2),根据目标函数,确定最优的碳排放源选择方案,改善了现有的碳排放源加装碳捕获装置的优选指标不完整,优选方法没有考虑耗散过程,使得优选结果不理想、有偏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23442.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估方法,属于煤电部门低碳技术经济评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政策组合法和情景分析法对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在不同未来可能政策情景下的使用成本及效益进行分析,并通过盈亏平衡法构建了项目技术经济评估模型,得到了不同的技术经济指标函数,可以更加全面突出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设计的6种情景涵盖了未来的所有可能情景,不受碳配额约束的情景1和2代表了短期碳市场配额分配机制尚需探索的短期阶段;而受碳配额约束的情景3‑6代表了未来减排力度逐渐增大的中长期阶段。本发明认为技术改造避免了发电权丧失而产生的损失,这部分金额应该视为项目改造产生的间接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1499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99836.6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25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CUS碳减排核算多源融合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碳减排数据质量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每一目标碳集合执行第一规则,计算第一系数,执行第二规则,计算第二系数,根据所有目标碳集合的第一系数、第二系数和目标数据源的数量计算第一规则权重和第二规则权重,根据第一规则权重、目标碳集合的第一系数、第二规则权重和目标碳集合的第二系数计算每一目标碳集合的综合权重,根据所有目标碳集合的综合权重和所有目标碳集合中元素的均值,计算核算数据的Z值的融合值,通过根据所有目标碳集合的综合可靠系数、核算数据的Z值的融合值的综合可靠系数以及目标数据源的数量完成质量控制,减少数据偏差并提升数据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70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80798.X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工业烟气碳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包括:基于连续的碳监测数据,采用盒覆盖算法分别得到t时刻和t‑1时刻的第一分形维数,采用球覆盖算法分别得到t时刻和t‑1时刻的第二分形维数;基于t时刻和t‑1时刻的第一分形维数计算第一分形维数变化率;基于t时刻和t‑1时刻的第二分形维数计算第二分形维数变化率;确定第一分形维数变化率和第二分形维数变化率的变化率相关系数;基于第一分形维数变化率、第二分形维数变化率和变化率相关系数计算分形维数综合变化率;当分形维数综合变化率的绝对值大于等于预警临界值时,生成工业烟气碳排放异常报警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工业烟气碳排放的有效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7844.4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26 , G06Q50/06 , G06Q50/02 , G06Q50/04 , G06Q50/10 , G06Q4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单元多产业协同减排的碳管理优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建立了农业作业区、服务业作业区和工业作业区的多产业协同减排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能量和碳排放的交互关系,构建了多产业的产业经济收益和碳交易收益的多目标优化的方案,通过对碳资产管理的优化作业,有效提高多产业协同减排的综合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65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172198.0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F17/18 , G06F16/215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市场碳排放数据质量评价方法,涉及碳排放数据监测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多个评价对象的评价请求,选取多个评价指标用于评价评价对象的碳排放数据质量;利用本德福定律,测度各个评价对象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根据各个评价对象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采用线性加权和法、TOPSIS逼近理想解法和VIKOR折中妥协法计算各个评价对象的碳排放数据质量的评价指标的集成值;对各个碳排放地点进行灰色统计评估分级,得到各个碳排放地点的碳排放数据质量的质量等级。该实施方式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对碳排放数据的质量等级进行评估,降低碳排放数据监管的主观性,为碳排放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提供(56)对比文件冯涛.基于Benford法则的房地产企业财务指标数据质量评价《.财会通讯》.2017,(第29期),56-60.Jiao Xu 等.Research and Analysis ofcarbon Trad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quality on Equity financing cost‐‐ takingNew Energy Industry as an example《.2021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Learning, Big Data and BusinessIntelligence (MLBDBI)》.2022,648-653.徐军 等.面向移动商务的多维异质推荐信任评估模型《.运筹与管理》.2017,第26卷(第06期),155-162.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06312.9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冲断层构造模拟试验系统,包括由可相对滑动的两个箱体围成的模拟箱,箱体包括:箱底板及相对设置的箱侧板,箱侧板和箱底板组成箱框架;设于箱侧板内侧面的挡板,箱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叠放区域;放置于叠放区域上的叠放板,叠放板包括多个相互叠放的推块;系统还包括:用于对箱框架施加挤压力,以使两个箱体相互靠近的施力部;用于使得两个箱体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运动的驱动部;用于对叠放板中的每个推块施加周期性朝向模拟箱内部的外力的辅助部。通过本装置,使得模拟地层在形成逆冲断层的过程中,其震动变化更加接近真实地层在逆冲断层形成过程中受到的破坏情况,使得模拟试验的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48315.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18/23 , G06T17/2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管网布局优化方法,通过改进点对点直接匹配的优化方式,考虑了碳排放源集群的规模效应和规划区域管网建设适宜性情况,根据规划期内减排需求,实现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管网布局优化规划,提高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网布局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