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1248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303492.7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扰动力矩抑制方法。扰动力矩是影响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控制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现有技术对大幅的低频扰动力矩抑制能力不足,对高频扰动抑制能力明显不足,成为了制约框架控制精度继续提升的一个关键问题。本发明采用鲁棒控制、角加速度干扰观测和重复控制实现对陀螺力矩等因素引入的非线性低频干扰力矩的有效抑制,尤其是对转子不平衡振动引入的高频扰动力矩均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该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412484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03492.7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扰动力矩抑制方法。扰动力矩是影响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系统控制精度的一个主要因素,现有技术对大幅的低频扰动力矩抑制能力不足,对高频扰动抑制能力明显不足,成为了制约框架控制精度继续提升的一个关键问题。本发明采用鲁棒控制、角加速度干扰观测和重复控制实现对陀螺力矩等因素引入的非线性低频干扰力矩的有效抑制,尤其是对转子不平衡振动引入的高频扰动力矩均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该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控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1877913U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20692001.4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天机电部件用空心杯电机转子,由转子壳、外磁轭、外磁钢、内磁轭、内磁钢组成,内外磁轭和内外磁钢分别组成内外磁钢组件,内外磁钢组件各自与转子壳相连并形成磁通回路,内外磁钢组件上的磁钢形成磁气隙,为磁通提供主磁路,磁场强度由外转子和内转子上的磁钢叠加产生,内外磁钢严格按照设计顺序依次排列,本实用新型首次在航天机电部件用空心杯电机上采用双永磁势磁路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力矩系数,同时也能增加磁间隙,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在航天机电产品中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