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duino的动态位移实时采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9828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0771123.3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动态位移实时采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Arduino微控制器、微机电系统MEMS型加速度传感器、安全数据SD存储卡和SD存储卡扩展板,MEMS型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待测目标的加速度,Arduino微控制器根据待测目标的加速度以及内置的预设位移重构算法,确定待测目标的位移,通过SD存储卡和SD存储卡扩展板存储待测目标的位移。采用预设位移重构算法通过加速度重构位移,无需进行加速度二次积分,不依赖任何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结构动力特性,可以更方便快速的确定待测目标的位移。同时,通过SD存储卡和SD存储卡扩展板存储待测目标的位移,解决了现有系统无法离线存储位移的问题。

    一种柔性颗粒堆砌的吸、隔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401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710806167.0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颗粒堆砌的吸、隔声结构,包括盖板、底板和柔性颗粒,所述盖板和底板相对设置,底板和盖板之间为填充所述柔性颗粒的背腔;所述盖板上有开孔。本发明提出的柔性颗粒堆砌的吸、隔声结构,利用柔性颗粒之间的堆砌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当声致振动时,除了常规方式的声能消耗,还可以通过非线性阻尼运动来实现更多能耗。特别是穿孔板作为护面结构时,形成穿孔板框架结合柔性颗粒的复合吸声结构,不仅拓宽了微穿孔板的吸声带宽,而且还增强了部分频段的吸声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相对简单,柔性颗粒质量较轻便,堆砌方式灵活,节约了加工成本和材料,并且背腔结构没有严格的形式限制,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鼓膜声信号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409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33557.6

    申请日:2021-06-30

    Inventor: 吴瑞 魏志勇 张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鼓膜声信号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在耳内鼓膜位置声级的检测过程中,通过检测实时腔内声信号以及护听器外部实时声信号的方式,并结合多个声阻抗,确定鼓膜位置声信号。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佩戴护听器后无法确定鼓膜位置的实时声信号的问题。

    一种模拟随机振动源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010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0730940.4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随机振动源强的方法,包括:获取列车通过若干个实地测点时的加速度数据集;对加速度数据集中的每一加速度数据分别进行能量持时计算,获取每一加速度数据对应的平均振动持续时间、平均振动开始时间和平均振动结束时间,并获取每一加速度数据对应的反应谱;根据平均振动开始时间和平均振动结束时间,获取加速度数据集对应的强度包络函数,并对每一加速度数据对应的反应谱进行拟合,获取平均反应谱;根据强度包络函数和平稳随机振动过程函数,获取模拟振动源强。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数值仿真中输入单一实测的加速度时程不一定适应现实情况的缺点。该方法思路明确、简单易操作。

    一种模块化声学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3646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15039.0

    申请日:2019-02-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吸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块化声学结构,包括:依次拼接的多块声学板单元,所述声学板单元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的声学材料层,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磁吸装置,相邻的两块所述声学板单元之间通过各自的所述磁吸装置相连。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声学结构,将声学板单元设置成模块化的硬质声学板,并通过磁吸装置将多块声学板单元快速拼接组合、搭建、堆叠成不同形状、样式、面积的声学结构,并且声学板单元的形状及面积可根据实际声场需要连接搭建使用,使其具有较好的吸声、隔声、散射等声学调控作用。

    一种用于降解有机废气的芬顿试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51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0743847.7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解有机废气的芬顿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纳米碳球传质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在纳米碳球传质粒子的表面形成-COONa基团;S2,将经过表面修饰的纳米碳球传质粒子浸渍于芬顿催化剂前驱体中;S3,将经过浸渍的纳米碳球传质粒子进行烘烤,制得催化-传质耦合粒子;S4,将催化-传质耦合粒子加入至H2O2溶液中制得芬顿试剂。本发明将芬顿催化剂负载于纳米碳球传质粒子表面,纳米粒子加快气态污染物向芬顿试剂的传质速率,纳米粒子表面的催化剂加速芬顿试剂中污染物的降解,形成粒子强化传质和催化反应的耦合效应,提高芬顿反应降解气态挥发性有机物的效率。

    基于Arduino的动态位移实时采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982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71123.3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动态位移实时采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Arduino微控制器、微机电系统MEMS型加速度传感器、安全数据SD存储卡和SD存储卡扩展板,MEMS型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待测目标的加速度,Arduino微控制器根据待测目标的加速度以及内置的预设位移重构算法,确定待测目标的位移,通过SD存储卡和SD存储卡扩展板存储待测目标的位移。采用预设位移重构算法通过加速度重构位移,无需进行加速度二次积分,不依赖任何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结构动力特性,可以更方便快速的确定待测目标的位移。同时,通过SD存储卡和SD存储卡扩展板存储待测目标的位移,解决了现有系统无法离线存储位移的问题。

    一种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39991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10067007.9

    申请日:2017-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该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包括若干呈周期排列的亥姆霍兹共振器以及设置在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中的吸声板结构,其中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向腔体内部延伸的延长径,所述延长径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吸声板结构的中间设有至少一个通风散热孔。该低频宽带的通风散热隔声结构,通过在亥姆霍兹共振器中内置吸声板结构来改善亥姆霍兹共振器中因高频模态引起的隔声问题,实现整体结构的低频宽带隔声,通过吸声板结构上开设的通风散热孔以及亥姆霍兹共振器上设置的延长径来实现通风散热的功能。

    一种柔性颗粒堆砌的吸、隔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40122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806167.0

    申请日:2017-0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84 E04B1/86 E04B2001/8423 E04B2001/84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颗粒堆砌的吸、隔声结构,包括盖板、底板和柔性颗粒,所述盖板和底板相对设置,底板和盖板之间为填充所述柔性颗粒的背腔;所述盖板上有开孔。本发明提出的柔性颗粒堆砌的吸、隔声结构,利用柔性颗粒之间的堆砌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当声致振动时,除了常规方式的声能消耗,还可以通过非线性阻尼运动来实现更多能耗。特别是穿孔板作为护面结构时,形成穿孔板框架结合柔性颗粒的复合吸声结构,不仅拓宽了微穿孔板的吸声带宽,而且还增强了部分频段的吸声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相对简单,柔性颗粒质量较轻便,堆砌方式灵活,节约了加工成本和材料,并且背腔结构没有严格的形式限制,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一种吸声面板与软质共振单元结合的复合吸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36943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318108.4

    申请日:2016-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2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声面板与软质共振单元结合的复合吸声结构。该复合吸声结构包括吸声结构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吸声结构基体上的吸声面板,所述吸声结构基体与所述吸声面板合围形成背腔,所述吸声面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背腔贯通的单元孔,所述单元孔中设有软质共振单元。该复合吸声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作,重量轻,安装方便,成本较低的优点,而且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