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93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251540.1

    申请日:2015-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523 G06K2209/25

    Abstract: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方法涉及测绘科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数据采集工具,对待测目标进行数据采集,获取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b.对获取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c.基于预处理后的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通过灰度值限定提取道路标线数据;d.通过对道路标线数据的划分区块、多函数拟合处理,得出不同道路标线类型所表现出的函数特征值;e.通过特征值在特征值库中的对应识别和道路宽度的计算,输出道路标线的识别结果以及道路及车道宽度。本发明适用于对道路的高效、准确、自动化的标线识别和车道宽度计算。

    一种模袋混凝土波纹板支护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4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3214.9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袋混凝土波纹板支护结构,涉及波纹板支护领域,包括护管组件,所述护管组件的顶部拼接有顶盖组件,所述护管组件包括依次分布的护板,所述护板呈波浪状,且所述护板采用钢波纹板制备而成,所述护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模袋,所述护板的内壁阵列设置有挤压块,且所述挤压块贯穿护板延伸至其内侧,护板的内侧贯穿有内槽,护板则通过内槽与挤压块套接,所述护板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一运料槽。本申请通过设置的第一模袋配合第二模袋,实现了采用加压灌注成型的方式将混凝土灌注进第一模袋以及第二模袋的内部,在灌注压力作用下实现混凝土的排气、泌水与挤密,从而大大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力学性能。

    一种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热管理系统及运行方式

    公开(公告)号:CN10759154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741987.6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热管理系统及运行方式属于燃料电池领域。装置包括燃料电池供气系统、空气流动通道、冷却水流动通道、水冷锂电池包、加热电阻丝、冷却水水箱、水冷燃料的电池、单向电磁阀、电控模块。燃料电池供气系统为燃料电池提供燃料,冷却水由锂电池放电加热,经过燃料电池,通过电控模块判断各温度传感器温度来判断打开所对应的电磁阀实现对不同流道开关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热量进行管理。本发明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改善燃料电池冷启动性能,加快燃料电池启动速度;燃料电池所释放的热量可对锂电池进行加热从而使锂电池达到适宜温度进行充放电。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也可以对锂电池进行降温。

    一种加固隧道的方法及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67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62449.9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固隧道的方法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S1、材料准备:透明FRP波纹板、环氧树脂粘结剂、锚固钢筋;S2、安装清理:隧道内壁提前进行清理凿毛,确保隧道内壁光滑均一;S3、对应安装:在隧道内壁开凿9对以上的小孔,对应搭接在隧道某位置的FRP波纹板开孔,开孔个数与位置与隧道内壁开孔个数与位置相对应;S5、连接方式:波纹板和隧道内壁通过环氧树脂粘结剂和锚固钢筋连接,锚固钢筋需要穿透混凝土内壁打进土里。本申请波纹形板的大惯性矩提高板本身的抗弯性能,以提升隧道受力性能。FRP材料可适用于隧道内恶劣环境。每两块FRP波纹板在凹槽处进行搭接,以形成良好的整体性。施工工艺采用的是预装配式套拱法。

    一种加强尾部冷却水传热的双极板

    公开(公告)号:CN10763423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10116.5

    申请日:2017-09-11

    Abstract: 一种加强尾部冷却水传热的双极板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双极板为复合双极板,双极板上有三种流道,双极板正面和反面分别为氢气和氧气流道,冷却水流道置于双极板中间;其特征在于,冷却水流道采用多条蛇形流道,每一条蛇形流道的后二分之一处均匀分布多个球形扰流子。球形扰流子的直径大于蛇形流道直径。进一步,球形扰流子的直径为蛇形流道直径的1.8-2倍之间,相邻球形扰流子的分配间距在每条流道总长的1/35到1/30之间。水在球形扰流子处加强了扰流,增强了传热,较之前没有球形扰流子时带走了更多的热量。很好了解决了电堆冷却水进口端和出口端的较大温差问题,减小了热应力,使电堆工作更稳定,更安全,寿命更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