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59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234961.X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2G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沿隧道钢拱架铺设线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伸缩式支架,伸缩式支架的上部通过滑轮组件滚动配合在钢拱架的下翼缘板两侧,伸缩式支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线缆支架总成与第二线缆支架总成,第一线缆支架总成与第二线缆支架总成对称位于钢拱架的腹板两侧,第一线缆支架总成与第二线缆支架总成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伸缩式支架的顶面,第一线缆支架总成与第二线缆支架总成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线缆可拆卸连接,伸缩式支架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牵引绳。本申请能够降低作业危险性,还能够保证线缆的铺设效率,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87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35281.7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1M8/04029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8 , H01M8/04029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系统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在环境温度低于燃料电池启动温度时,锂电池通过放电加热电阻丝来加热燃料电池冷却水回路的水箱,通过水循环使燃料电池达到冷启动温度;在环境温度低于锂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时,燃料电池冷却水进入锂电池冷却水回路加热锂电池,使之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在环境温度高于锂电池工作温度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产生的热通过各自的冷却水回路散到大气环境。本发明对现如今燃料电池存在的低温冷启动难,锂电池低温充放电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并且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和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3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251540.1
申请日:2015-05-1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523 , G06K2209/25
Abstract: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方法涉及测绘科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数据采集工具,对待测目标进行数据采集,获取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b.对获取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c.基于预处理后的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通过灰度值限定提取道路标线数据;d.通过对道路标线数据的划分区块、多函数拟合处理,得出不同道路标线类型所表现出的函数特征值;e.通过特征值在特征值库中的对应识别和道路宽度的计算,输出道路标线的识别结果以及道路及车道宽度。本发明适用于对道路的高效、准确、自动化的标线识别和车道宽度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244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3214.9
申请日:2024-09-25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袋混凝土波纹板支护结构,涉及波纹板支护领域,包括护管组件,所述护管组件的顶部拼接有顶盖组件,所述护管组件包括依次分布的护板,所述护板呈波浪状,且所述护板采用钢波纹板制备而成,所述护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模袋,所述护板的内壁阵列设置有挤压块,且所述挤压块贯穿护板延伸至其内侧,护板的内侧贯穿有内槽,护板则通过内槽与挤压块套接,所述护板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第一运料槽。本申请通过设置的第一模袋配合第二模袋,实现了采用加压灌注成型的方式将混凝土灌注进第一模袋以及第二模袋的内部,在灌注压力作用下实现混凝土的排气、泌水与挤密,从而大大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9154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741987.6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1M8/04029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7 , H01M10/6571 , H01M10/663 , B60L11/18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热管理系统及运行方式属于燃料电池领域。装置包括燃料电池供气系统、空气流动通道、冷却水流动通道、水冷锂电池包、加热电阻丝、冷却水水箱、水冷燃料的电池、单向电磁阀、电控模块。燃料电池供气系统为燃料电池提供燃料,冷却水由锂电池放电加热,经过燃料电池,通过电控模块判断各温度传感器温度来判断打开所对应的电磁阀实现对不同流道开关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的热量进行管理。本发明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改善燃料电池冷启动性能,加快燃料电池启动速度;燃料电池所释放的热量可对锂电池进行加热从而使锂电池达到适宜温度进行充放电。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也可以对锂电池进行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62449.9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固隧道的方法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S1、材料准备:透明FRP波纹板、环氧树脂粘结剂、锚固钢筋;S2、安装清理:隧道内壁提前进行清理凿毛,确保隧道内壁光滑均一;S3、对应安装:在隧道内壁开凿9对以上的小孔,对应搭接在隧道某位置的FRP波纹板开孔,开孔个数与位置与隧道内壁开孔个数与位置相对应;S5、连接方式:波纹板和隧道内壁通过环氧树脂粘结剂和锚固钢筋连接,锚固钢筋需要穿透混凝土内壁打进土里。本申请波纹形板的大惯性矩提高板本身的抗弯性能,以提升隧道受力性能。FRP材料可适用于隧道内恶劣环境。每两块FRP波纹板在凹槽处进行搭接,以形成良好的整体性。施工工艺采用的是预装配式套拱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832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34788.3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工程监测用传感器外接线缆铺设车,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设置于钢拱架凹槽内使用;所述车身框架内安装有伸缩活动装置,行走装置,驱动装置和缆线固定装置;所述伸缩活动装置包括若干组结构相同的伸缩组件且用于实现车身框架与所述钢拱架一侧翼缘板内的调节安装;所述行走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且用于支撑所述车身框架在所述拱架另一侧翼缘板及腹板上的活动;所述缆线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传感器外接线缆。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线缆铺设人员劳动强度高、铺设效率低、作业危险性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8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234801.5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沿工字钢拱架自动铺设传感器线缆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板,固定板顶部两侧分别固接有限位机构,其中一限位机构的端面固接有线缆固定机构,固定板中部两侧分别通过两固定位转动连接有导轮,两限位机构的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传动机构,两传动机构分别固接在驱动板的顶面,两传动机构通过传动蜗杆传动连接,驱动板的顶面固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其中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驱动板的侧面固接有凸板的一端,凸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机构,驱动机构通过信号连接有无线控制器。本发明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能够根据地下工程监测需求,快速铺设传感器外接线缆。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1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34961.X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2G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沿隧道钢拱架铺设线缆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伸缩式支架,伸缩式支架的上部通过滑轮组件滚动配合在钢拱架的下翼缘板两侧,伸缩式支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线缆支架总成与第二线缆支架总成,第一线缆支架总成与第二线缆支架总成对称位于钢拱架的腹板两侧,第一线缆支架总成与第二线缆支架总成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伸缩式支架的顶面,第一线缆支架总成与第二线缆支架总成的另一端分别与若干线缆可拆卸连接,伸缩式支架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牵引绳。本申请能够降低作业危险性,还能够保证线缆的铺设效率,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23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10116.5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67
Abstract: 一种加强尾部冷却水传热的双极板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双极板为复合双极板,双极板上有三种流道,双极板正面和反面分别为氢气和氧气流道,冷却水流道置于双极板中间;其特征在于,冷却水流道采用多条蛇形流道,每一条蛇形流道的后二分之一处均匀分布多个球形扰流子。球形扰流子的直径大于蛇形流道直径。进一步,球形扰流子的直径为蛇形流道直径的1.8-2倍之间,相邻球形扰流子的分配间距在每条流道总长的1/35到1/30之间。水在球形扰流子处加强了扰流,增强了传热,较之前没有球形扰流子时带走了更多的热量。很好了解决了电堆冷却水进口端和出口端的较大温差问题,减小了热应力,使电堆工作更稳定,更安全,寿命更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