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8287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35281.7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1M8/04029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8 , H01M8/04029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系统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在环境温度低于燃料电池启动温度时,锂电池通过放电加热电阻丝来加热燃料电池冷却水回路的水箱,通过水循环使燃料电池达到冷启动温度;在环境温度低于锂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时,燃料电池冷却水进入锂电池冷却水回路加热锂电池,使之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在环境温度高于锂电池工作温度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产生的热通过各自的冷却水回路散到大气环境。本发明对现如今燃料电池存在的低温冷启动难,锂电池低温充放电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并且提高了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和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03070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1211242.4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60L58/34 , H01M8/04029 , H01M8/04223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6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以液氢为气源及冷源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方法。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了燃料电池子系统、动力锂电池子系统、液氢子系统以及热交换控制子系统。该方法利用能量密度较高的液氢作为燃料电池的能量来源,有效的减小了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体积,并且利用其冷能解决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在夏季利用压缩机制冷所需的电能,并且该方法也解决了燃料电池汽车冬季低温效率较低、燃料电池余热利用、动力锂电池低温充放电效率低等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030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211242.4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60L58/34 , H01M8/04029 , H01M8/04223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6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以液氢为气源及冷源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方法。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了燃料电池子系统、动力锂电池子系统、液氢子系统以及热交换控制子系统。该方法利用能量密度较高的液氢作为燃料电池的能量来源,有效的减小了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体积,并且利用其冷能解决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在夏季利用压缩机制冷所需的电能,并且该方法也解决了燃料电池汽车冬季低温效率较低、燃料电池余热利用、动力锂电池低温充放电效率低等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23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10116.5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67
Abstract: 一种加强尾部冷却水传热的双极板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双极板为复合双极板,双极板上有三种流道,双极板正面和反面分别为氢气和氧气流道,冷却水流道置于双极板中间;其特征在于,冷却水流道采用多条蛇形流道,每一条蛇形流道的后二分之一处均匀分布多个球形扰流子。球形扰流子的直径大于蛇形流道直径。进一步,球形扰流子的直径为蛇形流道直径的1.8-2倍之间,相邻球形扰流子的分配间距在每条流道总长的1/35到1/30之间。水在球形扰流子处加强了扰流,增强了传热,较之前没有球形扰流子时带走了更多的热量。很好了解决了电堆冷却水进口端和出口端的较大温差问题,减小了热应力,使电堆工作更稳定,更安全,寿命更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