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流式独立曝气自循环的高柱体好氧污泥床污水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63424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111532283.0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以升流式独立曝气自循环的高柱体好氧污泥床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主要过程包括:处理污水从反应柱中上部进水口进入,污水中氨氮在靠近中部高DO区域实现硝化作用去除水中的氨氮、随着水流上升在顶部DO降低,回流的硝态氮与污水中的COD进行反硝化,实现硝态氮和COD的同步去除,曝气柱采用双回流进入反应柱,通过控制反应柱上进水口截止阀和反应柱下进水口截止阀实现对上升流速的控制与调节,最后曝气柱的出水通过沉淀柱进水管进入沉淀柱,沉淀柱通过溢流排水,实现对SS的去除。

    一种交叉规则形貌柱体往复式微动磨损试验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611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19958.0

    申请日:2022-1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规则形貌柱体往复式微动磨损试验台装置。该装置由旋转台座、试件夹紧装置、力加载装置、往复驱动装置、传感器装置、摩擦界面观测装置与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组成。旋转平台便于研究不同交叉角度对于磨损的影响。用于固定上、下试件的夹紧装置结构简单、夹持可靠。通过伺服电动缸推动上、下试件接触,对试验件均匀施加法向力。所述往复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部件、直线导轨和滑块。采用激光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进行切向微动位移检测,力传感器检测摩擦力和正压力。三维形貌仪和三维全场应变测试分析仪采用相机模组观测磨损界面,获得磨损性能评价参数。所设计的试验台装置具有微动精度高、接触角度可变等特点。

    分置曝气升流式污泥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40859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9603.3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置曝气升流式污泥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曝气池、生化反应池和集水槽三个部分,曝气池中曝气为设备污水循环的动力,曝气量的大小决定回流量的大小以及生化反应池中微生物的种类及污水处理效果;生化反应池为微生物生长、处理污染物质的主要场所,由上升流速以及水中溶氧量的控制,池中污泥出现分层,下层主要为沉淀性能良好的好氧颗粒污泥,上层为附着大量反硝化菌的沉淀性能较差的污泥,氮元素及有机物经好氧微生物氧化及厌氧菌反硝化作用得到去除,水流多次循环,提高设备处理效果。采取分置曝气的方式实现好氧颗粒污泥培养以及利用好氧颗粒污泥进行污水处理,通过对曝气量的控制,使生化区域多种污泥和反应共存,实现污染物质的高效脱除。

    分置曝气MBR-自动循环流动床一体化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4085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69660.1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的分置曝气MBR‑自动循环流动床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好氧生化池、集水槽、曝气膜池和出水管,好氧生化池、曝气膜池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布水管、曝气盘,曝气膜池中设置有MBR膜组件,曝气膜池经生化池进水管与好氧生化池相连通,生化池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速控制阀;集水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堰,集水槽经回流管与曝气膜池相连通。本发明的一体化处理设备,在压力差和液位差的作用下实现了污水自循环流动,无需外界动力源,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污水经MBR膜组件过滤后,使得悬浮颗粒物浓度极低,确保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在好氧生化池中经好氧和厌氧反应实现了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

    一种废弃荧光粉增强镁、铝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998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446394.8

    申请日:2015-07-27

    Abstract: 一种废弃荧光粉增强镁、铝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废弃荧光粉回收利用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将废弃荧光粉放入干燥箱或烘箱中预处理;将纯金属或合金置入坩埚中熔化至液态,加热熔体,将一定量预处理过的废弃荧光粉加入熔体中,使用搅拌装置对熔体搅拌一段时间,除去熔体表层浮渣后浇铸于金属模或砂模中,获得废弃荧光粉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便、颗粒分散均匀、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基于头肩模型的特定人体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430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161140.3

    申请日:201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头肩模型的特定人体识别方法,属于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本发明采用摄像机作为视频采集装置,工控机作为视频处理装置。首先检测运动目标,统计得到的运动目标二值图像中的人体数目并提取人体头肩模型,同时存在多个人体则按顺序编号;按编号依次提取人体头肩模型的不变矩,根据分类标准将头肩模型分类为正背面或侧面;根据人体头肩模型的分类分别用训练好的正背面KNN分类器或侧面KNN分类器分类,实现对特定人体的识别,输出识别结果。本发明可以很好的提高识别准确率。

    双腔平衡式气动室温红外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1038213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65409.1

    申请日:200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腔平衡式气动室温红外探测器,属于探测器领域。包括吸收腔(10)、覆盖于吸收腔上的红外窗口(2)、在吸收腔壳体上的敏感薄膜(6)以及检测敏感薄膜形变的元件(14),特征在于:在敏感薄膜(6)的另一侧设置平衡腔(11),吸收腔(10)与平衡腔(11)内的气体的压强相同。其中,检测敏感薄膜形变的元件(14)设置在吸收腔内或平衡腔内,为可变电容(4),或者是由隧道尖端(9)和敏感薄膜(6)构成的元件。本发明结构简单、有极好的温度、压强特性,可以在很宽的温度、压强范围正常工作。同时也屏蔽了气流等对器件的影响,提高了探测器的性能。

    一种基于ERA辨识算法的传感器非共位布置下振动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414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675094.1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ERA辨识算法的传感器非共位布置下振动预测方法。本发明建立了一种结合ERA辨识的振动系统通过传递函数预测的方法,结合ERA算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对测试对象进行状态空间重构并检验重构模型的符合程度,在合适的重构条件下求出传递函数,进行传感器非共位布置下的振动预测分析,并提供一种运用该方法的装置,用于关键点位响应预测实验研究,解决了复杂系统传递函数获取困难,获取数据不好验证的问题,为振动预测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易行的思路。

    处理含有机物含氮废水的两级自循环分置曝气组合塔

    公开(公告)号:CN112408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272130.2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的处理含有机物含氮废水的两级自循环分置曝气组合塔,包括一级曝气柱、反应柱以及二级曝气柱反应柱,级曝气柱底部设置有曝气盘,反应柱底部设置有布水管,反应柱中设置有对溶解氧浓度进行检测的DO探头,一级反应柱和二级反应柱中均培养有颗粒污泥,一级曝气柱和反应柱、二级曝气柱和反应柱实现对废水处理的第一、第二级自循环分置曝气组合塔。本发明的两级自循环分置曝气组合塔,在无外界动力源的情况下实现了废水在反应柱与曝气柱之间的循环流动,降低了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污水在一级反应柱与曝气柱之间的多次循环流动后,达到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目的;废水在二级反应柱与二级曝气柱之间的循环流动,实现废水的脱氮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