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40491.3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史国梁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邢泽众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包括雨篷梁(做成箱形截面),钢管,数字孪生设备。首先是通过建模平台(BIM技术)构建虚拟模型,此模型可真实反映物理构件,能做到彻底的技术交底,各专业协同工作,在运维阶段可做到反映构件的受力和寿命的预测,在工厂预制箱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梁,其中在箱形截面的长边配置一定数量的受扭纵筋。本发明指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新型设计方法,特别采用了数字孪生,箱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材料,各种技术、材料优势互补解决了传统雨篷梁的不足,切实做到了对受扭构件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84724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588972.2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CN)
Abstract: 本方法公开了基于LoRa技术的预制构件吊装姿态控制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针对预制构件吊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吊装姿态控制方法。本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预制构件施工吊装存在吊装粗糙,不能姿态控制,吊装现场处理方法落后等吊装安全风险问题。该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基于LoRa技术的信息传输单元,对吊装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实时传输;二是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姿态监测控制方法,对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的摆动、偏转进行实时监控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55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588973.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智能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实体建模、数字孪生虚体建模、虚实交互关联建模。施工现场实体建模由智能吊装构件建模、智能吊装设备建模和智能网关建模组成,实现施工现场数据采集;数字孪生虚体建模从几何、物理、行为、规则四个层面对施工现场进行模拟仿真;虚实交互关联建模是通过数据传输协议,使施工现场实体建模和数字孪生虚体建模实现同步仿真,实现模型驱动的预测与优化。本发明能克服传统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数据难以映射、信息冗杂、不够直观、查找困难等问题,强化了对装配式施工过程的控制,提高施工效率,提高装配式吊装过程信息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8472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88972.2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方法公开了基于LoRa技术的预制构件吊装姿态控制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针对预制构件吊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吊装姿态控制方法。本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预制构件施工吊装存在吊装粗糙,不能姿态控制,吊装现场处理方法落后等吊装安全风险问题。该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基于LoRa技术的信息传输单元,对吊装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实时传输;二是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姿态监测控制方法,对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的摆动、偏转进行实时监控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33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9868.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邢泽众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史国梁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由四个分布式区块链节点组成,分别包括建筑设计模型节点,施工信息模型节点,运营维护模型节点,全过程模型监管节点。建筑设计模型节点,由设计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建筑设计模型进行管理;施工信息模型分布式节点,由施工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施工信息模型进行管理;运营维护模型分布式节点,由物业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运营维护模型进行管理。通过四个节点通过相同数据接口对建筑信息的传输、批注和监管,将所有数据传输信息永久保存,实现信息互通,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监管层次和监管力度,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55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588973.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智能吊装过程数字孪生建模方法,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实体建模、数字孪生虚体建模、虚实交互关联建模。施工现场实体建模由智能吊装构件建模、智能吊装设备建模和智能网关建模组成,实现施工现场数据采集;数字孪生虚体建模从几何、物理、行为、规则四个层面对施工现场进行模拟仿真;虚实交互关联建模是通过数据传输协议,使施工现场实体建模和数字孪生虚体建模实现同步仿真,实现模型驱动的预测与优化。本发明能克服传统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数据难以映射、信息冗杂、不够直观、查找困难等问题,强化了对装配式施工过程的控制,提高施工效率,提高装配式吊装过程信息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1340491.3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史国梁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邢泽众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包括雨篷梁(做成箱形截面),钢管,数字孪生设备。首先是通过建模平台(BIM技术)构建虚拟模型,此模型可真实反映物理构件,能做到彻底的技术交底,各专业协同工作,在运维阶段可做到反映构件的受力和寿命的预测,在工厂预制箱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梁,其中在箱形截面的长边配置一定数量的受扭纵筋。本发明指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新型设计方法,特别采用了数字孪生,箱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材料,各种技术、材料优势互补解决了传统雨篷梁的不足,切实做到了对受扭构件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8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90237.5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化消防疏散方法,包括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室内人员定位系统、云端服务器、网页应用端、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建筑物BIM模型等部分。所述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建筑物内火灾参数,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所述室内人员定位系统用于采集室内人员位置,并传递到云端服务器;所述建筑物BIM模型中包含有建筑物的全面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空间布局的三维可视;所述云端服务器中搭载有处理后的BIM模型和所述疏散路径优化算法;所述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可以根据实时的火灾信息和人员位置信息以及室内布局得到人员的最优疏散路径。该方法可以根据火灾发展的态势和人员的实时位置,实现对建筑物内受困人员的动态可视化三维疏散引导。节约引导疏散的人力,改善疏散的疏散引导的效果,提高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10853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4448.X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张安山 , 黄春 , 霍红元 , 王京京 , 邢泽众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史国梁 , 刘子圣 , 孟鑫桐 , 矫悦悦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室内动态安防疏散系统,包括:室内人员定位系统、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建筑结构监测系统、一套动态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和三维动态可视系统,所述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被安装在建筑物的房间内;所述建筑结构监测系统被安装在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墙体内;所述动态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可以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系统采集的室内环境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监测系统采集的结构受力信息,对室内布局进行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的划分,结合所述室内定位系统采集的人员位置信息及划分区域后的室内布局,得出针对受困人员的疏散路径优化方案;当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可以帮助受困人员找到最佳的疏散路径,提高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