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2933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9868.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邢泽众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史国梁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统,由四个分布式区块链节点组成,分别包括建筑设计模型节点,施工信息模型节点,运营维护模型节点,全过程模型监管节点。建筑设计模型节点,由设计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建筑设计模型进行管理;施工信息模型分布式节点,由施工方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施工信息模型进行管理;运营维护模型分布式节点,由物业对该节点进行控制,对运营维护模型进行管理。通过四个节点通过相同数据接口对建筑信息的传输、批注和监管,将所有数据传输信息永久保存,实现信息互通,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监管层次和监管力度,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82777.2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6/957 , G06F30/13 , G06K9/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平台的隧道衬砌病害信息可视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步骤:隧道检测评估范围、内容及数量,进行测线布置;地质雷达检测,并进行缺陷判定;将检测结果在表格中进行整理;在Revit中建立空间坐标系模型;利用Dynamo程序进行编程处理并运行;利用BIMFACE平台做网页化处理;制作移动端可扫描查看的二维码图片。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平台的隧道衬砌病害信息可视化方法,通过将隧道衬砌病害具体数据信息集成并实现在移动端可视化展现,使各种繁多杂乱的数据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在用户面前,协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每个测点的病害情况,方便全面掌握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状态,进而对病害进行分析和处理,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5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482777.2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6/957 , G06F30/13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平台的隧道衬砌病害信息可视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步骤:隧道检测评估范围、内容及数量,进行测线布置;地质雷达检测,并进行缺陷判定;将检测结果在表格中进行整理;在Revit中建立空间坐标系模型;利用Dynamo程序进行编程处理并运行;利用BIMFACE平台做网页化处理;制作移动端可扫描查看的二维码图片。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平台的隧道衬砌病害信息可视化方法,通过将隧道衬砌病害具体数据信息集成并实现在移动端可视化展现,使各种繁多杂乱的数据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在用户面前,协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每个测点的病害情况,方便全面掌握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状态,进而对病害进行分析和处理,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1340491.3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史国梁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邢泽众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包括雨篷梁(做成箱形截面),钢管,数字孪生设备。首先是通过建模平台(BIM技术)构建虚拟模型,此模型可真实反映物理构件,能做到彻底的技术交底,各专业协同工作,在运维阶段可做到反映构件的受力和寿命的预测,在工厂预制箱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梁,其中在箱形截面的长边配置一定数量的受扭纵筋。本发明指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新型设计方法,特别采用了数字孪生,箱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材料,各种技术、材料优势互补解决了传统雨篷梁的不足,切实做到了对受扭构件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853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4448.X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张安山 , 黄春 , 霍红元 , 王京京 , 邢泽众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史国梁 , 刘子圣 , 孟鑫桐 , 矫悦悦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BIM的室内动态安防疏散系统,包括:室内人员定位系统、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建筑结构监测系统、一套动态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和三维动态可视系统,所述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被安装在建筑物的房间内;所述建筑结构监测系统被安装在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墙体内;所述动态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可以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系统采集的室内环境信息和所述建筑结构监测系统采集的结构受力信息,对室内布局进行危险区域和安全区域的划分,结合所述室内定位系统采集的人员位置信息及划分区域后的室内布局,得出针对受困人员的疏散路径优化方案;当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可以帮助受困人员找到最佳的疏散路径,提高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10990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40491.3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nventor: 刘占省 , 史国梁 , 黄春 , 王京京 , 霍宏元 , 邢泽众 , 张安山 , 刘習美 , 蒋安桐 , 王宇波 , 孙佳佳 , 刘子圣 , 矫悦悦 , 孟鑫桐 , 白文燕 , 侯笑 , 曹存发 , 蔺宏远 , 李文杰 , 杨希温 , 陈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包括雨篷梁(做成箱形截面),钢管,数字孪生设备。首先是通过建模平台(BIM技术)构建虚拟模型,此模型可真实反映物理构件,能做到彻底的技术交底,各专业协同工作,在运维阶段可做到反映构件的受力和寿命的预测,在工厂预制箱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梁,其中在箱形截面的长边配置一定数量的受扭纵筋。本发明指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装配式雨篷梁新型设计方法,特别采用了数字孪生,箱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材料,各种技术、材料优势互补解决了传统雨篷梁的不足,切实做到了对受扭构件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2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352562.7
申请日:2022-04-0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软件的基坑阳角锚杆钻孔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启Revit软件制作嵌套参数化锚杆族文件;步骤二、加载步骤一族文件,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基坑阳角支护模型;步骤三、启动Dynamo软件,开启程序脚本一且运行,检查基坑阳角每排锚杆碰撞情况,并导出碰撞数据;步骤四、经步骤三导出数据查看,若有碰撞情况,在Dynamo软件中自动模式运行程序脚本二,优化钻孔倾角角度,导出优化后的倾角数据;步骤五、经步骤四倾角优化最大值后,仍有碰撞情况,在Dynamo软件中自动模式运行程序脚本三,优化钻孔孔位,导出优化后的孔位数据。本发明可以有效保证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稳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