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81407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049964.1
申请日:2011-03-0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腺病毒及其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与它们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表达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蛋白质的重组腺病毒。将所述重组腺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得到了重组细胞。所述重组细胞和所述的重组腺病毒均可用于制备宫颈癌预防和/或治疗疫苗。本发明人制备的基于HPV16 E6E7重组腺病毒的疫苗,在预防和/或治疗HPV16相关肿瘤中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260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06363.1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A61K31/49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乙二胺基竹红菌乙素作为光敏剂在光动力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包括用于治疗宫颈癌、乳腺癌、肺癌、胃癌以及皮肤癌等恶性肿瘤。本发明检测出环乙二胺基竹红菌乙素在避光时对HeLa、MCF7、MCF7/Adr、A549、A549/DDP、H1299、MGC803及A875等肿瘤细胞的IC50暗毒性均大于160μM;而红光剂量为12J/cm2照射时,对所检测肿瘤细胞的IC50光毒性均小于0.3μM;光增强因子(IC50暗毒性/IC50光毒性)均大于500甚至大于1600。本发明还证明了线粒体是环乙二胺基竹红菌乙素光动力杀死肿瘤细胞的重要作用靶点,而肿瘤细胞主要以细胞凋亡方式死亡。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406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49963.7
申请日:2011-03-0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腺病毒及其修饰的树突状细胞与它们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表达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蛋白质的重组腺病毒。将所述重组腺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得到了重组细胞。所述重组细胞和所述的重组腺病毒均可用于制备宫颈癌预防和/或治疗疫苗。本发明人制备的基于HPV16 E6E7重组腺病毒的疫苗,在预防和/或治疗HPV16相关肿瘤中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306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597170.1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上皮/内皮细胞电阻仪及其测量方法,其主控板的输入端与固定电阻和测试电极并联,主控板的电源端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测试电极采用银线电极。采用细胞悬浮液进行铺板,待细胞贴壁后,将内室含血清的培养基采用无血清的DMEM溶液替换,外室内的溶液也采用无血清的DMEM溶液替换;由具有银线电极的跨上皮/内皮细胞电阻仪测量空白孔的电阻值,并将空白孔的内室和外室均换成DMEM溶液,此时将Transwell小室转移到测板中;铺板完成后由具有银线电极的跨上皮/内皮细胞电阻仪连续多天测量内皮细胞的TEER值;将每天测量多个内皮细胞的TEER值求均值,根据每天测量结果的均值得到同细胞生长曲线具有一致趋势的TEER值的结果图,作为衡量上皮/内皮细胞屏障形成的定量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16475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161068.0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5/0783 ,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评估细胞因子对EBV-LMP2特异性CTL免疫增强效果的实时监测体系”,属于细胞体外培养领域。所述实时监测体系可实时连续动态监测IL-2和IL-21对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的免疫增强效果。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IL-2浓度为60U/mL、IL-21浓度为10ng/mL时,对EBV-LMP2特异性CD8+T细胞的杀伤效率增强效果最高;单独添加终浓度为10ng/mL的IL-21即可获得显著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表明,RTCA可用于实时监测IL-2和IL-21对T细胞功能的免疫增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178948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49989.1
申请日:2011-03-0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宫颈癌的基因工程药物。本发明提供的疫苗,其活性成分由含有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蛋白质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甲和表达所述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蛋白质的重组腺病毒组成。本发明提供的疫苗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均由显著效果,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7878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0129160.4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HIV多肽及它的长效抗HIV衍生物与应用。该抗HIV多肽的名称为CT105M,其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其长效抗HIV衍生物的名称为CT105ML‑2,是该抗HIV多肽被马来酰亚胺修饰得到的化合物。实验证明,与CT105相比,CT105M和CT105ML‑2均保留了良好的抗病毒活性;CT105ML‑2的末端消除半衰期是CT105和CT105M的10倍。用本发明的CT105M制备的长效抑制HIV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的修饰肽CT105ML‑2,水溶性好、活性高、半衰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17878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129160.4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HIV多肽及它的长效抗HIV衍生物与应用。该抗HIV多肽的名称为CT105M,其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1。其长效抗HIV衍生物的名称为CT105ML-2,是该抗HIV多肽被马来酰亚胺修饰得到的化合物。实验证明,与CT105相比,CT105M和CT105ML-2均保留了良好的抗病毒活性;CT105ML-2的末端消除半衰期是CT105和CT105M的10倍。用本发明的CT105M制备的长效抑制HIV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的修饰肽CT105ML-2,水溶性好、活性高、半衰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29038.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33/38 , A61K31/785 , A61K9/00 , A61K47/32 , A61K47/34 , A61P31/04 , A61P17/02 , A61P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黄素可溶性微针及其在光动力抗菌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包括针体和背衬层;所述针体包括针体基质材料和药物;所述药物为核黄素和纳米银;所述针体呈阵列排布在所述背衬层上。本发明制备的微针机械强度良好,可以快速释放药物,并可以穿透皮肤将药物递送一定的深度,并且具有光动力抗菌效果,适合于光动力抗菌治疗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5880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284095.7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功能的评估方法,属于免疫治疗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针对待杀伤的靶细胞构建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处理靶细胞;(2)采用活细胞成像(Live-cell Imaging)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3)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和杀伤能力;步骤(2)和(3)不分先后顺序,或者,可同时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