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702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352562.7
申请日:2022-04-0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软件的基坑阳角锚杆钻孔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启Revit软件制作嵌套参数化锚杆族文件;步骤二、加载步骤一族文件,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基坑阳角支护模型;步骤三、启动Dynamo软件,开启程序脚本一且运行,检查基坑阳角每排锚杆碰撞情况,并导出碰撞数据;步骤四、经步骤三导出数据查看,若有碰撞情况,在Dynamo软件中自动模式运行程序脚本二,优化钻孔倾角角度,导出优化后的倾角数据;步骤五、经步骤四倾角优化最大值后,仍有碰撞情况,在Dynamo软件中自动模式运行程序脚本三,优化钻孔孔位,导出优化后的孔位数据。本发明可以有效保证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27565.2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12 , G06F16/16 , G06F16/21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ERD‑MR体系的园林植物维护可视化方法,CAD拾取各种植物坐标数据并形成Excel文件;Revit植物族库制作并完善属性信息;Dynamo相关程序脚本制作并运行脚本;Revit导出数据库与FBX文件;Unity挂接数据库与FBX文件并导出WIN10平台;Visual Studio编辑项目并连接Hololens2发布;现场佩戴Hololens2设备,查看植物信息并进行养护。利用CAD、Excel、Revit软件和基于Revit的Dynamo可视化编程工具实现对虚拟植物模型全属性精细化批量创建,并借助设备实现将虚拟植物模型在现实环境中的可视化展现与养护,使繁多杂乱的数据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在管理人员面前,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且全面地掌握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对应养护方法,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为园林工程的运维管理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27360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41104.X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厂房预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规范设计并建立设计构件专项族库;导出钢结构构件加工图,对加工图进行编号,加工生产;对已加工完成的所有构件进行三维扫描,获取点云数据,依据点云数据建立加工构件族库;将设计构件族库与加工构件族库进行拟合,得出加工构件实体误差,对超出允许误差的构件进行返厂加工;根据满足误差的加工构件族库在TEKLA中模拟进行整体预拼装,得到关键点坐标;施工现场进行实体构件安装,实时监测关键点坐标值,对超出误差范围的关键点及时调整。本发明解决了钢结构厂房实体预拼装难度大、费用高、工期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98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0839879.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手势交互的虚拟模型装配模拟吸附效果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对待装配虚拟模型的拆解以及混合现实环境的搭建;吸附效果功能的实现;延迟触发吸附效果功能的实现;系统打包、部署至Hololens2设备并进行反馈与完善;系统包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实时计算与阈值调节模块;吸附效果及反馈模块;协程等待交互控制模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混合现实环境中实现虚拟模型吸附效果的方法和系统,且提供了一种延迟触发吸附效果的机制,避免了频繁触发吸附效果而导致的操作混乱,旨在增强用户对虚拟模型的装配可操作度、精确度与反馈度,提高教育、工业培训、游戏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2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218759.8
申请日:2022-10-0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现实的两端固支梁受力状态原位有限元仿真方法,首先对工程构件桌面端有限元仿真预计算;有限元仿真数据提取;有限元仿真数据重生成;有限元仿真数据异构;Unity挂载有限元仿真模型及数据;混合现实开发及打包;Visual Studio编译项目为ARM64格式并连接Hololens2进行发布;现场佩戴Hololens2设备,原位查看工程构件受力状态有限元仿真结果。本发明解决了有限元仿真难以结合真实工程构件场地条件进行原位分析的问题,实现了基于真实工程构件的场地条件对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原位分析。本发明可为工程构件的设计、施工、运维提供力场参考,为土木工程及智能建造领域的力场仿真与分析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045581.X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窗扩展活动空间建模的碰撞检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步骤:Revit创建窗扩展活动空间可载入族;Revit设置族类型属性可见性参数并关联族参数;Revit载入参数化族至已有项目中;Revit模型导入Navisworks进行碰撞检查;Navisworks查看碰撞检查信息并进行模型优化设计。本发明利用Revit软件通过构建族的方式实现对建筑构件及其动态活动空间模型的精准创建;运用Navisworks软件实现窗扩展活动空间与已有项目中其他构件的碰撞检查,便于设计、施工人员提前发现易忽略的隐性碰撞问题并调整,减少因返工带来的额外损失;同时通过对窗扩展活动空间的族类型属性可见性参数设置,保障项目原有工程量不变,提高工程设计质量,节约工程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45587.7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物流通道扩展活动空间建模的碰撞检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步骤:Revit创建物流通道以及其扩展活动空间族;Revit参数化定义扩展活动空间族可见性;Revit族与项目模型整合调整与导出;Navisworks进行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检查结果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本发明利用Revit软件构建物流通道活动空间的可载入族,且不超过物流通道的规定限界,通过Navisworks软件实现原本不可见的物流通道实际活动空间与已有项目中模型其他构件进行碰撞检测,在不影响工程量统计的同时,便于设计与施工人员发现问题,优化设计与施工。本发明拓展了工程设计碰撞检查中的模型对象范围,考虑了建筑设施实际使用时的扩展活动空间的影响,提高了工程设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3268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98751.3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点云的滑坡检测方法,该方法第一步通过无人机设备捕获滑坡高分辨率的地理标记图像;通过SFM程序、束调整方法,对SFM过程中估计的参数进行细化;通过半全局密集匹配过程,使用仅在该特定区域捕获的图像为每个观测历元生成密集的三维点云;计算任意不同时段获得的两个点云之间的正常距离,采用点对点的三维对应关系来检测体积表面变化;最后通过对不同时段获得的点云滑坡陡坡的对比,计算水平方向的位移率自动变化探测涉及低海拔、无人驾驶、航空和车辆图像为基础的点云。该方法无需大量的地面控制点信息或进一步的处理,即可轻松地处理大量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图像。研究结果对滑坡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1131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59024.6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室内消防预警系统,包括传感器网络、无线控制中心、后台智能服务器、智能终端设备,所述传感器网络用于采集参数信息。无线监控中心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网络传回的参数信息,并把采集到的信息传给所述后台智能服务器处理,以及对智能终端设备发出行为指令;后台智能服务器用于接收无线控制中心收集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智能终端设备的行为指令,并传送给所述无线控制中心;智能终端设备用于对来自无线控制中心的指令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实现消防预警。在灾害发生前,对安全隐患进行提醒,减少消防事故发生。在灾害发生时,可以对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进行报警并对其进行疏散指示,能够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449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57650.4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1/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算法的现浇结构外观质量检测智能机器人,属于机器人建筑结构检测技术领域。该智能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用于控制智能机器人进行移动;图像采集机构用于进行现浇结构外观图像采集;存储机构用于存储采集到的现浇结构外观图像;通讯机构用于实现通讯,使得现浇结构外观检测机器人设备能与远程服务器或客户端通讯;能源机构能够为行走机构、图像采集机构、存储机构以及通讯机构提供能源;该机器人对混凝土现浇结构的外观进行检测,增加检测全面性以及准确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