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9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524484.X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声学单元的液路固有频率仿真方法,可用于火箭输送系统液路频率特性分析,属于结构模态分析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声学单元的液路固有频率仿真方法,该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声学单元的液路固有频率进行仿真分析,主要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声学单元模拟液路系统结构,赋予声学单元材料性能,包括密度和体积模量,建立液路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液路结构开展模态分析,获得液路系统的频率特性,该基于声学单元的液路固有频率仿真分析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复杂液路系统的固有频率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00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40673.8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郭嘉 , 王辰 , 周天送 , 于兵 , 马红鹏 , 谢珏帆 , 乐晨 , 张宏剑 , 肖耘 , 宋征宇 , 段保成 , 吴义田 , 陈献平 , 吴会强 , 杨帆 , 朱锡川 , 续堃 , 李虹 , 李元恒 , 王筱宇 , 郭葳 , 白学文 , 张鑫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堆叠式卫星的连接分离机构,主要包括:底座、弹簧、摆钩、摆杆、连接件、电机、丝杠、螺母、导向销连接杆、导向销、定位框架。采用电机驱动及螺母丝杠传动方式自动调节堆叠卫星之间的压紧力,可提高连接刚度。采用顶部框架结构对堆叠卫星进行多点限位,可减少机构数量。采用电驱拔销器的形式解锁,能有效降低解锁冲击,并实现功能性能的可检可测。机构与运载火箭连接采用铰链滑槽结构及压簧设计,可实现机构远离卫星转动及自动脱离,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本发明能够实现高连接刚度、低解锁冲击、自动转动脱离等效果,适用于航天卫星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24484.X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声学单元的液路固有频率仿真方法,可用于火箭输送系统液路频率特性分析,属于结构模态分析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声学单元的液路固有频率仿真方法,该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声学单元的液路固有频率进行仿真分析,主要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声学单元模拟液路系统结构,赋予声学单元材料性能,包括密度和体积模量,建立液路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液路结构开展模态分析,获得液路系统的频率特性,该基于声学单元的液路固有频率仿真分析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复杂液路系统的固有频率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46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272022.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宏剑 , 章凌 , 王辰 , 于兵 , 张东 , 肖耘 , 宋征宇 , 吴义田 , 王婧超 , 吴会强 , 路志峰 , 张希 , 张雪峰 , 徐明钊 , 李虹 , 乐晨 , 郭岳 , 王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高轻质着陆缓冲机构,属于着陆缓冲机构设计领域;包括主腿、支撑气动罩和橡胶盘;其中,主腿为杆状结构;支撑气动罩为梯形结构;主腿和支撑气动罩的上端均与外部运载火箭箭体旋转连接;主腿和支撑气动罩的下端均与橡胶盘通过转轴旋转连接;主腿为多子腿套嵌结构,着陆缓冲机构展开与收拢通过主腿子腿的伸缩实现;本发明大幅降低着陆缓冲机构整体重量与工作载荷,有助提升运载火箭整体发射效率与改善返回着陆载荷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5238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88661.2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辰 , 张希 , 田建东 , 肖耘 , 宋征宇 , 杨帆 , 张宏剑 , 于兵 , 胡振兴 , 章凌 , 乐晨 , 陈献平 , 马红鹏 , 郭嘉 , 谢珏帆 , 周天送 , 李虹 , 续堃
Abstract: 一种阻力舵与挂索回收一体化机构、回收方法,机构包括箭体结构附件、阻力舵组件、挂索机构组件、伺服作动器;箭体结构附件安装在外部箭体结构上,用于阻力舵组件与外部箭体结构可转动连接,并对伺服作动器进行限位;阻力舵组件用于作为火箭回收过程中的气动舵,并为挂索机构组件提供容置空间;在火箭上升段紧贴外部箭体结构;挂索机构组件用于在火箭回收过程中挂住外部回收部件;伺服作动器用于驱动阻力舵组件展开。回收方法使用箭上挂索机构+地面/海上网系回收平台的方式进行重复使用火箭的回收,将吸收缓冲着陆冲击的需求主要通过地面/海上网系回收平台满足,简化了箭上机构的规模、重量和复杂度,减小了运载能力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19605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126318.5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宏剑 , 宋征宇 , 肖耘 , 于兵 , 王辰 , 马红鹏 , 吴会强 , 杨帆 , 吴义田 , 段保成 , 陈献平 , 谢珏帆 , 郭嘉 , 乐晨 , 周天送 , 朱锡川 , 王筱宇 , 李虹 , 李元恒 , 郭葳 , 胡辉彪 , 周玉宁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多卫星集中高效连接释放机构、组合式机构及堆叠式卫星,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卯榫结构的卫星、卯锁以及驱卯机构,所述具有卯榫结构的卫星包括卫星本体以及卯榫块,所述卯榫块的底部与所述卫星本体的侧面相连,所述卯榫块的顶部为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榫舌或榫槽,所述公榫或母榫上均开设有卯槽,母榫与公榫通过卯锁,实现空间各向运动的彼此约束,各接触面采用低应力面接触形式,各约束面形成冗余组合形式,机构整体承载性能强、抗疲劳性高、操作便捷、占用空间小且环境适应性强本方案在整个解锁过程产生的冲击力较小,且卯榫连接结构无需大量使用螺栓螺母等连接件,不易产生咬死的风险。适用于航天卫星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4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72022.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宏剑 , 章凌 , 王辰 , 于兵 , 张东 , 肖耘 , 宋征宇 , 吴义田 , 王婧超 , 吴会强 , 路志峰 , 张希 , 张雪峰 , 徐明钊 , 李虹 , 乐晨 , 郭岳 , 王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高轻质着陆缓冲机构,属于着陆缓冲机构设计领域;包括主腿、支撑气动罩和橡胶盘;其中,主腿为杆状结构;支撑气动罩为梯形结构;主腿和支撑气动罩的上端均与外部运载火箭箭体旋转连接;主腿和支撑气动罩的下端均与橡胶盘通过转轴旋转连接;主腿为多子腿套嵌结构,着陆缓冲机构展开与收拢通过主腿子腿的伸缩实现;本发明大幅降低着陆缓冲机构整体重量与工作载荷,有助提升运载火箭整体发射效率与改善返回着陆载荷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30963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35927.5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02K9/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运载火箭推进剂贮箱增压消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伞筛、上圆盘、下圆盘、导流锥组件、I筒筛;法兰盘沿轴向设有通孔,作为消能器的入口,法兰盘、伞筛与上圆盘固定连接,I筒筛一端与上圆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圆盘固定连接,形成筒状消能器内腔;导流锥组件位于消能器内腔,与下圆盘连接;伞筛为锥形带孔结构,大端朝上,小端朝下;导流锥组件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结构,且竖向位移可调节;增压气流从法兰盘进入消能器内腔,通过锥形带孔的伞筛后,实现气流的第一次侧向和竖向分流,下圆盘上安装的导流锥组件完成气流的二次侧向导流,导流锥组件结构在增压气流发生波动时,随着气流的冲击纵向高度自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64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089525.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杨小龙 , 谢珏帆 , 王辰 , 路志峰 , 张宏剑 , 于兵 , 郭永辉 , 杨帆 , 章凌 , 郭岳 , 王群 , 谭指 , 张志峰 , 徐西宝 , 王筱宇 , 林崧 , 李虹
Abstract: 一种用于限制平面舵偏转与抖振的抑制锁定机构,包括限位板(1)、固定板(2)、轴销(3)、解锁扭簧(4)、垫片组(6)、缓冲垫(7);限位板(1)和固定板(2)通过轴销(3)与解锁扭簧(4)连接,在解锁扭簧(4)作用力下,具有向固定板(2)扭动的趋势;缓冲垫(7)安装在限位板(1)上,锁定状态下用于缓冲平面舵抖振;垫片组(6)位于缓冲垫(7)和限位板(1)之间,用于提高缓冲垫(7)与平面舵形面配合度;限位板(1)与平面舵相邻部分采用L型,L型部分插入平面舵与箭体之间的间隙并抵住平面舵,对限位板(1)绕轴销(3)转向固定板(2)的运动产生约束,用于限制平面舵偏转、抑制抖振,实现锁定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960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126318.5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宏剑 , 宋征宇 , 肖耘 , 于兵 , 王辰 , 马红鹏 , 吴会强 , 杨帆 , 吴义田 , 段保成 , 陈献平 , 谢珏帆 , 郭嘉 , 乐晨 , 周天送 , 朱锡川 , 王筱宇 , 李虹 , 李元恒 , 郭葳 , 胡辉彪 , 周玉宁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多卫星集中高效连接释放机构、组合式机构及堆叠式卫星,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卯榫结构的卫星、卯锁以及驱卯机构,所述具有卯榫结构的卫星包括卫星本体以及卯榫块,所述卯榫块的底部与所述卫星本体的侧面相连,所述卯榫块的顶部为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榫舌或榫槽,所述公榫或母榫上均开设有卯槽,母榫与公榫通过卯锁,实现空间各向运动的彼此约束,各接触面采用低应力面接触形式,各约束面形成冗余组合形式,机构整体承载性能强、抗疲劳性高、操作便捷、占用空间小且环境适应性强本方案在整个解锁过程产生的冲击力较小,且卯榫连接结构无需大量使用螺栓螺母等连接件,不易产生咬死的风险。适用于航天卫星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