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722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362764.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北京联影智能影像技术研究院
IPC: G16H15/00 , G16H10/6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16H30/20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颈椎退行性疾病CT检查结构化报告系统,该系统包括身份核对模块、含一校正单元的特征识别模块、报告生成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的身份核对模块用于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中获取当前检查患者的身份信息;所述的特征识别模块用于对当前颈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各项CT图像特征进行识别,并以文字选项的形式进行可视化,所包含的校正单元用于供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对识别错误的内容进行修改;所述的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将特征识别模块识别并校正后的内容以自然语言的形式生成结构化报告;所述的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特征识别模块中最新一次的修正后的识别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122741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1182046.1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针道种植转移的装置,包括外壳和穿刺针,所述的外壳用于在患者正常骨组织内沿预定穿刺路径进行逐层进针,直到达到病变边缘;所述的穿刺针插入所述的外壳中,所述穿刺针的顶端能够从所述外壳的顶端穿出并进入肿瘤组织进行穿刺活检的取材,取材完成后在拔出穿刺针的过程中,由所述的穿刺针将取材取得的病变组织带出;所述的外壳进一步用于在拔出穿刺针的过程中避免所述的穿刺针与非肿瘤组织接触。该装置因为与非肿瘤组织接触的全程为外壳,而接触肿瘤组织的穿刺针,全程位于外壳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穿刺活检出现针道转移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3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1337354.7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上海杏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颈椎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包括标注模块、颈椎曲度评估模块、颈椎顺列评估模块、椎间隙高度评估模块、椎间盘分割模块、椎间盘突出评估模块和输出报告模块;颈椎曲度评估模块用于根据C2‑7Cobb角的数值评估颈椎曲度;颈椎顺列评估模块用于判定颈椎顺列是否不良;椎间隙高度评估模块用于计算椎间隙的高度;椎间盘分割模块用于分割得到图像中的椎间盘;椎间盘突出评估模块用于评估椎间盘是否突出;输出报告模块用于将评估结果提供给医生,允许医生进行编辑修改;医生修改后或确认后,输出报告模块用于将上述的评估结果输出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234939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37354.7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上海杏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颈椎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包括标注模块、颈椎曲度评估模块、颈椎顺列评估模块、椎间隙高度评估模块、椎间盘分割模块、椎间盘突出评估模块和输出报告模块;颈椎曲度评估模块用于根据C2‑7Cobb角的数值评估颈椎曲度;颈椎顺列评估模块用于判定颈椎顺列是否不良;椎间隙高度评估模块用于计算椎间隙的高度;椎间盘分割模块用于分割得到图像中的椎间盘;椎间盘突出评估模块用于评估椎间盘是否突出;输出报告模块用于将评估结果提供给医生,允许医生进行编辑修改;医生修改后或确认后,输出报告模块用于将上述的评估结果输出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607225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62764.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北京联影智能影像技术研究院
IPC: G16H15/00 , G16H10/6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16H30/20 ,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颈椎退行性疾病CT检查结构化报告系统,该系统包括身份核对模块、含一校正单元的特征识别模块、报告生成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的身份核对模块用于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中获取当前检查患者的身份信息;所述的特征识别模块用于对当前颈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各项CT图像特征进行识别,并以文字选项的形式进行可视化,所包含的校正单元用于供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对识别错误的内容进行修改;所述的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将特征识别模块识别并校正后的内容以自然语言的形式生成结构化报告;所述的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特征识别模块中最新一次的修正后的识别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1227419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82046.1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针道种植转移的装置,包括外壳和穿刺针,所述的外壳用于在患者正常骨组织内沿预定穿刺路径进行逐层进针,直到达到病变边缘;所述的穿刺针插入所述的外壳中,所述穿刺针的顶端能够从所述外壳的顶端穿出并进入肿瘤组织进行穿刺活检的取材,取材完成后在拔出穿刺针的过程中,由所述的穿刺针将取材取得的病变组织带出;所述的外壳进一步用于在拔出穿刺针的过程中避免所述的穿刺针与非肿瘤组织接触。该装置因为与非肿瘤组织接触的全程为外壳,而接触肿瘤组织的穿刺针,全程位于外壳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穿刺活检出现针道转移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6675797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21012844.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期肿瘤活检联合消融的装置,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内部贯穿滑动连接有消融活检针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穿刺针管,所述穿刺针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针柄,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同期肿瘤活检联合消融的装置,通过直接将活检针和消融针设置在穿刺针管内,在同时可以完成活检取材、消融治疗,穿刺全程大大减少传统手术方式拔出针芯的次数,消融活检针在进行活检、消融时全程位于外壳内,从根本上为需要同期靶病灶穿刺活检联合介入消融治疗的患者,解决因需要多次拔出穿刺同轴套管针的针芯,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气胸、出血等穿刺相关并发症,使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14342520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2459673.7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引导下骨肿瘤穿刺活检防止针道种植转移的装置,包括外壳和穿刺针,外壳包括外壳筒和固定设置在外壳筒尾端端部的外壳凸缘;外壳筒的内部设置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外壳腔,该外壳腔在外壳筒尾端端部形成外壳腔开口,穿刺针通过该外壳腔开口插入外壳腔;外壳用于在拔出穿刺针的过程中避免穿刺针与非肿瘤组织接触;穿刺针包括针体和固定设置在针体尾端端部的穿刺针凸缘,穿刺针上设置有用于取得病变组织的取材设备。该装置因为与非肿瘤组织接触的全程为外壳,而接触肿瘤组织的穿刺针,全程位于外壳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穿刺活检出现针道转移的情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