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蓄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2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15647.X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理储能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蓄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蓄热系统包括:第一蓄热罐、第一换热器、第二蓄热罐和第二换热器,第一蓄热罐用于存储蓄热介质;第一换热器的介质入口经蓄热主路与第一蓄热罐的第一出口相连,第一换热器的介质出口经第一蓄热支路与第一蓄热罐的第一入口相连,第一换热器流入的蓄热介质吸热;第二蓄热罐的入口经第二蓄热支路与第一换热器的介质出口相连;第二换热器的介质入口经第一释热流路与第一蓄热罐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蓄热罐的出口相连,第二换热器的介质出口经第二释热流路与第一蓄热罐的第二入口相连,第二换热器流入的蓄热介质放热。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高压液化流程和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8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23224.9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高压液化流程和工作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储能装置和冷量供应装置;二氧化碳储能装置包括低压二氧化碳储仓、第一压缩机、二氧化碳液化器及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储罐;低压二氧化碳储仓的出口连通第一压缩机的入口;第一压缩机的出口连通二氧化碳液化器的入口和冷量供应装置;二氧化碳液化器的出口连通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的入口;冷量供应装置用于吸收从第一压缩机的出口流出的二氧化碳中的热量,并将热量转化为冷量提供至二氧化碳液化器。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高压液化流程和工作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液化过程中,需要依赖制冷机组或液化天然气等外部冷源,导致的系统能耗增加及储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储能发电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15644.6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发电系统,属于物理储能技术领域,包括:低压液态储罐、蓄冷换热器、压缩组件、气液换热器、气液分离器、高压液态储罐、膨胀组件和发电机;压缩组件包括压缩机和冷却器;低压液态储罐连通至蓄冷换热器,以经蓄冷换热器连通至压缩机;冷却器连通至气液换热器,以经气液换热器连通至气液分离器;膨胀组件包括膨胀机和加热器;高压液态储罐连通至加热器,膨胀机经发电机连通至蓄冷换热器。本发明在用电低谷期通过对低压液态工质进行压缩以获得高压液态工质以储存能量,在用电高峰期通过对高压液态工质进行膨胀降压,释放能量以驱动发电机发电,能够实现可规模化、高效、稳定、安全储能,有效平衡电网,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