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5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8945.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山东汽车弹簧厂淄博有限公司 , 淄博奥瑞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模具的高能微锻和离子渗氮复合表面强韧化方法,属于模具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大型模具进行清洁处理;使用传统喷丸方法对清洁处理后的大型模具进行粗喷丸;对传统喷丸处理后的模具进行清洁干燥;将清洁干燥后的模具置于离子渗氮设备中进行氮化处理;对离子氮化后的模具使用高能微锻技术进行表面强化;对经过高能微锻处理的模具进行抛光、清洗、干燥和浸油。该方法采用传统喷丸强化预处理在模具表面诱导形成均匀、致密的冷作硬化层以及离子短路扩散通道,促进离子渗氮形成表面硬质强化层,继而采用高能微锻技术进行表面强韧化处理,使得氮化层密实化,提高了大型模具的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036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3807.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转运心肌干细胞功能的水凝胶式微针贴片,涉及微针贴片技术领域。包括干细胞溶池,内部设有干细胞水凝胶,干细胞以及维持干细胞生存的营养物质被封装在干细胞溶池内;若干空心微针,圆周排布在干细胞溶池的顶部,为干细胞及营养物质提供进入心肌的通道;封装膜,设置在干细胞溶池的顶部周围,将干细胞溶池的顶部及空心微针进行整体封装包裹,保证水凝胶微针贴片不受污染。本发明能够转运心肌干细胞,很好地将干细胞运输到心肌指定位置而达到辅助治疗心肌梗死的目的,提高了微针贴片在心肌表面的的附着率,并且提高了心肌干细胞的滞留率和生效率,对人体无毒、无害,并且使用过后,通过代谢水解方式排出体外。
-
公开(公告)号:CN117563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22189.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趾间型足癣的集成式可分离微针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趾间分离器和微针贴片,所述趾间分离器可拆卸卡接在脚趾缝里并将相邻两脚趾分开,在趾间分离器内设有红外线发生器;所述微针贴片采用柔性材料,可拆卸卡接包覆在趾间分离器上并与脚趾缝的皮肤贴合,微针贴片包括基底和针体,基底在红外线照射下会快速溶解使针体与微针贴片分离,针体刺入并留在脚趾缝的患病处,针体搭载有药物。本发明可以直接输送药物到趾间患病处,实现药物的释放,最终达到治疗趾间型足癣的效果,有望替代传统的治疗方式,成为更加方便、快捷、有效的治疗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89799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269839.4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A61K9/00 , A61K47/36 , A61K47/32 , A61K31/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溶性利多卡因高聚物微针的制备方法,该聚合物微针的原材料由聚乙烯醇(PVA)、透明质酸钠(HA)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成,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针模具。可溶性利多卡因聚合物微针再给药过程中,可以利用利多卡因(Lidocaine)的局部麻醉作用,达到无痛给药效果。利用浇筑黏合法制备可溶性利多卡因聚合物微针,将原材料按比例配溶液,分别倒入基底模具和微针针体模具,并将基底与针体部分单独干燥,利用PVA与其他材料粘结性好特点,将干燥后的针体和基底黏合在一起,成功缩短微针的制备周期,为大批量制备可溶性利多卡因聚合物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36696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1151710.9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29C5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连续热压印成型设备,包括1、径向压印组件,2、压印辊组件,3、摆架及其传动组件4、机架支撑组件。压印过程中,摆架及其传动组件3与压印辊组件2同速转动,同时径向压印组件1与压印辊组件2之间实现压印,压印结束后,摆架及其传动组件3急回至初始位置,完成一次循环。本设备将挤出成型和聚合物微结构平板热压印成型结合,设计出“曲面对曲面”挤出热压印微结构成型实验设备,实现一步法连续挤出热压印聚合物表面微结构成型设备,解决了聚合物热压印过程中压印时间短,保压时间不足等问题,实现了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无需反复加热冷却模具,能耗低、缺陷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2537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26038.2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29C64/336 , B29C64/343 , B29C64/314 , B29C64/209 , B29C64/245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40/10 , B33Y50/02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聚合物复合材料3D打印方法及设备,该方法能够实现所打印材料混合比例的定量控制,和喷头处复合材料填料浓度的快速切换,从而灵活、快速地实现浓度梯度可控的复合材料3D打印。其配套设备包括构建在微流控芯片上的进料流道、分料流道、混合流道和出料流道。各个进料流道并列布置,聚合物基体和复合材料在混合流道内充分混合,从单一出料流道流出,经由喷头挤出所述浓度梯度可控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最后经由打印平台完成三维结构的定型,最终获得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品。利用该方法及设备加工得到的复合材料制品可以在柔性电极、传感器、热管理材料、承载材料、介电弹性体驱动器、纳米摩擦发电机等诸多领域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6737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8074.9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29C70/50 , B29C70/54 , B29C41/30 , B29B7/74 , C08L83/04 , C08L23/06 , C08L63/00 , C08L1/02 , C08L69/00 , C08K3/04 , C08K7/00 , C08K7/06 , C08J5/00 , C08J5/04
Abstract: 一种超声辅助强制浸润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超声分散制备均相分散液;真空抽滤制备纳米材料薄片;超声辅助强制浸润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对步骤Ⅲ制备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保温固化或冷却定型。本发明先制备出紧密堆叠的纳米填料网络,克服表面张力的阻碍,将高粘度的聚合物基体材料强制浸润到填料网络中以制备出纳米填料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品,同时保证制品中存在完整的纳米填料网络。从而会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导电/导热性能、电磁屏蔽性能、介电性能等。因此本发明制得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在柔性传感器、热界面材料、介电弹性体、光热转换器等器件或系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7671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268843.9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层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属于微针透皮释药领域。先用微热压印工艺制备不可溶硬质基底微针,再通过多次喷淋方式将药物溶液干燥在微针针体表面,实现多层药物结构。并在外层包覆透明质酸钠,得到一种具有基底层、药物层和快速释放层的聚合物微针。与现有微针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微针在针长一定范围内可多层叠加,增加了可载药物的种类。同时,还通过利用微热压印工艺制备不溶性基底微针,工艺操作简单,微加工精度高,大大地缩短了制备周期。并且通过对外层透明质酸钠厚度的改变,达到控制药物溶出速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96663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60367.2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A61M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传递液体大分子药物的微针透皮贴片及其推动装置,透皮贴片称为可触控式微针阵列贴片(TMAP),它包括固体微针阵列、医用胶带、防渗垫片以及医用海绵,用来传递液体大分子药物。本发明的防水医用胶带具有弹性,可以将TMAP贴近皮肤,减少药物流失,并阻止毒素进入皮肤;防渗垫圈用于避免液体药物在TMAP压缩过程中泄漏;医用海绵可以储存大量液体药物;固体微针阵列可以穿透海绵和角质层并产生水性微通道,用于液体药物制剂被动扩散到体循环。这种贴片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制造。本发明的推动装置可以实现自动连续的“按压”和“释放”动作,不断创建微通道,以便于药物的渗透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480757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221488.5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G01L1/25
Abstract: 一种超声兰姆波测量塑料薄板制品内应力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材料性能检测领域。本测试装置的机械部分包括底座、纵向双伺服同步驱动移动构件、水平伺服移动构件和试件夹持装置;数据采集处理及电控系统是将数字示波器器上兰姆波信号经USB传送到计算机处理系统,对振幅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区域的应力分布,电控系统是伺服二维移动平台的控制实现不同区域的测量。本发明集成化程度高、操作简单,通过对标准样条在不同应力下的兰姆波振幅电信号进行标定,可以利用对兰姆波振幅的检测实现塑料薄板制品内应力分布的定量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