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跟踪仪及三维扫描仪协同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58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23606.2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跟踪仪及三维扫描仪协同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设计三维扫描仪夹具:设计夹具,放置靶球;三维扫描仪的测量坐标系与夹具坐标系的转换:标定扫描仪测量坐标系相对于激光跟踪仪测量坐标系的位姿即齐次变换矩阵,标定激光跟踪仪测量坐标系与夹具坐标系的位姿即齐次变换矩阵,标定扫描仪测量坐标系相对于夹具坐标系的位姿即齐次变换矩阵;扫描仪夹具和设备安装:安装扫描仪夹具,安装激光跟踪仪和激光扫描仪;工作流程:使用一种激光跟踪仪、三维扫描仪协同测量方法对大尺寸筒段产品进行高精度测量。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的测量方法存在测量限制,难以同时保障测量精度和视场范围的技术问题。

    一种柔性材料外形尺寸控制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7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2626.4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材料外形尺寸控制装置,包括抱环组件、底座芯轴、底座和限位块;抱环组件的内形面与柔性材料随形紧密贴合,用于柔性材料的向心压紧和外形控制;底座芯轴由不同直径的两个圆柱段组成,圆柱段之间为直角面过渡,小直径圆柱段的外圆周面与产品内形面小间隙配合,用于产品的径向定位,过渡的直角面与产品端面贴合,用于产品的轴向定位;底座用于连接抱环组件和安装限位块;限位块为长方体结构,一端为圆头,用于底座与抱环组件之间的角向定位。本发明能够满足柔性材料随形压缩和定形需求,保证柔性材料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

    一种航天冲压发动机舱段精确调姿对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02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42882.3

    申请日:2022-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冲压发动机舱段精确调姿对接装置及方法,该对接装置包括六自由度调姿对接平台、位姿测量系统、调姿对接控制系统以及工控机;六自由度调姿对接平台用于固定支承发动机舱段并调节发动机舱段的位姿;位姿测量系统用于测量发动机舱段和六自由度调姿对接平台的基准点空间坐标数据,并将测量的基准点空间坐标数据发送至工控机;工控机根据接收的基准点空间坐标数据计算六自由度调姿对接平台的调姿参数,并将调姿参数发送至调姿对接控制系统;调姿对接控制系统根据接收的调姿参数控制六自由度调姿对接平台运动至目标位姿。上述对接装置旨在解决航天冲压发动机大尺寸、高重量舱段的高精度对接难题。

    进气道压力传感器的多通道并行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495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743907.5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气道压力传感器的多通道并行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压力控制气源、多个密封性检测工装、T型槽工作平台、稳压电源和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好压力传感器的多个进气道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T型槽工作平台上,每个所述密封性检测工装固定在一个所述进气道上,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借助一个密封性检测工装与压力控制气源连出的一个供气分路相连,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压力控制气源、多个压力传感器、稳压电源相连,用以控制各部件和采集数据。本发明是高集成度、高自动化、高智能化的性能检测装置和方法,能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

    一种发动机大部件自动对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3026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554949.6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大部件自动对接装置,属于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对接装置包括运动对接支架组件、姿态调整支架组件、图像测量组件、激光测距传感器组件、倾角传感器组件、步进电机组件以及计算机控制组件。通过上述各组件的合理设计、安装及配合,最终实现了在所述计算机控制组件对所述图像测量组件、激光测距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对所述步进电机运动组件进行运动控制,在所述姿态调整支架组件和运动对接支架组件上实现发动机大部件的两个子部件在空间六自由度的姿态自动调整和对接。本发明能满足发动机研制生产过程中对大部件进行高效精确对接的研制要求。

    一种发动机对接翻转用可移动式气动翻转辅助装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101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47253.0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对接翻转用可移动式气动翻转辅助装配装置,包括可移动式装置、提升装置及气动翻转装置;提升装置固定在可移动式装置上,气动翻转装置设置在提升装置上,待装配发动机部件装夹在气动翻转装置上,实现待装配发动机部件的气动翻转;待装配发动机部件在可移动式装置的带动下实现X方向、Y方向的移动以及360°的旋转;提升装置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提升控制方式,待装配发动机部件在提升装置的带动下实现Z方向的移动,完成发动机各部件对接装配。本发明能够减小操作难度,辅助性强、通用性强,提升了作业效率。

    进气道压力传感器的多通道并行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4950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743907.5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气道压力传感器的多通道并行性能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压力控制气源、多个密封性检测工装、T型槽工作平台、稳压电源和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好压力传感器的多个进气道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T型槽工作平台上,每个所述密封性检测工装固定在一个所述进气道上,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借助一个密封性检测工装与压力控制气源连出的一个供气分路相连,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每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压力控制气源、多个压力传感器、稳压电源相连,用以控制各部件和采集数据。本发明是高集成度、高自动化、高智能化的性能检测装置和方法,能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

    用于冲压发动机质量质心检测的检测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95403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273327.0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冲压发动机质量质心检测的检测工装,其包括底座、支架单元、称重单元和升降单元,所述称重单元和升降单元均设置在底座的平台上,所述升降单元能够升降所述支架单元,当需要称重时,将所述支架单元落在所述称重单元上,不需要称重时,将所述支架单元升起,脱离所述称重单元,所述支架单元用于支撑发动机,其包括带有滑轨的支撑平台、与支撑平台上的滑轨配合能够沿着滑轨轴向调整位置的滑动支座、以及设置在滑动支座上的两个可调滚架。本发明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发动机质量之心进行检测,方便实用。

    一种发动机大部件自动对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3026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54949.6

    申请日:2014-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大部件自动对接装置,属于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对接装置包括运动对接支架组件、姿态调整支架组件、图像测量组件、激光测距传感器组件、倾角传感器组件、步进电机组件以及计算机控制组件。通过上述各组件的合理设计、安装及配合,最终实现了在所述计算机控制组件对所述图像测量组件、激光测距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对所述步进电机运动组件进行运动控制,在所述姿态调整支架组件和运动对接支架组件上实现发动机大部件的两个子部件在空间六自由度的姿态自动调整和对接。本发明能满足发动机研制生产过程中对大部件进行高效精确对接的研制要求。

    用于可调尾喷管的喉道涨缩灵活性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551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465213.7

    申请日:2013-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调尾喷管的喉道涨缩灵活性检测装置。所述用于可调尾喷管的喉道涨缩灵活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组件、左立板组件、右立板组件、滑动套筒组件、推拉盘组件、多个推拉杆组件、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扩散端限位组件。通过上述各组件的合理设计以及安装,最终实现了将所述同步环作为主动件驱动可调尾喷管的传动机构带动可调尾喷管的多个调整片运动,并在所述同步环的移动过程中测量所述同步环的受力及位移量。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可调尾喷管的喉道涨缩灵活性检测装置,对可调尾喷管的喉道涨缩灵活性进行检测,从而满足在可调尾喷管的研制过程中对可调尾喷管的喉道涨缩灵活性的研制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