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6254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15565.1
申请日:2020-05-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S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RSS与位置指纹的室内可见光联合定位方法,先进行室内定位场景初始化,选出三盏LED灯作为光源;然后根据现有定位场景及选定光源,多次测量各采样点处接收到的来自光源的光功率,取平均值进行高斯滤波,得到稳定的RSS值作为位置指纹数据,构建离线指纹数据库;在定位区域内,结合室内链路特性,利用强度距离估计算法、三边定位算法,得到采样点的估计位置坐标,得出RSS三边定位在该室内场景下的最大定位误差,用以作为后续指纹匹配定位时的有效范围;最后,在线实时测量待定位目标终端处的RSS值,采用优化的加权K最近邻算法,在得到的有效范围内,与离线指纹数据库对应范围中的位置指纹逐一匹配,计算得到待定位目标终端的位置,实现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48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25231.5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B10/116 , H04B10/50 , H04B10/60 , H04B7/0413
Abstract: 一种高相关性信道下的可见光MIMO通信系统,为N×N的MIMO-VLC系统,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所述包括发射机中包含N个紧密排列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发光二极管,接收机中包含N个紧密排列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光电探测器,从而使得每个信道增益的大小不同,并能够实现复用增益。本发明紧密的含义是,相邻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光电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在系统中视为零。本发明还提供了提出了发送信号向量优化的方法,仿真实验证明,本发明优于传统的重复编码方法,降低了MIMO-VLC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进一步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01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60743.X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可调制超材料天线罩和天线组件,包括高增益天线和超材料天线罩,超材料天线罩由三层阵列超材料板叠加固定形成,阵列超材料板由介质板和超材料单元组成,且超材料单元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均匀排布在介质板上形成N×N阵列,N≥7;阵列超材料板采用零折射率超材料板,高增益天线为工作频段为10GHz的微带贴片天线,超材料单元是两端向内折弯的工字型金属结构,其长度和宽度均为5mm,其折弯长度为1.85mm。阵列超材料板中上下、左右相邻的两个超材料单元的间隙为0.4~0.6mm,高增益天线与超材料天线罩的间距为21~25mm,微带贴片天线的增益达到9.572dBi,获得高效率透射。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48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325231.5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B10/116 , H04B10/50 , H04B10/60 , H04B7/0413
Abstract: 一种高相关性信道下的可见光MIMO通信系统,为N×N的MIMO‑VLC系统,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所述包括发射机中包含N个紧密排列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发光二极管,接收机中包含N个紧密排列的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光电探测器,从而使得每个信道增益的大小不同,并能够实现复用增益。本发明紧密的含义是,相邻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光电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在系统中视为零。本发明还提供了提出了发送信号向量优化的方法,仿真实验证明,本发明优于传统的重复编码方法,降低了MIMO‑VLC通信系统的误码率,进一步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69009.2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金磊 , 王琳 , 徐春铃 , 张晶莹 , 李昊 , 巩英辉 , 潘明健 , 贾现普 , 黄俊凯 , 潘宇 , 付秋军 , 刘箭言 , 曹娟娟 , 艾炜 , 王医民 , 刘宇航 , 苏立超 , 王莉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杆臂补偿及双天线融合定位失锁验证设备及方法,通过工装将惯组固定在滚筒内部,使得惯组坐标轴与滚筒轴重合,按照不同滚筒旋转角度与角速度,针对空中可能出现的飞行器滚转、云层厚薄不均所导致双卫导天线融合后卫导接收机收星状况不佳等情况,在地面预先考虑和设计,并给出不同的测试处理方法,在保证卫导接收机正常收星的前提下,考察杆臂补偿前后对于导航精度的影响;摸底卫星信号失锁的门槛阈值,兼顾惯组控制算法的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以便于飞行器实际飞行过程中,惯组能正常接收卫星信号实现组合导航策略输出预估导航精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