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60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28735.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抗轻重相分离的多相混输叶轮,涉及混输泵流体输送领域,该叶轮包括多曲率渐增型轮毂和内倾式叶片,渐增型轮毂采用多曲率,即在轮毂各部分区域采用三段及三段以上的多曲率变化规律,前部小曲率轮毂通过减小流道通流直径,降低该部分流体的离心力,后部分的大曲率轮毂可以减小径向速度分量,达到后移轻重相的分离点的目的;叶片采用内倾式,包括叶片轴向倾斜角度α,叶片压力面和背面的夹角#imgabs0#,内倾式叶片运行过程时可以向流体提供额外向心力,抵消气液两相之间的排挤力,进而降低轻重相相间分离的排挤度,同时结合多曲率渐增型轮毂的作用,延迟气液分离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5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0681775.9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励磁轴向输送气液混合介质的阵列式铁磁流体驱动泵,包括铁磁流体驱动泵,铁磁流体驱动泵呈轴向阵列式分布,且相邻铁磁流体驱动泵的铁磁流体运动方向相反;铁磁流体驱动泵包括环形的驱动泵泵壳,驱动泵泵壳内形成泵腔,泵腔内分布有固定铁磁流体和运动铁磁流体;驱动泵泵壳上设有驱动泵进口和驱动泵出口;驱动泵泵壳的外环设有外侧铁芯以及励磁线圈;驱动泵泵壳的内环设有内侧铁芯以及励磁线圈。本发明利用电励磁方式,通过运动磁场带动铁磁流体运动,实现驱动气液二相混合介质的效果,在油气混输领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通过轴向阵列方式,实现铁磁流体驱动泵多级增压效果,达到高压输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97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332369.5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偏远地区采用远程供电的方式进行用电时,存在用电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包括壳体、阀芯、弹性件、磁体和线圈;其中,壳体为中空结构,包括进口和出口;阀芯位于壳体内部,并且与进口形成单向阀结构,用于对进口进行开启和封堵;弹性件位于壳体内部,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保持固定连接,并且在预紧力作用下使阀芯对进口进行封堵;线圈缠绕固定在出口的下游位置,磁体的一端与阀芯连接,另一端穿过出口延伸至线圈内,并且在阀芯的带动下相对于线圈进行轴向往复移动。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可以实现偏远地区的就地自主供电,降低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18883.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工况域低比转速气液混输泵及其设计方法,在进口段与泵体之间设有分离叶轮,在离心叶轮的后盖板上设有排气孔,在离心叶轮的后盖板的背面设有背叶片,在离心叶轮的后方设有排气叶轮,在泵体上设有第二排气口,在泵盖上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一排气口与第二排气口对接,第一排气口的前端位于排气叶轮后方,采用沿流向依次布置的分离叶轮、离心叶轮和排气叶轮,先在分离叶轮内完成气液两相介质的分离,然后分别通过离心叶轮和排气叶轮输送液相和气相介质,从而有效解决了低比转速气液混输泵在高含气率工况下无法稳定运行的问题,实现了在不同流量和含气率条件下对气液分层状态的灵活调节,使装置能够在宽含气率范围内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81775.9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励磁轴向输送气液混合介质的阵列式铁磁流体驱动泵,包括铁磁流体驱动泵,铁磁流体驱动泵呈轴向阵列式分布,且相邻铁磁流体驱动泵的铁磁流体运动方向相反;铁磁流体驱动泵包括环形的驱动泵泵壳,驱动泵泵壳内形成泵腔,泵腔内分布有固定铁磁流体和运动铁磁流体;驱动泵泵壳上设有驱动泵进口和驱动泵出口;驱动泵泵壳的外环设有外侧铁芯以及励磁线圈;驱动泵泵壳的内环设有内侧铁芯以及励磁线圈。本发明利用电励磁方式,通过运动磁场带动铁磁流体运动,实现驱动气液二相混合介质的效果,在油气混输领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通过轴向阵列方式,实现铁磁流体驱动泵多级增压效果,达到高压输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1643.7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防气滞型多相混输泵叶轮,包括轮毂和轮缘,在轮毂与轮缘之间设有环形的隔板,隔板将泵的流道分为内段和外段,在外叶片末段处的隔板上设有贯穿的射流孔,射流孔位于两个外叶片之间,在内叶片末段处的轮毂上设有防气滞叶片,防气滞叶片位于两个内叶片之间,防气滞叶片的型线与内叶片的背面型线一致,隔板的内外两侧均为负曲率结构;将传统的单一流道沿径向被分为内外两段双流道结构,避免了混输泵叶轮流道过大导致的压力梯度过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流道内的气液分离程度。此外,隔板的内外两侧均采用负曲率结构,产生与旋转离心力方向相反的曲率离心力,以平衡部分离心力,进一步降低气液分离程度,减少气相聚集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35503.8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式叶轮,包括轮毂,在轮毂上设有三个叶片,叶片是由做功叶片和引流叶片组成,引流叶片呈扇形结构,做功叶片呈条状结构,做功叶片垂直设置在引流叶片的边缘,做功叶片的工作面与引流叶片的轮缘相切,在引流叶片上设有平衡孔;在三个叶片中,其中两个叶片为叶片一,另一个叶片为叶片二,叶片一与叶片二在轴向上错位设置,引流叶片一为内倾式叶片,引流叶片二为外倾式叶片,通过引流叶片与做功叶片的巧妙组合设计,实现了对叶片尾缘回流流体的有效引导,使其参与重复循环运动。这一创新避免了回流流体对叶片做功能力的负面影响,大幅提升了能量转换效率,从而显著提高了开式叶轮的整体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97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32369.5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偏远地区采用远程供电的方式进行用电时,存在用电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的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包括壳体、阀芯、弹性件、磁体和线圈;其中,壳体为中空结构,包括进口和出口;阀芯位于壳体内部,并且与进口形成单向阀结构,用于对进口进行开启和封堵;弹性件位于壳体内部,一端与所述阀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保持固定连接,并且在预紧力作用下使阀芯对进口进行封堵;线圈缠绕固定在出口的下游位置,磁体的一端与阀芯连接,另一端穿过出口延伸至线圈内,并且在阀芯的带动下相对于线圈进行轴向往复移动。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可以实现偏远地区的就地自主供电,降低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5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42708.8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空蚀和冲蚀协同损伤效应及壁面载荷的装置,包括透明测试水箱,用于安装空蚀和冲蚀测试单元,盛放不同特性的介质;试件单元,位于透明测试水箱内,为空蚀和冲蚀协同损伤效应作用的对象;冲蚀测量单元,用于向透明测试水箱内特定位区域处布置颗粒并控制颗粒浓度;循环水单元,用于为颗粒提供冲蚀测试的冲击速度,以及透明测试水箱内流体介质的循环;空蚀测量单元,用于在透明测试水箱内指定位置处按照设定频率产生特定尺寸的空化泡;高速摄像系统,用于记录透明测试水箱内空化泡与颗粒协同作的过程。本发明可适用于多种类流体介质中,空蚀和冲蚀协同损伤效应的测量和评估,并测算协同效应下过流壁面的力学载荷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66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28735.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抗轻重相分离的多相混输叶轮,涉及混输泵流体输送领域,该叶轮包括多曲率渐增型轮毂和内倾式叶片,渐增型轮毂采用多曲率,即在轮毂各部分区域采用三段及三段以上的多曲率变化规律,前部小曲率轮毂通过减小流道通流直径,降低该部分流体的离心力,后部分的大曲率轮毂可以减小径向速度分量,达到后移轻重相的分离点的目的;叶片采用内倾式,包括叶片轴向倾斜角度α,叶片压力面和背面的夹角,内倾式叶片运行过程时可以向流体提供额外向心力,抵消气液两相之间的排挤力,进而降低轻重相相间分离的排挤度,同时结合多曲率渐增型轮毂的作用,延迟气液分离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