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式叶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41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35503.8

    申请日:2025-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式叶轮,包括轮毂,在轮毂上设有三个叶片,叶片是由做功叶片和引流叶片组成,引流叶片呈扇形结构,做功叶片呈条状结构,做功叶片垂直设置在引流叶片的边缘,做功叶片的工作面与引流叶片的轮缘相切,在引流叶片上设有平衡孔;在三个叶片中,其中两个叶片为叶片一,另一个叶片为叶片二,叶片一与叶片二在轴向上错位设置,引流叶片一为内倾式叶片,引流叶片二为外倾式叶片,通过引流叶片与做功叶片的巧妙组合设计,实现了对叶片尾缘回流流体的有效引导,使其参与重复循环运动。这一创新避免了回流流体对叶片做功能力的负面影响,大幅提升了能量转换效率,从而显著提高了开式叶轮的整体工作性能。

    一种熔盐透平
    2.
    发明公开
    一种熔盐透平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420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13077.4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透平,包括泵体、主叶轮和主轴,主轴是由前轴和后轴组成,后轴通过离合器与前轴连接,主叶轮为一体式向心轴流组合叶轮,在主叶轮上设有向心叶片和轴流叶片,在轴流叶片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滤网,在前轴上设有螺旋轴流式叶轮,在泵体的前端设有出口阀门,在泵体上设有传感器一和传感器二,均与控制器连接,利用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智能控制,确保在不同固态颗粒堆积状态下阀门和离合器的精确操作,避免固体介质过度堆积造成透平无法正常工作。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熔盐结晶引起的透平流道堵塞问题,防止了固体堆积对透平流道的堵塞,从而提升了透平的效率和运行的可靠性。

    一种气液分离式液力透平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93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18911.2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式液力透平,包括泵体、主叶轮和泵盖,以及用于固定主叶轮的叶轮螺母,在主叶轮的前、后盖板上均设有密封环,在主叶轮的后盖板上设有通气孔,在主叶轮后盖板的背面设有离心叶片,在泵盖的下方设有分离腔,在泵盖的底部设有排气孔,排气孔通过分离腔与通气孔连通,在排气孔上连接有单向排气阀,在排气孔上连接有单向排气阀,在泵盖的顶部设有排液孔,排液孔通过输液管与透平出口连接,本发明的气液分离式液力透平通过在主叶轮出口实现高效的气液分离和分开输送。这种设计有效地防止了因气体介质在主叶轮出口处团聚而引起的间歇性流道堵塞问题,从而显著提升了液力透平在天然气脱硫工艺中的回收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一种双进口容积式透平增压泵

    公开(公告)号:CN1162552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40489.0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进口容积式透平增压泵,包括用于能量回收的透平侧、泵侧和主轴,透平侧的泵体呈椭圆形,在泵体内设有转子,转子通过主轴与泵侧连接,在转子上滑动设有滑片,在泵体的顶部设有进口通道,在泵体的侧面设有出口通道,在泵体上分别设有进口一、进口二、出口一和出口二,第二进口通过进口过渡流道与进口二连接,出口二通过出口过渡流道与第二出口连接,双进口容积式透平结构在回收高温高粘度液体效率较高,透平侧泵体为椭圆状,开有两个进口,双进口对角布置方式能自平衡转子产生的径向力,使机组运行平稳;双进口均位于透平工作腔最大的位置,使透平回收效率最高,并且同一时刻转子受到两个作用力矩,机组更易启动。

    一种自循环防气滞式液力透平

    公开(公告)号:CN11881564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10664.8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循环防气滞式液力透平,包括泵体、主叶轮和出口段,在主叶轮的前、后盖板上均设有密封环,在出口段与泵体之间设有导叶,在导叶的后盖板上设有射流孔,在导叶的后盖板处设有射流导叶,射流导叶与导叶固定连接,在射流导叶上设有叶片流道,叶片流道的进口宽度大于出口宽度,叶片流道的出口与射流孔的入口对接,在射流导叶内设有自循环叶轮,自循环叶轮通过轴与主叶轮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循环防气滞式液力透平,通过在导叶出口增加射流导叶和自循环叶轮,通过自循环叶轮抽吸和射流孔射流双重作用,使得导叶出口处气相不再滞留,避免了因导叶出口处的气体滞留,导致的透平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大幅度下降问题。

    一种自循环防气滞式液力透平

    公开(公告)号:CN1188156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10664.8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循环防气滞式液力透平,包括泵体、主叶轮和出口段,在主叶轮的前、后盖板上均设有密封环,在出口段与泵体之间设有导叶,在导叶的后盖板上设有射流孔,在导叶的后盖板处设有射流导叶,射流导叶与导叶固定连接,在射流导叶上设有叶片流道,叶片流道的进口宽度大于出口宽度,叶片流道的出口与射流孔的入口对接,在射流导叶内设有自循环叶轮,自循环叶轮通过轴与主叶轮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循环防气滞式液力透平,通过在导叶出口增加射流导叶和自循环叶轮,通过自循环叶轮抽吸和射流孔射流双重作用,使得导叶出口处气相不再滞留,避免了因导叶出口处的气体滞留,导致的透平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大幅度下降问题。

    一种双进口容积式透平增压泵

    公开(公告)号:CN116255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540489.0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进口容积式透平增压泵,包括用于能量回收的透平侧、泵侧和主轴,透平侧的泵体呈椭圆形,在泵体内设有转子,转子通过主轴与泵侧连接,在转子上滑动设有滑片,在泵体的顶部设有进口通道,在泵体的侧面设有出口通道,在泵体上分别设有进口一、进口二、出口一和出口二,第二进口通过进口过渡流道与进口二连接,出口二通过出口过渡流道与第二出口连接,双进口容积式透平结构在回收高温高粘度液体效率较高,透平侧泵体为椭圆状,开有两个进口,双进口对角布置方式能自平衡转子产生的径向力,使机组运行平稳;双进口均位于透平工作腔最大的位置,使透平回收效率最高,并且同一时刻转子受到两个作用力矩,机组更易启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