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气滞型多相混输泵叶轮

    公开(公告)号:CN119878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1643.7

    申请日:2025-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防气滞型多相混输泵叶轮,包括轮毂和轮缘,在轮毂与轮缘之间设有环形的隔板,隔板将泵的流道分为内段和外段,在外叶片末段处的隔板上设有贯穿的射流孔,射流孔位于两个外叶片之间,在内叶片末段处的轮毂上设有防气滞叶片,防气滞叶片位于两个内叶片之间,防气滞叶片的型线与内叶片的背面型线一致,隔板的内外两侧均为负曲率结构;将传统的单一流道沿径向被分为内外两段双流道结构,避免了混输泵叶轮流道过大导致的压力梯度过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流道内的气液分离程度。此外,隔板的内外两侧均采用负曲率结构,产生与旋转离心力方向相反的曲率离心力,以平衡部分离心力,进一步降低气液分离程度,减少气相聚集现象。

    一种采用液压缓冲制动和锁紧的风力发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844306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810365072.4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常规机械式刹车时,存在引起机箱震动和刹车盘磨损导致刹车效果下降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液压缓冲制动和锁紧的风力发电机组。该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风轮、发电机以及补油单元、液压缓冲单元和液压锁紧单元;其中,通过液压缓冲单元可以将正常运行的主循环系统切换至制动循环系统,完成对发电机机组的缓冲制动,通过液压锁紧单元可以对液压泵进行隔离,实现对风轮和液压泵的锁紧。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组利用液压缓冲单元和液压锁紧单元,可以实现对发电机组的平稳缓冲制动和锁紧,从而避免发生震动,提高对发电机组的保护,保证刹车效果的稳定。

    一种水压力作用下排污与排沙联动的前池结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823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34140.8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一种水压力作用下排污与排沙联动的前池结构系统,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渐变段的另一端与引水渠贯通设置,渐变段的前后两侧设有翼墙,池身的底部设有冲砂泄水溜槽,相邻于带坡度沉砂池一端的冲砂泄水溜槽上一体成型有纵向隔墩,且纵向隔墩上设有冲砂泄水溜槽横梁,带坡度沉砂池的另一端与进水池贯通设置,拦污栅倾斜设置在进水池内,进水池的右端贯通开设有引水管安置孔;池身的后侧上边缘一体成型有溢流堰;上述联动闸门结构设置在带坡度沉砂池内部。有效的利用天然河流的动力,形成旋转并实现有效控制,能够实现压力前池自动排污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沉砂池自动排沙的目的。

    用于静液储能式液压传动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131249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1202882.X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静液储能式液压传动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包括位于中控室的工控机、第一网络交换机、主控制器,位于机舱的触摸屏、第二网络交换机、从控制器和机舱控制子系统,马达室控制子系统连接到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经由第一网络交换机连接到工控机,机舱控制子系统连接到从控制器后和触摸屏经由第二网络交换机连接第一网络交换机;构成了工控机监控机舱控制子系统和马达室控制子系统和触摸屏监控机舱子控制系统的主从分布系统,通过设置在主控室和机舱的不同控制器协同配合工作,不仅能够对机舱和马达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还能够在两个控制器之间实现通信和信号传递。

    一种水轮机转轮叶片的抗磨损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8802.0

    申请日:2025-04-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轮机转轮叶片的抗磨损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水轮机转轮叶片运行时环境特征信息,对其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得到叶片表面受力与初始分布特性;接着依据该特性计算前缘和叶背高压区的位置及受力峰值,并对比多种抗磨损材料从而确定最终材料组合;然后将最终材料组合数据输入磨损预测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分析叶片表面应力分布和磨损速率,进而得出叶片长期运行中的磨损分布预估值;最后根据该预估值运用迭代优化算法调整磨损预测模型中的强度与抗磨损平衡参数,得到最终抗磨损设计方案。实现强度与抗磨损性能的最佳平衡,延长水轮机转轮叶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更换频率,提高水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发电效率。

    一种多功能多相流试验台及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967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28677.3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多相流试验台及试验系统,其中试验台包括试验支架以及设置在试验支架上的泵送装置、流量控制阀、试验箱,在泵送装置的进口连接有用于和水循环系统或固液两相流循环系统的出口相连的进液管道,在进液管道上设置有进液控制阀,待试验件试验时装设于试验箱内,在试验箱的中心设有透明观察窗,试验箱的出口连接有用于和水循环系统或固液两相流循环系统的回流口相连的出液管道,在出液管道上设置有出液控制阀,在试验支架上还固定有驱动装置和限制器,驱动装置用于待试验件转动,在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和限制器相配合的角度调节器。有效的克服了现有试验台只能完成单一试验、无法开展更多试验的缺陷。

    一种液压风力发电机组低风速启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13124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810101570.8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常规液压风力发电机组在风速较低时不足以启动整个系统进行发电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风力发电机组低风速启动系统。该低风速启动系统,包括主循环系统和补油系统;其中,在主循环系统的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之间并联设有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在补油系统中设有补油泵、回油路、回油控制阀和回油溢流阀,补油泵通过补油路与低压油路连接,回油控制阀和回油溢流阀并联连接位于回油路中。本发明的液压风力发电机组低风速启动系统,可以实现在低风速下的平稳顺畅启动,从而提高对风能的利用率,保证发电质量。

    一种双定子驱动的动力单元一体化螺旋混流式喷水推进泵

    公开(公告)号:CN11123217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038093.2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一种双定子驱动的动力单元一体化螺旋混流式喷水推进泵,本发明涉及喷水推进技术领域,磁悬浮轴承由一号磁体和二号磁体构成,一号磁体嵌设固定在位于绕组线圈两端的壳体内壁上,二号磁体固定在永磁体的两端上,同一端的一号磁体与二号磁体同极相斥设置;壳体的一端为水体入口,另一端上一体成型有整流喷管,整流喷管的内壁一体成型有数个导叶叶片,整流喷管内设有导流装置,整流喷管的另一端为水体出口;水体入口内部的壳体中设有固定支架。电能转化率高,提高对潜水艇的推进效率、损管冗余度,并有效节省舰艇内的空间,有效的屏蔽和降低辐射噪声。

    一种双定子驱动及动力单元一体化的三元矢量泵喷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6961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037132.7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一种双定子驱动及动力单元一体化的三元矢量泵喷推进器,本发明涉及推进器技术领域,液压缸的一端旋接在液压缸导轨中的立杆上,该立杆的内端活动卡设在液压缸导轨中,液压缸导轨固定在喷水推进泵的一端外壁上,喷水推进泵的另一端利用鱼眼向心连杆活动卡设有矢量喷管,矢量喷管的外壁上固定有活塞杆固定卡槽导轨,活塞杆固定卡槽导轨中活动卡设有液压缸活塞杆卡槽,液压缸的活塞杆活动卡设在该液压缸活塞杆卡槽中。采用磁悬浮轴承,六相双定子驱动,无轴电机‑螺旋轴流泵一体化设计,喷管三元矢量控制技术,实现潜航器的高效、高冗余度推进以及航行姿态的自主、有效的控制。

    一种基于流体驱动的陀螺仪

    公开(公告)号:CN1112077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47482.1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一种基于流体驱动的陀螺仪,本发明涉及船用设备技术领域,调整锥柔性钢丝的下端依次穿过绕线手柄、绕线中心轴以及开设在陀螺空腔顶壁中的通过孔后,与调整锥连接,调整锥悬设在陀螺空腔中,陀螺空腔下部的锥形腔体内设有平衡球;上述绕线中心轴的下端与通过孔贯通设置,且连接固定在陀螺空腔的顶壁上,绕线中心轴的外部套设有绕线盘线轴。利用陀螺仪空腔和平衡器的空腔,达到陀螺仪的漂浮与平衡;利用陀螺仪空腔平衡球的运动达到陀螺仪平衡放置位置的自动调整;利用流体对叶片的旋转机械能达到陀螺仪的旋转;利用平衡器保证陀螺仪增强陀螺仪浮力的同时,叶型的构造有利于形成漂浮的平稳状态;利用不同步特征进行绕线可知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