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86924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587320.0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33 , Y02P2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耦合CO2资源化利用的制氢储能方法,用于控制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发电装置、制氢装置及可逆SOFC装置,并获取发电装置的发电量Q1、制氢装置电解水所需的用电量Q2、可逆SOFC装置共电解水和CO2所需的用电量Q3;当Q1>Q2+Q3时,发电装置分别向制氢装置和可逆SOFC装置供电;当Q2+Q3>Q1>Q2时,发电装置仅向制氢装置供电;当Q2>Q1时,可逆SOFC装置进入SOFC工作模式,产生的电能为制氢装置供电。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储备了可再生能源,还实现了CO2的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因采用风能、太阳能发电而导致电解制氢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并且还能避免消耗常规电能,大幅降低电解制氢成本、提高电解效率,延长制氢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制氢装置的稳定性和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0522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35221.X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M8/04029 , H01M8/04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H01M8/04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循环回路及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循环回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上设置有热源液体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上设置有换热装置。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循环回路可以根据燃料电池内输出的热源液体的温度选择启动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有利于将燃料电池的热能回收利用,能量转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41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35183.8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M8/04029 , H01M8/04044 , H01M8/04007 , H01M8/0432 , H01M8/04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4044 , H01M8/0432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储能系统中的热控制系统及应用,属于能量转化与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热控制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制氢装置、储氢装置和氢发电装置,以及用于提供第一冷介质及回收吸热后的第一冷介质的第一冷介质循环装置,与制氢装置相连接;第二冷介质循环装置,用于提供第二冷介质及回收吸热后的第二冷介质,第二冷介质循环装置与氢发电装置相连接;第三冷介质循环装置,用于提供第三冷介质及回收吸热后的第三冷介质,第三冷介质循环装置与储氢装置相连接;第二冷介质循环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上设置有热源液体冷却装置;第二循环回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本发明系统热量利用率高、氢储能系统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92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05904.6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5 , Y02E60/15 , Y02P70/523 , F05B2220/61 , F05B2220/7066 , F05B226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耦合氢储能发电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和装置,所述系统包括:风力永磁发电子系统,用于利用风能输出电能;制氢子系统,用于利用所述风力永磁发电子系统统输出的电能制氢气;储氢子系统,用于储存所述制氢子系统输出的氢气,并以可调流量输出氢气;氢发电子系统,用于利用所述储氢子系统输出的氢气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608692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87320.0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33 , Y02P20/134 , C25B1/04 , C25B1/00 , C25B1/003 , C25B9/00 , C25B9/04 , C25B11/04 , C25B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耦合CO2资源化利用的制氢储能方法,用于控制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发电装置、制氢装置及可逆SOFC装置,并获取发电装置的发电量Q1、制氢装置电解水所需的用电量Q2、可逆SOFC装置共电解水和CO2所需的用电量Q3;当Q1>Q2+Q3时,发电装置分别向制氢装置和可逆SOFC装置供电;当Q2+Q3>Q1>Q2时,发电装置仅向制氢装置供电;当Q2>Q1时,可逆SOFC装置进入SOFC工作模式,产生的电能为制氢装置供电。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储备了可再生能源,还实现了CO2的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因采用风能、太阳能发电而导致电解制氢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并且还能避免消耗常规电能,大幅降低电解制氢成本、提高电解效率,延长制氢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制氢装置的稳定性和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869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87001.X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33 , Y02P20/134 , C25B1/04 , C25B1/00 , C25B1/003 , C25B9/00 , C25B9/04 , C25B11/04 , C25B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耦合CO2资源化利用的制氢储能装置,包括发电单元、制氢单元、控制单元、及设置有CO2进口和燃料进口的可逆SOFC,发电单元的电输出端分别与制氢单元和可逆SOFC的电输入端相连接,可逆SOFC的电输出端与制氢单元相连,控制单元可根据发电单元的发电量、制氢单元电解所需的用电量和可逆SOFC电解所需的用电量来控制发电单元的电能输出、制氢单元的电能输入、可逆SOFC的电能输出/输入。本发明的装置不仅储备了可再生能源,还实现了CO2的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因采用风能、太阳能发电而导致电解制氢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并且还能避免消耗常规电能,大幅降低电解制氢成本、提高电解效率,延长电解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装置的稳定性和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86923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587001.X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33 , Y02P2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耦合CO资源化利用的制氢储能装置,包括发电单元、制氢单元、控制单元、及设置有CO进口和燃料进口的可逆SOFC,发电单元的电输出端分别与制氢单元和可逆SOFC的电输入端相连接,可逆SOFC的电输出端与制氢单元相连,控制单元可根据发电单元的发电量、制氢单元电解所需的用电量和可逆SOFC电解所需的用电量来控制发电单元的电能输出、制氢单元的电能输入、可逆SOFC的电能输出/输入。本发明的装置不仅储备了可再生能源,还实现了CO的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因采用风能、太阳能发电而导致电解制氢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并且还能避免消耗常规电能,大幅降低电解制氢成本、提高电解效率,延长电解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电解装置的稳定性和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114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0835222.4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循环工艺,属于燃料电池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循环工艺,使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上设置有热源液体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上设置有换热装置。本发明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循环工艺有利于将燃料电池的热能回收利用,能量转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71478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35185.7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M8/04029 , H01M8/0432 , H01M8/04701 , H01M8/040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 H01M8/04029 , H01M8/04074 , H01M8/0432 , H01M8/04358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储能系统中的热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所述热控制方法,依次包括,S1、电解水生产氢气的步骤;S2、储存所述氢气的步骤;S3、释放所述氢气的步骤;S4、利用所述氢气发电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步骤S1、S2、S4中的任一步或多步释放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提供给步骤S3。利用所述热控制方法和相应的控制系统充分调控了制氢、储氢和氢发电各子系统间的热量供需关系,提高了氢储能系统的热量利用率,而且通过及时调控各子系统间的热量供需关系,保证了氢储能系统的稳定有序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42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42892.9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M8/10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 H01M8/10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包括将聚合物膜置于卷轴上形成聚合物膜的传输带,所述卷轴驱动所述聚合物膜朝预定方向输送并进行收卷;在所述聚合物膜平面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对所述模板加压加热,在所述聚合物膜表面形成阵列图案;在所述聚合物膜两侧形成催化剂层;将所述聚合物膜切片,并进行封边处理。所述的膜电极是一次成型,具有高效有序的气体、电子及离子传质通道,有效地降低了接触电阻,提高了电极和电解质的结合能力;催化剂直接包覆于有序化的结构表层,提高了催化比表面积,降低了催化剂用量。并且,所述的膜电极的制备工艺,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