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具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956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7457.8

    申请日:2012-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29/2212 F21S8/04 F21V21/30 F21Y2115/10

    Abstract: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散热器、端盖及发光模块,所述散热器包括一底座及自底座一表面延伸的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片,该底座及散热片通过挤制一体成型,所述端盖对接于该散热器沿散热片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发光模块包括贴设在所述底座的另一表面上的电路板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若干发光二极管,所述电路板沿所述散热片的延伸方向排布,该散热器沿散热片的延伸方向的长度根据电路板的排布的长度匹配裁截相应尺寸。实际应用中根据发光需求排布一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然后挤制成型相应尺寸的散热器与该发光模块相匹配,散热器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限定长度,无需设计单一尺寸的模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造方法。

    发光二极管灯具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2955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7155.0

    申请日:2012-08-27

    Abstract: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表面的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和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基板的中间位置。第二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基板的边缘位置且环绕第一发光二极管设置。基板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包括入光面、反射面以及出光面。入光面覆盖在第二发光二极管之上。反射面设置在靠近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一侧。出光面设置在远离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一侧。第二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从入光面入射,经过反射面反射后,从出光面出射到外界环境。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协同工作使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在满足照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大角度出光的目的。

    发光二极管灯具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63977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25401.X

    申请日:2007-12-21

    Abstract: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灯体及固定于灯体两侧的固定架,所述灯体具有一封闭的收容腔,若干发光二极管模组收容于其内,所述固定架包括枢接于灯体两侧的一固定件及与固定件间隔的二枢接片,在灯体每一侧,固定件及枢接片可分别绕其与灯体的枢接处转动而在不同位置交叉锁定以形成一三角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固定件及枢接片可在不同位置交叉锁定,因此,灯体可以调整其照射角度,固定件与枢接片锁定而形成有三角架结构,灯体安装的稳定性得以确保。

    散热模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2233C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610033730.7

    申请日:2006-02-16

    Abstract: 一种散热模组,包括一传热板、散热器以及至少一热管,该散热器包括与传热板接触的基座及设于基座上的若干散热片,该传热板与散热器相接触的一侧上设有至少一沟槽,该散热器的基座上具有一凹槽,且该凹槽与沟槽对应组合成一通道以容纳热管,该热管包括设于传热板和散热器的基座之间的第一传热段及远离传热板而与散热器接触的第二传热段,基座的面积大于传热板的面积,热管的第一传热段包括一圆弧段及一扁平段,圆弧段容纳于传热板上的沟槽与散热器的凹槽形成的通道内,其扁平段嵌设于散热器基座的凹槽内、伸出传热板的沟槽与散热器的基座的凹槽形成的通道之外且具有一扁平的底面,该扁平段的底面与基座的底面共面。

    散热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41865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610062525.3

    申请日:2006-09-08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基座、设于该基座上的若干散热片,该基座包括一第一导热板,上述的散热片设于第一导热板的一侧表面。其中,该基座还包括设于该第一导热板的另一侧表面上的一第二导热板,该第二导热板的宽度小于第一导热板的宽度,该散热装置还包括嵌设于该第二导热板底面并伸出于该第二导热板侧向、并延伸至第一导热板的一热管。本发明述散热装置中将热管嵌设于第二导热板底面,既可一与电子元件直接接触,又可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快速而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座上,故本发明散热装置与传统散热装置相比,散热性能有较大提升。

    散热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41865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610062525.3

    申请日:2006-09-08

    Abstract: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基座、设于该基座上的若干散热片,该基座包括一第一导热板,上述的散热片设于第一导热板的一侧表面。其中,该基座还包括设于该第一导热板的另一侧表面上的一第二导热板,该第二导热板的宽度小于第一导热板的宽度,该散热装置还包括嵌设于该第二导热板底面并伸出于该第二导热板侧向、并延伸至第一导热板的一热管。本发明述散热装置中将热管嵌设于第二导热板底面,既可一与电子元件直接接触,又可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快速而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座上,故本发明散热装置与传统散热装置相比,散热性能有较大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