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434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270253.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其包括主隧洞结构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隧洞结构体一端的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所述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与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相连通,其中,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的衬砌以及所述分支隧洞结构体的衬砌均具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模筑钢筋混凝土层、喷射混凝土层和锚杆支护结构,所述喷射混凝土层与所述模筑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本发明的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能够解决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建设安全、运营安全问题,同时能够满足对地下中子能电站的退役和废料处置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343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270253.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其包括主隧洞结构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隧洞结构体一端的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所述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与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相连通,其中,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的衬砌以及所述分支隧洞结构体的衬砌均具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模筑钢筋混凝土层、喷射混凝土层和锚杆支护结构,所述喷射混凝土层与所述模筑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本发明的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能够解决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建设安全、运营安全问题,同时能够满足对地下中子能电站的退役和废料处置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89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44758.7
申请日:2020-06-15
IPC: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08 , C21C7/06 , C21C7/064 , C21D8/06 , C21D1/26 , B21C37/04 ,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PR锚索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其中,所述NPR锚索材料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4~0.8%,Mn:15~22%,Al:1-5%,NPR晶体:0~1%,Ni:0~0.3%,Si:0~0.3%,S:0~0.001%,P:0~0.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的NPR锚索材料及其生产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锚索材料本身不能适应冲击力作用下围岩的瞬间大变形,在受到冲击荷载作用下瞬间达到其屈服强度而失去承载防护能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1728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70105.7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地下中子能电站位于地下硐室中,其包括:中子源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一端,中子源系统具有用于发射离子的离子束管;能量产生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下方,能量产生系统具有放置堆芯的反应容器,反应容器与离子束管之间密封连接有耦合结构;发电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另一端,发电系统与能量产生系统相连;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另一端,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分别与能量产生系统、发电系统相连。本发明的地下中子能电站,能充分利用燃料进行供电和供热,其燃料利用率高,该地下中子能电站位于地下,呈长条形布置,其关键设备小型化,能永久封存燃料,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4172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810270105.7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地下中子能电站位于地下硐室中,其包括:中子源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一端,中子源系统具有用于发射离子的离子束管;能量产生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下方,能量产生系统具有放置堆芯的反应容器,反应容器与离子束管之间密封连接有耦合结构;发电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另一端,发电系统与能量产生系统相连;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另一端,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分别与能量产生系统、发电系统相连。本发明的地下中子能电站,能充分利用燃料进行供电和供热,其燃料利用率高,该地下中子能电站位于地下,呈长条形布置,其关键设备小型化,能永久封存燃料,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8570131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0440335.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地下中子能电站位于地下硐室中,其包括:中子源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一端,中子源系统具有用于发射离子的离子束管;能量产生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下方,能量产生系统具有放置堆芯的反应容器,反应容器与离子束管之间密封连接有耦合结构;发电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另一端,发电系统与能量产生系统相连;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其位于地下硐室的另一端,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分别与能量产生系统、发电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地下中子能电站,能充分利用燃料进行供电和供热,其燃料利用率高,该地下中子能电站位于地下,呈长条形布置,其关键设备小型化,能永久封存燃料,安全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06434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436518.3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其包括主隧洞结构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隧洞结构体一端的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所述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与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相连通,其中,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的衬砌以及所述分支隧洞结构体的衬砌均具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模筑钢筋混凝土层、喷射混凝土层和锚杆支护结构,所述喷射混凝土层与所述模筑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能够解决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建设安全、运营安全问题,同时能够满足对地下中子能电站的退役和废料处置的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