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3434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0270253.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其包括主隧洞结构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隧洞结构体一端的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所述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与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相连通,其中,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的衬砌以及所述分支隧洞结构体的衬砌均具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模筑钢筋混凝土层、喷射混凝土层和锚杆支护结构,所述喷射混凝土层与所述模筑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本发明的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能够解决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建设安全、运营安全问题,同时能够满足对地下中子能电站的退役和废料处置的要求。

    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97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395858.5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该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包括: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获得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和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从多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以提高选址评估效率,推进清洁能源的安全发展。

    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余热采集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4385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70228.0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其用于采集所述地下中子能电站运营过程中的余热,所述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包括:主发电系统余热采集利用回路,其具有与所述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发电系统相连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一热阱相连,所述发电系统与所述地下中子能电站的能量产生系统相连;屏蔽结构余热采集利用回路,其具有依次相连的换热管、第二换热器和第二热阱,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能量产生系统的外周侧。本发明能解决地下中子能电站运营过程中余热的采集利用问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核设施的安全运行。

    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9744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395858.5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及系统。该地下中子能电站选址方法包括:获取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评价值和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每个排名对应的人数,计算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根据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对应的多个评价条件,获得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根据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权重和每个待选厂址的每项相关地质因素的评价值,计算每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从多个待选厂址的综合评价值中选取最大值,将最大值对应的待选厂址作为地下中子能电站地址,以提高选址评估效率,推进清洁能源的安全发展。

    地下中子能电站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314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270558.X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现场数据监测元件系统、至少一数据采集控制模块、至少一信号传输系统及至少一远程终端系统;现场数据监测元件系统,测量不同测点的状态数据;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采集状态数据,接收远程终端系统反馈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向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子系统发出具体动作指令;信号传输系统,接收状态数据,并将状态数据输出给远程终端系统;远程终端系统,连接信号传输系统,用于接收状态数据,并根据状态数据进行下一时段状态预测及安全性预报。本发明能够解决地下中子能电站结构体系的热、水、力和化学状态的监测问题,依据监测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预测,可及时反馈控制信号,进而确保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安全。

    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343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270253.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其包括主隧洞结构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隧洞结构体一端的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所述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与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相连通,其中,所述主隧洞结构体的衬砌以及所述分支隧洞结构体的衬砌均具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模筑钢筋混凝土层、喷射混凝土层和锚杆支护结构,所述喷射混凝土层与所述模筑钢筋混凝土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本发明的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结构体系,能够解决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建设安全、运营安全问题,同时能够满足对地下中子能电站的退役和废料处置的要求。

    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抗震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014532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02941.0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抗震体系,涉及地下能源结构和地质封存技术领域,其中,地下中子能电站包括主隧洞结构体和连接在所述主隧洞结构体一端的至少一个分支隧洞结构体,主隧洞结构体由两个以上的主隧洞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相邻的两个主隧洞单元的衬砌之间、分支隧洞体的衬砌与其相邻的主隧洞单元的衬砌之间均设置有抗震缝结构,主隧洞单元的衬砌外和分支隧洞结构体的衬砌外均包覆有减震层。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抗震体系,能够为地下中子能电站提供切实可行、安全度高的抗震设防,保证地下中子能电站中设备的安全运作。

    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防核素迁移屏障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3086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270529.3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防核素迁移屏障体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地下硐室下部的人工屏障结构体,所述人工屏障结构体具有底壁、周侧壁及顶壁,所述底壁、所述周侧壁及所述顶壁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底壁、所述周侧壁及所述顶壁均具有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铅粉混凝土层、粘土层和钢筋混凝土层;注浆层,其围设在所述人工屏障结构体的外侧;围岩层,其位于所述注浆层的外侧,所述围岩层具有围岩厚度。本发明的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防核素迁移屏障体及其施工方法,能有效防止地下中子能电站全寿命过程中核素的扩散和迁移,同时能实现与外界的能量交换。

    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余热采集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154436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20440503.4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下中子能电站的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其用于采集所述地下中子能电站运营过程中的余热,所述余热采集利用系统包括:主发电系统余热采集利用回路,其具有与所述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发电系统相连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一热阱相连,所述发电系统与所述地下中子能电站的能量产生系统相连;屏蔽结构余热采集利用回路,其具有依次相连的换热管、第二换热器和第二热阱,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能量产生系统的外周侧。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地下中子能电站运营过程中余热的采集利用问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核设施的安全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地下中子能电站监测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672015U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20435936.0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何满潮

    Abstract: 一种地下中子能电站监测系统,包括:现场数据监测元件系统、至少一数据采集控制模块、至少一信号传输系统及至少一远程终端系统;现场数据监测元件系统,测量不同测点的状态数据;数据采集控制模块,采集状态数据,接收远程终端系统反馈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向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子系统发出具体动作指令;信号传输系统,接收状态数据,将状态数据输出给远程终端系统;远程终端系统,连接信号传输系统,用于接收状态数据,并根据状态数据输出下一时段状态预测结果及安全性预报结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地下中子能电站结构体系的热、水、力和化学状态的监测问题,依据监测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预测,可及时反馈控制信号,进而确保地下中子能电站的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