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基板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84986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780025186.4

    申请日:2007-05-28

    Inventor: 中野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子迁移率特性获得改善的更高性能的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基板具有电子移动的通道层以及位于通道层的前侧和背侧的外延层,并且,位于通道层的背侧的外延层中每单位面积的p型载流子浓度总量A(/cm2)、位于通道层的前侧的外延层中每单位面积的p型载流子浓度总量B(/cm2)满足下式(1)。0<A/B≤3.5(1)。在此,A=(位于通道层的背侧的外延层中含有的活性状态的受主杂质提供的总p型载流子浓度)×(位于背侧的外延层的总厚度),B=(位于通道层的前侧的外延层中含有的活性状态的受主杂质提供的总p型载流子浓度)×(位于前侧的外延层的总厚度)。

    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4986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80025186.4

    申请日:2007-05-28

    Inventor: 中野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子迁移率特性获得改善的更高性能的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基板具有电子移动的通道层以及位于通道层的前侧和背侧的外延层,并且,位于通道层的背侧的外延层中每单位面积的p型载流子浓度总量A(/cm2)、位于通道层的前侧的外延层中每单位面积的p型载流子浓度总量B(/cm2)满足下式(1)。0<A/B≤3.5(1)。在此,A=(位于通道层的背侧的外延层中含有的活性状态的受主杂质提供的总p型载流子浓度)×(位于背侧的外延层的总厚度),B=(位于通道层的前侧的外延层中含有的活性状态的受主杂质提供的总p型载流子浓度)×(位于前侧的外延层的总厚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