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镓系外延结晶、其制造方法及场效应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CN101611479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880004951.9

    申请日:2008-0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462 H01L29/2003 H01L29/77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镓系外延结晶、其制造方法及场效应晶体管。氮化镓系外延结晶包含衬底基板和(a)~(e)层,并且为了电连接第一缓冲层与p传导型半导体结晶层,将包含氮化镓系结晶的连接层配置在非氮化镓系的绝缘层的开口部,所述(a)~(e)层为:(a)栅极层;(b)包括与栅极层的衬底基板侧界面相接的通道层的高纯度的第一缓冲层;(c)配置在第一缓冲层的衬底基板侧的第二缓冲层;(d)配置在第二缓冲层的衬底基板侧且其一部分具有开口部的非氮化镓系的绝缘层;以及,(e)配置在绝缘层的衬底基板侧的p传导型半导体结晶层。

    Ⅲ-Ⅴ族氮化物半导体基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2850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780008086.0

    申请日:2007-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基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I-1)~(I-6):(I-1)在衬底基板上配置无机粒子;(I-2)以无机粒子为蚀刻掩模,干法蚀刻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凸部;(I-3)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外延生长掩模用的被膜;(I-4)去除无机粒子形成衬底基板的露出面;(I-5)在衬底基板的露出面上生长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I-6)将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与衬底基板分离。此外,本发明的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II-1)~(II-7):(II-1)在衬底基板上配置无机粒子;(II-2)以无机粒子为蚀刻掩模,干法蚀刻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凸部;(II-3)去除无机粒子;(II-4)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外延生长掩模用的被膜;(II-5)去除凸部的顶部的被膜形成衬底基板的露出面;(II-6)在衬底基板的露出面上生长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II-7)将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与衬底基板分离。

    自支撑衬底、其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发光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0472718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680008951.7

    申请日:2006-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自支撑衬底、其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发光元件。自支撑衬底包括半导体层和无机粒子,并且无机粒子被包含在半导体层中。自支撑衬底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的工序(a)~(c)。(a)在衬底上配置无机粒子的工序、(b)生长半导体层的工序、(c)将半导体层与衬底分离的工序。另外,自支撑衬底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以下的工序(s1)、(a)、(b)及(c)。(s1)在衬底上生长缓冲层的工序、(a)在缓冲层上配置无机粒子的工序、(b)生长半导体层的工序、(c)将半导体层与衬底分离的工序。半导体发光元件包括所述的自支撑衬底、传导层、发光层及电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