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境因子的动物通行热区的评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46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2949.7

    申请日:2011-12-15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中缺乏动物基础资料时采用的一种基于生境因子的动物通行热区的评判方法。其能够综合考虑区域关键野生动物对生境特征需求从公路沿线地形、植被、资源和人为干扰共4个主要生境因子评价沿线动物的生境质量,评价采用沿公路路线方向计算不同段落生境综合评价分值,再对不同段落分值统计并排序,将公路全线划分为不适宜路段、边缘路段、一般路段、适宜路段4种等级,将等级区间为“适宜路段”处判定为动物通行热区。该方法可综合两种以上动物的生境需求,还可纳入公路设计因素,从而适用于公路建设前或改扩建中野生动物敏感生境保护、通道选择与公路设施优化,成为一种具有实用及进步的新方法,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基于生境因子的动物通行热区的评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4608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110422949.7

    申请日:2011-12-15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中缺乏动物基础资料时采用的一种基于生境因子的动物通行热区的评判方法。其能够综合考虑区域关键野生动物对生境特征需求从公路沿线地形、植被、资源和人为干扰共4个主要生境因子评价沿线动物的生境质量,评价采用沿公路路线方向计算不同段落生境综合评价分值,再对不同段落分值统计并排序,将公路全线划分为不适宜路段、边缘路段、一般路段、适宜路段4种等级,将等级区间为“适宜路段”处判定为动物通行热区。该方法可综合两种以上动物的生境需求,还可纳入公路设计因素,从而适用于公路建设前或改扩建中野生动物敏感生境保护、通道选择与公路设施优化,成为一种具有实用及进步的新方法,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及铺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9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105754.2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公路路堑边坡储水式生态排水沟及铺设方法,涉及边坡生态防护的领域,本装置包括位于边坡上的截水沟本体,所述截水沟本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种植槽本体,所述种植槽本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气隔水层,所述种植槽本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连通口,所述种植槽本体与截水沟本体之间设置有止渗阀。本发明通过黄土高原区公路边坡既缺水又需水的特点,将种植槽本体与截水沟本体相结合,将种植槽本体设置在截水沟本体里,在满足截水沟本体排水的同时,利用种植槽本体蓄续存雨水,为乔灌木的生长截留更多水分,形成多元化的生态群落结构,避免了单纯草本群落不耐旱易退化的风险,也解决了黄土高原区公路边坡群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种草皮保护利用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16652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610547930.8

    申请日:2016-07-12

    Abstract: 一种草皮保护利用方法,其是在草皮保护利用规划设计中,根据自然植被类型与覆盖度划定草皮保护级别,根据降雨、温度与土壤因素划定植被可恢复级别,再进行现场调查复核前述两个级别级别,叠加划分若干生态控制段落,在每个生态控制段落内,根据植被类型与覆盖度确定草皮起挖工艺,根据公路工程施工进度与草皮利用的时间间隔选择成堆堆放、成层堆放、骨架分层假植三种保护工艺,根据风蚀、水蚀特征与扩繁系数确定棋盘式、井字格与条带式三种铺植模式,以实现草皮保护与利用规划、贮存、利用的科学统一,使生态效益发挥最佳,更适于应用。

    建筑用混凝土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3978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42876.4

    申请日:2013-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步骤为将纳米粘土、硼砂、减水剂以及拌合水混合放入柱体容器中,于超声破碎机中超声破碎直至全部溶解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与高钙粉煤灰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即得到建筑用混凝土胶凝材料,该胶凝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高钙粉煤灰;拌合水;纳米粘土;硼砂;减水剂,高钙粉煤灰中含有氧化钙的重量大于10%且小于28%。本发明生产方便、操作性强、科学配伍、强度高、有效解决粉煤灰污染环境、危害生态、浪费资源的问题。

    加入建筑用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混凝土

    公开(公告)号:CN10474394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31922.0

    申请日:2013-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入建筑用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混凝土,其混凝土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建筑用混凝土胶凝材料1000份;砂子1000-2500份;石子1500-4000份;其中建筑用混凝土胶凝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分别为:高钙粉煤灰1000-4000份;拌合水100-1600份;纳米粘土10-30份;硼砂5-80份;减水剂10-80份,高钙粉煤灰中含有氧化钙的重量大于10%且小于28%。本发明生产方便、操作性强、科学配伍、强度高、有效解决粉煤灰污染环境、危害生态、浪费资源的问题。

    一种串接式路面径流收集与净化利用的生态种植槽

    公开(公告)号:CN10337106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26015.3

    申请日:2012-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接式路面径流收集与净化利用的生态种植槽,由多个沿公路路线布设的生态种植槽串接而成,每一个生态种植槽由底部与侧面封闭,从上至下的植被层、种植土壤层、渗透净化层、不透水层、支撑层、蓄水层与防渗层构成,多个生态种植槽沿公路纵坡方向从高到低顺序串接,每一高位的生态种植槽蓄水层与低位的生态种植槽的渗透净化层相连接,每个生态种植槽的渗透净化层与蓄水层间安装有倒U型虹吸管,该结构可同时实现路面径流收集、净化、蓄集、自动排导、综合利用的综合功能,适用于暴雨集中,雨量分配不均的地方路侧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路面径流收集处理利用或路面危险品运输泄漏应急管理。

    一种路域受损湿地近自然生态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02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82891.4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路域受损湿地近自然生态修复系统,涉及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进行连接的调节沉淀塘、植被建植坡和近自然湿地;所述调节沉淀塘用于对来水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水质沉淀、吸附过滤和水量调节;所述植被建植坡从高到低依次设置有乔木带、灌木带和草本带,所述植被建植坡用于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演替,并对收集径流进一步净化;所述近自然湿地用于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并通过沉淀过滤‑植物吸收‑基质吸附‑微生物降解等方式实现深度水质修复。本发明能够实现路域受损湿地原位生态修复或异地生态补偿,有助于促进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