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646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2949.7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中缺乏动物基础资料时采用的一种基于生境因子的动物通行热区的评判方法。其能够综合考虑区域关键野生动物对生境特征需求从公路沿线地形、植被、资源和人为干扰共4个主要生境因子评价沿线动物的生境质量,评价采用沿公路路线方向计算不同段落生境综合评价分值,再对不同段落分值统计并排序,将公路全线划分为不适宜路段、边缘路段、一般路段、适宜路段4种等级,将等级区间为“适宜路段”处判定为动物通行热区。该方法可综合两种以上动物的生境需求,还可纳入公路设计因素,从而适用于公路建设前或改扩建中野生动物敏感生境保护、通道选择与公路设施优化,成为一种具有实用及进步的新方法,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64608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110422949.7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中缺乏动物基础资料时采用的一种基于生境因子的动物通行热区的评判方法。其能够综合考虑区域关键野生动物对生境特征需求从公路沿线地形、植被、资源和人为干扰共4个主要生境因子评价沿线动物的生境质量,评价采用沿公路路线方向计算不同段落生境综合评价分值,再对不同段落分值统计并排序,将公路全线划分为不适宜路段、边缘路段、一般路段、适宜路段4种等级,将等级区间为“适宜路段”处判定为动物通行热区。该方法可综合两种以上动物的生境需求,还可纳入公路设计因素,从而适用于公路建设前或改扩建中野生动物敏感生境保护、通道选择与公路设施优化,成为一种具有实用及进步的新方法,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660852U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20114899.7
申请日:2010-01-2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1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结合动物通行与排导水流的利于动物通行的涵洞,其由在传统涵洞基础上砌筑或填筑高出流水水位的供陆栖、水陆两栖类动物通行的通道,通道与水流间设置有隔水板,隔水板与涵洞洞壁间的动物通道由基层材料填充夯实,并在表面模拟自然地表特征,覆盖土壤、沙子、树皮或树叶等材料,通道两端与自然地形顺滑连接。该结构可同时实现导水与供动物通行两方面的综合功能,且互不干扰,能够同时满足水栖、陆栖、水陆两栖类动物的通行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36027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110846794.3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967 , G08G1/01 , G08G1/16 , B60W3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良天气影响高速公路最大容许速度研判方法与系统,属于涂料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交通气象监测站、基于道路线形指标的容许速度计算器、交通气象分析启动模块、停车视距容许速度分析模块、决策视距容许速度分析模块、水滑容许速度分析模块、行驶稳定性容许速度分析模块等结构。本发明基于能见度、路面状态、降雨强度、水膜厚度、风速、路面湿滑系数等交通气象数据,综合考虑停车视距、决策视距、水滑速度和车辆行驶稳定性对速度的影响,获取该路段最大容许速度,大大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11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14107.2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地区滑坡多级预警方法,属于滑坡灾害防控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将待预警区域划分为局部地区单元,然后采集连续多年来的降雨量和滑坡历史数据,划分降雨过程后,形成导致与未导致滑坡的降雨强度、持续时长数据序列;数据序列服从于(0‑1)伯努利分布,计算出参数α、β;根据导致和未导致滑坡降雨量数据序列验证阈值的精度;通过降雨数据序列与阈值相减,得到不同时刻下的差值;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形成差值的概率密度分布,得到不同累积概率条件下的预警曲线,进而形成滑坡局部地区降雨量四级预警。通过本方法构建的降雨阈值能够提高滑坡预警的客观性和准确度,实现滑坡降雨量多级预警,具有可信度高、操作简便、投入少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1014107.2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地区滑坡多级预警方法,属于滑坡灾害防控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将待预警区域划分为局部地区单元,然后采集连续多年来的降雨量和滑坡历史数据,划分降雨过程后,形成导致与未导致滑坡的降雨强度、持续时长数据序列;数据序列服从于(0‑1)伯努利分布,计算出参数α、β;根据导致和未导致滑坡降雨量数据序列验证阈值的精度;通过降雨数据序列与阈值相减,得到不同时刻下的差值;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形成差值的概率密度分布,得到不同累积概率条件下的预警曲线,进而形成滑坡局部地区降雨量四级预警。通过本方法构建的降雨阈值能够提高滑坡预警的客观性和准确度,实现滑坡降雨量多级预警,具有可信度高、操作简便、投入少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6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81387.1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特征工程和LSTM的路表温度短临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对采集到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先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对影响路表温度的气象要素进行重要性排序,选择影响较大的气象要素作为候选特征参数,将候选特征参数依次组合作为模型输入,构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路表温度预测模型,然后利用测试集测试,对比观测值和预测结果,选择效果最佳预测模型,并获得对应的气象要素特征组合,之后进行误差分析。本发明利用了随机森林高效简单、能够分析复杂相互作用特征的能力,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可以更新最优权值和阈值的优点,使模型预测精度高,并对模型迭代更新,保证模型随时间推移的仍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0711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912404.2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E01C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融冰化雪路面的施工方法,该路面从下到上包括下承层、中间层和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罩面层;中间层包括绝缘防水粘结层、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体、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和多个导电模块,每个导电模块外均包裹有绝缘防水粘结层;中间层行车道方向的两侧边缘为一层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绝缘防水粘结层和绝缘防水粘结边缘层之间填充有绝缘密实沥青混凝土填充体;导电模块包括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体和电极模块板,浇筑式导电沥青混凝土体行车道方向的两侧各立有一块电极模块板,电极模块板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本发明避免常规碾压式施工方法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破坏,从而有效保护导电模块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29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306003.7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中力智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B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技术的多节点超长深部位移监测系统,包括:N个多节点加速度传感器单元,其中N>1;N个485数字中继控制单元;无线数据采集发射装置;通过485总线对上述加速度传感器单元和485数字中继控制单元进行连接,对深部钻孔各个点位层位进行三维静态位移测量,所述N个485数字中继器配合控制N个多节点加速度传感器单元,确保供电线路的电流能够通过各个单元的逐次开关,将电流依次传输到各个加速度传感器直至整串传感器的末端,使得485总线能够依次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深部位移多节点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能够长期捕捉深部位移变形测量,且安装简便造价低廉,适合我国国情广泛使用,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93861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159854.4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加固软弱地基的变截面加筋碎石桩施工桩管及工艺。由法兰盘、进料口、上桩管、锁定套筒、下桩管、预制混凝土桩尖、桩管外壁凹槽组成。上桩管的截面半径大于下桩管,上桩管与下桩管通过锁定套筒连接,旋进或旋出锁定套筒上的螺杆可以将上下桩管进行连接或分离;当锁定套筒从桩管上取下时,上桩管可沿下桩管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上下自由滑动;靠近上桩管的顶端设有进料口,用于投放碎石和土工织物袋。采用该桩管进行施工能够避免人工爬管放入土工织物袋的危险,完成的变截面加筋碎石桩有利于桩体强度的全面发挥,加强近桩顶部的侧向约束作用,限制侧向变形,进而提高桩体的承载力,减小桩顶的沉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