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55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59727.6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坡溢洪道溢流面掺气减蚀设施的设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分析当地气象参数、溢洪道体型参数和防空蚀工况,快速评估空蚀风险并确定掺气减蚀设施的布置位置和参数。设计流程包括预测射流水舌的撞击点位置、挑坎和跌坎的设计、通气管的参数计算,以及沿溢流面掺气浓度的评估。该方法能够精确设计掺气减蚀设施,显著提高溢洪道防空蚀设计的科学性和效率,有效减少空蚀破坏风险,为水利工程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7252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1910968716.3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岸坡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包括浮于岸坡边缘的浮舱、用于固定所述浮舱的固定装置及固定在所述浮舱一端的生态浮床;所述浮舱上设有消波组件,所述固定装置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浮舱及所述消波组件,另一端固定至河床土壤内,以固定浮舱的位置;该浮式生态消波护岸在岸坡为软弱地质,不适合修建硬质护岸的情况;通过设置生态与消波组合结构,可以有效的消除波浪对岸坡结构的破坏,尤其是在湖区等浅水区域船舶航行时船行波对岸坡有较强破坏的情况下有更佳效果,此新结构可以不受现有岸坡结构、土壤土质、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203806.6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道进口补水系统、鱼道及补水方法,所述鱼道进口补水系统包括鱼道槽身、伸出所述鱼道槽身并延伸出河岸的斜向鱼道进口、以及穿设于斜向鱼道进口中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连通尾水水流区域;所述鱼道进口补水方法为,在河岸沿岸的鱼道槽身上衔接延伸出河岸的斜向鱼道进口,并于所述斜向鱼道进口上设置补水管,由所述补水管将尾水水流区域的尾水引入斜向鱼道进口,对所述斜向鱼道进口补水。本发明采用该补水系统,能够利用尾水对鱼道进口进行补水,以解决从上游水库直接取水,浪费水资源,降低水力发电效率,且补水涵管线路较长,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0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63144.7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导流屏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横流极值计算方法及应用,属于水利工程枢纽通航水力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可快速计算带导流屏结构的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横流强度,利用来流水力参数、口门区几何参数和导流屏结构设计参数,可以快速精准地计算得到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表面横向流速极值,数据准确,简单易得,能够真实反映出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表面横流强度大小,进而参照标准对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进行判定。通过评估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可实现对导流屏结构参数设计合理性的快速判断,方便工程设计人员在导流屏结构设计中应用,提高导流屏结构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4788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59611.4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限流速比的构建方法及辅助评估口门区通航条件的方法。超限流速比用于表示口门区水流表面纵向流速、横向流速超过限值的程度,定义为超限流速对船舶作用的空间累积与纵向流速限值、横向流速限值在口门区几何尺寸方向上的空间累积之比,口门区水流表面纵向超限流速比、横向超限流速比、,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超限流速比指标充分反映口门区超限流速对船舶的作用,可用于辅助评估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尤其是口门区增设改善工程措施后的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效果。综合利用已有流速极值指标和本发明提出的超限流速比指标,可实现对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全面评估、为合理规划口门区结构布置提供技术支持,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20293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02970.X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鱼道进口的旋转式闸门,其中,包括固定于鱼道进口底部河床上的闸基槽、在闸基槽进口方向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的立轴、在立轴上设有中间带轴套的闸板和在立轴上设有连接闸板的连接机构,及在连接机构上设有控制闸板转动的控制设备。本发明具有施工简单、运行可靠,使用方便和原理简单易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82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02852.0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陆域施工方法和山体施工方法,包括引航道、输水廊道、取水口、隔流堤和浮式导堤,所述输水廊道沿着引航道设置,所述输水廊道的一端船闸上闸首相接且另一端与取水口相接,所述取水口设置在岸沿上,所述隔流堤设置在取水口和引航道之间,所述浮式导堤接设于隔流堤靠近取水口岸口一端。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将取水口布置在岸域,可采用施工围堰等措施实现干地施工,从而降低施工难度、节约工程投资,同时,该取水方式可避免船闸灌水波对引航道水域的干扰,引航道最大波高可降低50%~70%,同时可避免引航道内出现泡漩水、回流等不良流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982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02852.0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陆域施工方法和山体施工方法,包括引航道、输水廊道、取水口、隔流堤和浮式导堤,所述输水廊道沿着引航道设置,所述输水廊道的一端船闸上闸首相接且另一端与取水口相接,所述取水口设置在岸沿上,所述隔流堤设置在取水口和引航道之间,所述浮式导堤接设于隔流堤靠近取水口岸口一端。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将取水口布置在岸域,可采用施工围堰等措施实现干地施工,从而降低施工难度、节约工程投资,同时,该取水方式可避免船闸灌水波对引航道水域的干扰,引航道最大波高可降低50%~70%,同时可避免引航道内出现泡漩水、回流等不良流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93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36443.1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引航道下游弯道处的导流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导流栅结构由多个导流栅单元相连形成;所述一个导流栅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底墩、隔沙墩和引流栅;所述底墩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隔沙墩设置于底墩上,隔沙墩纵剖面呈直角梯形,靠引航道侧为直角,靠河道侧呈斜面;所述引流栅设置于隔沙墩上。本发明的导流栅结构适用于船闸下游引航道有急弯且引航道外侧有浅滩,高程显著高于引航道,浅滩开挖量过大或不便开挖的地形,导流栅结构能有效解决这类特殊地形造成的工程问题。导流栅的作用是避免斜流和泥沙输运的危害,保证船闸引航道正常通航,保证上游水位、流态正常,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49359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553987.9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碟形砼块护底软体排,包括排垫和压载体,所述压载体为碟形砼块,所述碟形砼块采用空心圆台结构,所述空心圆台结构的侧壁倾斜角小于等于45°,在所述空心圆台结构的侧壁上设有系条穿孔,所述碟形砼块采用系条系接在所述排垫上。本发明通过采用具有中空结构的碟形砼块作为压载体,在使用期间,在系碟形砼块护底软体排附近,由于紊流作用加上碟形砼块的中空结构,悬移运动的泥沙容易进入压载体内累积,并在其内部营造良好的流速梯度和泥沙环境,为水生生物提供了天然的庇护场所,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河流健康;同时本发明能够节省工程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掀稳定性和抗滑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