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文地貌变化关键因素贡献度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907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1202421.1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水文地貌变化关键因素贡献度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两次实测所得河道地形资料,确定研究河段的河床冲淤总量ΔS;确定研究河段区间支流输入泥沙量Sq和干流河床自然冲淤补给泥沙量S1;确定研究河段河道采砂量S2,确定驱动研究河段河床变形各因素的贡献度,选定枯水水位和流量分析的保证率P,确定驱动枯水位变化各因素的影响值及贡献度。本发明基于泥沙总量守恒原理,将研究河段当作一个整体,根据研究时段内实测河道地形、邻近水文站水文泥沙、水文站的系列年间特征流量、特征水位变化以及水位流量关系等,确定驱动枯水位变化的流量、采砂和自然冲淤等关键因素的贡献度,为分析河流水文地貌变化关键因素贡献度提供一种新方案。

    一种矩形断面明渠水力最优断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503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459238.0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断面明渠水力最优断面设计方法,以最大流量模数原理为理论基础,在计算过程中以水流连续性方程、水流阻力方程以及推移质输沙率为控制方程,通过迭代计算的方法,综合考虑了矩形断面明渠内泥沙输运与床面变形对渠道过水断面大小与形状的影响,通过引入水力学中的物理量—流量模数K,全面考虑实际渠道内水流阻力大小对其水流通过能力的影响,是一种基于最大流量模数原理的矩形断面人工明渠水力最优断面设计方法,解决了以往设计方法中床面粗糙程度取值随意以及无法考虑水流‑泥沙‑河床相互作用的问题,弥补了人工明渠水力最优断面设计方法的理论缺陷。

    一种模拟航道疏浚的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845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238230.8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航道疏浚的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及其模拟方法,一种模拟航道疏浚的离心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模型箱顶部,还包括用于驱动疏浚模拟机构水平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模拟航道疏浚的疏浚模拟机构,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底板上端两侧,疏浚模拟机构位于驱动机构上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各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在与模型箱配套的离心机不停机的情况下,自动模拟航道疏浚施工,从而提高试验工作效率,性能可靠,制作简便,并且可以在真实模拟土和水应力状态的情况下,准确的模拟绞吸船的施工过程,使外加工况模拟的更加真实,为研究航道岸坡的整体稳定性或航道下部的结构物稳定性提供有效参考。

    一种用于分散输水系统侧支孔的折型消能工及其尺寸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62529.X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分散输水系统侧支孔的折型消能工及其尺寸确定方法,涉及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技术领域,其中折型消能工包括立坎和弧形坎,立坎设有两组,两组立坎之间通过弧形坎连接并形成折型结构;本发明通过在分散输水系统闸室两侧出水侧每个出水支孔靠闸室中心线一侧布置折型消能工,能够在有限的布置距离内耗散支孔出流能量,使得每个出水支孔射流转换形成平面上V形的水流流态,相邻出水支孔的出流可碰撞消能,显著减弱紊动局部集中现象,且水流通过弧形坎上的两层第二透水孔与孔边缘摩擦后流速明显减小,能有效分散水平和垂向尺度上的高强度射流,不仅布置成本和维护费用不高,还能满足船舶泊稳条件。

    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陆域施工方法和山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2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02852.0

    申请日:202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陆域施工方法和山体施工方法,包括引航道、输水廊道、取水口、隔流堤和浮式导堤,所述输水廊道沿着引航道设置,所述输水廊道的一端船闸上闸首相接且另一端与取水口相接,所述取水口设置在岸沿上,所述隔流堤设置在取水口和引航道之间,所述浮式导堤接设于隔流堤靠近取水口岸口一端。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将取水口布置在岸域,可采用施工围堰等措施实现干地施工,从而降低施工难度、节约工程投资,同时,该取水方式可避免船闸灌水波对引航道水域的干扰,引航道最大波高可降低50%~70%,同时可避免引航道内出现泡漩水、回流等不良流态。

    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陆域施工方法和山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2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02852.0

    申请日:202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陆域施工方法和山体施工方法,包括引航道、输水廊道、取水口、隔流堤和浮式导堤,所述输水廊道沿着引航道设置,所述输水廊道的一端船闸上闸首相接且另一端与取水口相接,所述取水口设置在岸沿上,所述隔流堤设置在取水口和引航道之间,所述浮式导堤接设于隔流堤靠近取水口岸口一端。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船闸旁侧取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将取水口布置在岸域,可采用施工围堰等措施实现干地施工,从而降低施工难度、节约工程投资,同时,该取水方式可避免船闸灌水波对引航道水域的干扰,引航道最大波高可降低50%~70%,同时可避免引航道内出现泡漩水、回流等不良流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