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3219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26223.X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引江济淮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大孔隙生态框格结构,采用矩形框结构,孔隙率为45~55%,所述矩形框结构是采用预制构件拼接而成的,所述预制构件包括矩形杆件和正方形角部连接块,所述矩形框结构的边框是由所述矩形杆件构成的,相邻两根所述矩形杆件采用所述正方形角部连接块连接,在所述正方形角部连接块的中部设有中空结构,在所述正方形角部连接块的四个侧面中部各设有一个卯槽,在所述矩形杆件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榫头,所述榫头与所述卯槽吻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装配式大孔隙生态框格结构的边坡防护结构。本发明能够兼顾结构生态效果和施工便利性,特别适用于非平地边坡、无法采用机械化施工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214573720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442559.5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引江济淮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大孔隙生态框格结构,采用矩形框结构,孔隙率为45~55%,所述矩形框结构是采用预制构件拼接而成的,所述预制构件包括矩形杆件和正方形角部连接块,所述矩形框结构的边框是由所述矩形杆件构成的,相邻两根所述矩形杆件采用所述正方形角部连接块连接,在所述正方形角部连接块的中部设有中空结构,在所述正方形角部连接块的四个侧面中部各设有一个卯槽,在所述矩形杆件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榫头,所述榫头与所述卯槽吻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装配式大孔隙生态框格结构的边坡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兼顾结构生态效果和施工便利性,特别适用于非平地边坡、无法采用机械化施工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5413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26946.X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巢砖,该鱼巢砖为横截面呈工字形的块体,四个角部各为一个咬合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咬合齿槽,每个所述咬合齿槽内能够咬合上下并列布置的两个咬合齿,所述鱼巢砖设有上下两层结构,在上层结构的中部设有若干迎水孔洞,在下层结构的中部设有一个背水槽,所述背水槽和所述迎水孔洞是连通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鱼巢砖的水下生态护岸结构,所述鱼巢砖上下成行设置,左右相邻的两行所述鱼巢砖交错布置,且交错布置的两块鱼巢砖相邻的两个咬合齿互相咬合,在每个所述咬合齿槽内咬合有上下并列的两个咬合齿。本发明能够满足护岸结构关于稳定性、生态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4573731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441067.4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巢砖,该鱼巢砖为横截面呈工字形的块体,四个角部各为一个咬合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咬合齿槽,每个所述咬合齿槽内能够咬合上下并列布置的两个咬合齿,所述鱼巢砖设有上下两层结构,在上层结构的中部设有若干迎水孔洞,在下层结构的中部设有一个背水槽,所述背水槽和所述迎水孔洞是连通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鱼巢砖的水下生态护岸结构,所述鱼巢砖上下成行设置,左右相邻的两行所述鱼巢砖交错布置,且交错布置的两块鱼巢砖相邻的两个咬合齿互相咬合,在每个所述咬合齿槽内咬合有上下并列的两个咬合齿。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护岸结构关于稳定性、生态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9343039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198108.0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膨胀土段的生态岸坡防护结构,涉及膨胀土河段护坡技术领域,包括:水泥改性土层、种植土层留存结构和种植土层,水泥改性土层为对岸坡表面以下一层膨胀土层进行换填水泥改性土而成;种植土层留存结构包括多个框格单元本体,框格单元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上下贯通,各框格单元本体呈多排铺设于水泥改性土层上,相邻两排的防护单元本体交错设置,每一排的框格单元本体间隔铺排;种植土层填充于种植土层留存结构,兼顾工程安全性与生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7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1065865.2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丁坝式进鱼口,属于水利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上游挡水墙,补水喷嘴和人工鱼礁;所述的上游挡水墙布置在鱼道进口上游,上游挡水墙起始端与进鱼口上游边墙之间通过连接轴和液压支杆相互连接;进鱼口内部设有补水喷嘴,补水喷嘴通过管道连接至电站上游进行高水头直接供水;在上游挡水墙遮蔽范围内,设置多孔鱼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提出了采用鱼类保标性诱鱼的装置;上游挡水墙可自由调节角度,在浮力作用和机械作用下易于调整;本发明补水装置及鱼礁的设置,增强了进鱼口的诱鱼能力,有利于改善过鱼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729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65865.2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B8/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丁坝式进鱼口,属于水利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上游挡水墙,补水喷嘴和人工鱼礁;所述的上游挡水墙布置在鱼道进口上游,上游挡水墙起始端与进鱼口上游边墙之间通过连接轴和液压支杆相互连接;进鱼口内部设有补水喷嘴,补水喷嘴通过管道连接至电站上游进行高水头直接供水;在上游挡水墙遮蔽范围内,设置多孔鱼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提出了采用鱼类保标性诱鱼的装置;上游挡水墙可自由调节角度,在浮力作用和机械作用下易于调整;本发明补水装置及鱼礁的设置,增强了进鱼口的诱鱼能力,有利于改善过鱼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4150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97554.4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样分割器,涉及土工试验设备技术领域。该土样分割器包括底座、切割摆动座和切割刀,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待切割土样的土样放置槽,切割摆动座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土样切割单元,切割刀设置在切割摆动座远离土样放置槽的一侧,切割刀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切割刀设置在两个土样切割单元之间。对于可塑及可塑状态以下的土样,利用切割摆动座下压,并排设置的多个土样切割单元对土样进行切取,可以一次性将土样分割成若干个相同厚度的土饼,对于可塑状态以上的土样,利用切割刀进行切割,可节省切土时间、提高土样分割质量、提高开样工作效率、有效避免对试验土样的扰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试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20088912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1236517.1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设工程档案文件管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储存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储存箱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吹风机,所述储存箱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风机,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风管,吸风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风罩,起到了吸风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的对内部的空气进行抽风,进而可以防止湿气堆积,提高了文件保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9996980U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21236598.5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29/22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设工程项目材料扫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含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的四周均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可方便装置移动,无需对材料进行抬放,较为省力,通过设置扫描探测机构,可对材料进行扫描检测,通过设置第二调节机构,可对扫描探测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可对扫描探测机构的位置进一步调节,从而方便对材料进行全方位检测,解决了传统的建筑工程材料扫描检测装置不便于定位固定,多为手持操作,对于较大的材料使用则较为费力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