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马铃薯试管苗PVS病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3935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87562.6

    申请日:2015-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除马铃薯试管苗PVS病毒的方法,通过将预处理试管苗的茎尖进行剥离后,以茎尖向上、切面向下的方向置于茎尖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在温度22±2℃、光照时间12h~15h/d、光照强度2000~3000lx条件下,将茎尖培养40~50d,期间,将长度0.5cm以上的茎尖苗转接到MS培养基中,将未分化的茎尖愈伤组织或长度小于0.5cm的小苗继续转接到茎尖培养基中培养;最后对茎尖成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保留合格的茎尖成苗,整个周期120~180d即可获得不带PVS的马铃薯种苗。本发明PVS病毒脱除率高,适用于对马铃薯品种资源脱除PVS病毒的批量操作,一次性即可获得合格种苗,避免重复劳动,脱毒率高,脱毒效果稳定,降低检测成本。

    一种马铃薯低纬高原组培苗大田移栽繁育原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247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81767.0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一种马铃薯低纬高原组培苗大田移栽繁育原种的方法,包括建育苗池、科学配制育苗基质、组培苗栽植、组培苗育苗药肥管理、组培苗移栽大田、田间管理、晚疫病防控、原种收获等步骤;本方法结合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特性,科学合理的配制育苗基质、控制育苗生长条件,采用连基质移栽定植,通过严格把控栽植和移苗时间、种植方式等技术条件,有效提高种苗成活率和提高生长势,克服“用组培苗繁育原原种,再用原原种繁育原种”或者用“组培苗直接定大田繁育种薯”的缺点及问题,有效提高马铃薯种薯繁育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设施建设投入和生产成本,是一种操作程序简单、省工、省力的实用种薯繁育技术,适合在西南山区高海拔推广应用。

    一种马铃薯水培苗促生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2360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410520910.2

    申请日:201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水培苗促生根方法,取出脱毒试管苗,将脱毒苗根系及茎段下端约5mm完全剪除,保留上部茎段和叶片;选择厚度5mm的泡沫板,根据盛放营养液的容器规格裁剪大小,按照间距4cm×4cm大小打孔后备用;本处理使用1/2MS培养基,将MS培养基稀释一倍后既得;将处理好的试管苗插入泡沫板孔隙,茎段下端约1cm放入配制好的生根营养液中即可;水培生根环境条件为气温20‑22℃,水温18‑20℃,空气湿度20%‑40%,白天散光照射,避免阳光直射,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季节基本符合该环境条件。本发明节省了缓苗时间、提高了成活率。

    一种冬季马铃薯实生种子日光温室育苗移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0547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225440.2

    申请日:201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冬季马铃薯实生种子日光温室育苗移栽方法。将当年采收的实生种子,经休眠打破、催芽等,在冬季进行实生种子育苗和移栽,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准备,(2)种子休眠打破,(3)催芽,(4)播种,(5)苗床管理,(6)营养钵准备,(7)移栽,(8)移栽后的管理,(9)适时收获。本方法的优点是:①有效打破当年采收马铃薯实生种子的休眠,使当年采收的实生种子发芽率达80%以上;②在日光温室内使用小拱棚控制温度和湿度,有效防止低温冷害;③移栽前浇透水,减少移栽过程中对幼苗根系的损伤,使实生苗移栽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④解决了马铃薯实生种子当年采收当年应用难题,较常规方式可以缩短育种周期1~1.5年,加快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利用。

    一种促进薯类作物茎叶快速生长的叶面肥

    公开(公告)号:CN102627491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20127.8

    申请日:2012-04-23

    Abstract: 一种促进薯类作物茎叶快速生长的叶面肥,属肥料制造领域。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为促进薯类作物在一些时期(甘薯的育苗期、马铃薯的幼苗期、马铃薯遭遇干旱、霜冻后的恢复期、甘薯大田栽插缓苗期后等)的茎叶快速生长,而设计出的一种叶面肥。该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的成分:0.125~1.5%磷酸二氢铵,0.125%~0.5%蔗糖,0.02%~0.12%的谷氨酸。该叶面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薯类作物茎叶快速生长的需要,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有利于薯类作物充分利用光热水条件,在生产上可作为氮磷肥不足引起的植株生长缓慢的补救措施应用。

    一种基质减量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51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35153.5

    申请日:2025-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质减量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属于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用黑色无纺布覆盖组培苗保证薯块形成部位处于黑暗环境下,对植株进行“前促中控后保”的肥料方案养护管理,实施病害防治管理,原原种多次采收及营养管理,采后处理的步骤。本发明通过马铃薯地下部分处于黑暗状态,结薯位置基质量少,进行多次摘薯及营养管理操作,在不影响根系吸收水肥和植株生长,每次采摘下的种薯水分不多,不影响贮藏质量的基础上,延长马铃薯原原种结薯和采收时间,提高单位面积原原种结薯率。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强,节省基质,减少生产操作工作量且生产效率较高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