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2720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196737.9
申请日:2024-02-22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水稻OsSTP14基因特异性InDel标记的引物及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特异性InDel标记引物包括正向引物OsSTP14‑iF:CGCAATTATTTGACACGG和反向引物OsSTP14‑iR:CGAAGTAGAGGGAGGAGGT。用该特异性InDel标记引物可以通过普通PCR准确筛选结实率较高的水稻种质,对促进水稻高产育种,加速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40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1614054.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属于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为了获得杂交稻种子生产中理想的花粉供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获得雌性败育率100%的雌性核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通过选用不同遗传背景水稻品种(系)与雌性核不育品种(系)进行聚合杂交,结合表型和/或水稻雌性核不育基因FST分子鉴定的方法,选育获得具有性状稳定的优良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复系。通过本选育方法可快速、准确、高效地通过小群体选育获得优良的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复系,可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父本必须单种单收、其种子混杂导致的杂交种纯度不高的问题,为实现父母本混播混种混收全程机械化操作制种技术体系提供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233069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8006.0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1种子纯度的分子鉴定方法及其专用引物,该方法包括扩增模板DNA为叶片,用序列表所示的四对引物对待鉴定水稻的叶片进行PCR扩增,依据电泳结果,即可鉴定出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1种子中杂株数量,准确率为99%以上;还可对混杂株的真实性(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确定杂株的混杂类型,能有效指导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母本保持系、母本育性回复株、籼稻以及籼粳杂交种混杂发生,为制备高纯度的杂交种子提供理论支持。其中一对引物还可以用于水稻材料的籼粳分化鉴定。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不受季节的限制,避免了田间形态鉴定的繁琐程序,鉴定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84530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86444.4
申请日:2012-10-1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异交结实率粳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一)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时动态记录和具有优良花时性状的不育系的选育,(二)对选育的具有优良花时性状的不育系进行繁殖和制种的异交结实调查及产量检验,确定高异交结实率粳稻三系不育系。本发明方法把通常采用花时早、开花相遇、开花集中作为衡量不育系优良花时性状的指标,量化为易掌握的不育系优良花时性状选育指标。这一选育方法能快速有效选育高异交结实率的粳稻三系不育系,所选育的不育系用于杂交粳稻的繁殖和制种,其异交结实率达30%以上,平均产量达200公斤/亩以上。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成本低,选育用时短。
-
公开(公告)号:CN101658129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910094988.1
申请日:2009-09-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 A01H1/04 , C12N15/29 , C07K14/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雌性不育基因FST用于杂交水稻育种的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育种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依照三系或两系法程序繁殖雄性不育系;水稻雌性不育系的繁殖可采用多年生宿根无性繁殖方式完成,或培育条件表达两用型的转基因雌性不育系,通过人工调控FST基因表达使雌性育性恢复,完成自身繁殖;制种时将雄性不育系及雌性不育系种植在同一田块中,花粉受体是雄性不育系,花粉供体是雌性不育系,雌性不育系花粉授给雄性不育系,收获种子为杂交种。本发明同时利用雄性不育(MS)和雌性不育(FS),构建“MS+FS”的制种模式,适宜机械化操作,杜绝了恢复系机械混杂,能加速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0484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196572.5
申请日:2024-02-22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水稻OsHXK3基因特异性InDel标记的引物及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特异性InDel标记引物包括正向引物OsHXK3‑iF:GGGAACAGAGCTGGTAAAT和反向引物OsHXK3‑iR:CGATGAAATGGCTGGAATA。用该特异性InDel分子标记引物可以通过普通PCR准确筛选花粉育性较高的水稻种质,对促进水稻高产育种,加速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96737.9
申请日:2024-02-22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水稻OsSTP14基因特异性InDel标记的引物及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特异性InDel标记引物包括正向引物OsSTP14‑iF:CGCAATTATTTGACACGG和反向引物OsSTP14‑iR:CGAAGTAGAGGGAGGAGGT。用该特异性InDel标记引物可以通过普通PCR准确筛选结实率较高的水稻种质,对促进水稻高产育种,加速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614054.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属于农业和生物技术领域。为了获得杂交稻种子生产中理想的花粉供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获得雌性败育率100%的雌性核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通过选用不同遗传背景水稻品种(系)与雌性核不育品种(系)进行聚合杂交,结合表型和/或水稻雌性核不育基因FST分子鉴定的方法,选育获得具有性状稳定的优良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复系。通过本选育方法可快速、准确、高效地通过小群体选育获得优良的水稻雌性核不育恢复系,可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父本必须单种单收、其种子混杂导致的杂交种纯度不高的问题,为实现父母本混播混种混收全程机械化操作制种技术体系提供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96988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79316.2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2600/13 , C12Q2563/173 , C12Q2565/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滇Ⅰ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PCR鉴别方法。该方法用两对引物atp6‑orf79和LD30组合分别对待检样品进行PCR扩增;同一样品分别用引物atp6‑orf79和引物LD30分别扩增出1592bp和788bp单一条带的,该样品为滇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同一样品分别用引物atp6‑orf79和引物LD30分别扩增,均无扩增条带的,该样品为保持系。本发明方法在水稻种子、苗期即可预期所检材料为可育/败育,不仅在滇Ⅰ型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可缩短育种年限,减少工作量,而且在种子提纯工作中可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快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0776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547147.1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90 , C12N15/8222 , C12Y502/0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亲环素基因OsCYP2的启动子及其应用。该启动子通过采用PCR技术从水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 C.V.Nipponbare)基因组中克隆得到,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启动子驱动GUS基因的表达活性比pACTIN1::GUS、pUBI1::GUS和pCaMV35S::GUS高。该启动子可应用于作物分子改良育种领域以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