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一型三系杂交粳稻不育系的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6894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510759715.X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一型三系杂交粳稻不育系的分子鉴定方法,该方法根据滇一型粳稻不育系细胞质中线粒体基因组中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的恢复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引物(csSPF与csSPR1)和(RFSPF2与RFSPR21),利用这两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根据两对引物的扩增结果,可准确的判定滇一型粳稻不育系,并将之与保持系、恢复系及杂交种区分开,达到高效、快速、准确鉴定不育系的效果。相比于传统技术,本发明设计独到,方法简单,准确率高,能够充分满足目前的发展要求,使得育性基因分子定位更加精确,推动了基因分子鉴定领域的发展。

    一种OsSUT3基因高量表达水稻种质筛选的PCR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89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11592821.3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一种OsSUT3基因高量表达水稻种质筛选的PCR方法,包括待测水稻种质提取总DNA,用引物SUT3‑5’utrF和SUT3‑5’utrR扩增,扩增产物用2.5%的琼脂糖凝胶,溴化乙锭染色,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待测水稻种质的PCR扩增产物为743bp条带,则该水稻种质为OsSUT3基因高量表达的水稻种质;待测水稻种质的PCR扩增产物为712bp条带,则该水稻种质为OsSUT3基因低量表达的水稻种质。本发明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任何一个时期,使用微量DNA样品就可准确快速鉴别水稻种质材料OsSUT3基因表达量的高低,首次开发出与水稻蔗糖转运基因OsSUT3表达量密切相关的InDel标记。

    云南水稻老品种籼粳鉴定的分子技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07845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810233631.2

    申请日:2008-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云南水稻老品种籼粳鉴定分子技术的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育种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取待鉴定材料种子5粒于20-35℃发芽,发芽5天取叶片提取水稻总DNA;测定DNA浓度并将DNA定量稀释为25ng/ul;用依照水稻第10染色体特定长臂区段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JI,进行PCR反应;2%的琼脂糖(含EtBr0.1ug/ml)凝胶电泳;在紫外透射仪上检测PCR产物,依据电泳结果鉴定材料籼粳特性。籼稻有两个分子量分别是280bp、380bp的PCR产物;粳稻的有一个分子量为280bp的PCR产物,由此鉴定云南水稻老品种籼粳特性。本发明的效果用途能快速、有效鉴别云南水稻老品种籼粳类型。

    高异交结实率粳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530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86444.4

    申请日:2012-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异交结实率粳稻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一)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时动态记录和具有优良花时性状的不育系的选育,(二)对选育的具有优良花时性状的不育系进行繁殖和制种的异交结实调查及产量检验,确定高异交结实率粳稻三系不育系。本发明方法把通常采用花时早、开花相遇、开花集中作为衡量不育系优良花时性状的指标,量化为易掌握的不育系优良花时性状选育指标。这一选育方法能快速有效选育高异交结实率的粳稻三系不育系,所选育的不育系用于杂交粳稻的繁殖和制种,其异交结实率达30%以上,平均产量达200公斤/亩以上。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成本低,选育用时短。

    NBSProfiling鉴定植物杂交后代杂种性、物种起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1331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118999.6

    申请日:2011-05-10

    Abstract: 本发明是NBS Profiling鉴定植物杂交后代杂种性、物种起源的方法,涉及应用NBS Profiling分子技术领域。该方法(1)提供DNA提取的幼叶的采集与保存;(2)总DNA的分离纯化;(3)进行酶切反应,对酶切反应产物进行检测,DNA限制性酶消解和末端受体连接;(4)NBS Profiling扩增,两步PCR反应;(5)扩增片段的聚丙烯酰胺胶分析和植物杂交后代杂种性、物种起源的判定。该方法可早期快速地鉴定植物育种杂交后代的杂种性,提高育种效率;比较鉴定一些亲本来源不清、性状优良栽培品种的亲本起源,辅助这些品种的性状改良;追溯鉴定一些重要植物资源的亲本起源,促进这些资源的进一步应用。

    选育不同生态条件育性稳定的滇Ⅰ型粳稻不育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5177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233630.8

    申请日:2008-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育不同生态条件育性稳定的滇I型粳稻不育系的方法,属于农业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保持现有不育系选育方法与常规方法相同,不同生态条件异地同季播种栽插不育系材料,采用温凉地区海拔1800~1900米和温热地区海拔1200~1300米的地域异地同季播种栽插;不育系开花前,每份材料各套6袋考察自交结实;不育系开花期间,对每份不育系材料进行花粉镜检,分析染败花粉变化情况;根据自交结实的有无和染败花粉的变化进行选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保证了不育系材料的特征特性,利用云南的立体气候条件,选育出育性稳定、生态适应性强的滇I型粳稻不育系,提高了滇I型粳稻不育系的选择效率。

    选育不同生态条件育性稳定的滇Ⅰ型粳稻不育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5177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233630.8

    申请日:2008-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育不同生态条件育性稳定的滇I型粳稻不育系的方法,属于农业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保持现有不育系选育方法与常规方法相同,不同生态条件异地同季播种栽插不育系材料,采用温凉地区海拔1800~1900米和温热地区海拔1200~1300米的地域异地同季播种栽插;不育系开花前,每份材料各套6袋考察自交结实;不育系开花期间,对每份不育系材料进行花粉镜检,分析染败花粉变化情况;根据自交结实的有无和染败花粉的变化进行选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保证了不育系材料的特征特性,利用云南的立体气候条件,选育出育性稳定、生态适应性强的滇I型粳稻不育系,提高了滇I型粳稻不育系的选择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