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03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694468.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地地形的草甸植被收割机,属于草皮收割技术领域。本发明车架、车轮、车体调节机构、收割机构、传输机构、压实机构、截断机构、控制系统,所述车轮通过车体调节机构与车架连接,所述收割机构安装与车架前端,所述传输机构、压实机构安装在车架中部并且传输机构与压实机构配合,所述截断机构安装在车架尾部,所述车体调节机构、收割机构、压实机构、截断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驱动设备的驾驶室内;本发明通过车体调节机构对车体进行调节以改变草皮收割厚度,通过收割机构振动抖落堆积于其上的石块,降低石块对收割过程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26563.1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电阻率法的镉污染红黏土评价方法,通过测量不同干密度、含水率、温度下重金属镉含量来评估红黏土的耕地质量。通过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镉污染红黏土电阻率变化特征,在引入体积含水量公式基础上,构建了红黏土的镉污染电阻率评价模型,并采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及均方根误差检验镉污染红黏土电阻率模型值的预测效果。通过电阻率法快速测出污染区电阻率值,并结合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含水率、干密度)可对红黏土地区重金属镉污染程度进行有效预测。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电阻率测试和土壤特性的评价,可以实现精细化的土壤管理、准确评估土壤污染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00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15479.5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nventor: 张耿杰 , 胡惠永 , 黄杏梅 , 郑宏刚 , 余建新 , 张川 , 刘淑霞 , 段青松 , 葛兴燕 , 郭晓飞 , 吴开贤 , 王豹 , 李成学 , 曾维军 , 廖丽君 , 张建生 , 李建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荒漠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设置在监控中心的分析系统和设置在待修复荒漠地区的自动巡检机器人。所述自动巡检机器人通过无线通讯装置与分析系统通讯链接。所述分析系统包括:巡检机器人控制模块、土壤情况分析模块、荒漠生态修复分析模块。所述自动巡检机器人至少包括:摄像机。本发明自动巡检机器人可以根据分析系统的巡检机器人控制模块完成自动的按巡检路线巡检、在要求的采集点进行土壤采集,并就地完成土壤成分分析、土壤水分分析,从而显著减少了人员巡检的频次。
-
公开(公告)号:CN1146580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83448.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nventor: 张耿杰 , 胡惠永 , 黄杏梅 , 郑宏刚 , 余建新 , 张川 , 刘淑霞 , 段青松 , 葛兴燕 , 郭晓飞 , 吴开贤 , 王豹 , 李成学 , 曾维军 , 廖丽君 , 张建生 , 李建华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土地整治双层结构排水沟,包括:排水系统和分析控制系统。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上层排水沟和下层排水沟,所述上层排水沟和下层排水沟之间设有隔离板。所述下层排水沟底部预设间隔距离排列有电控升降装置。所述电控升降装置的控制信号接收端与分析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伸缩端为覆盖下层排水沟横截面的阻挡板。所述隔离板在相邻控升降装置之间设有电控通水板。本发明通过分析控制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并控制电控通水板实现对上层排水沟和下层排水沟之间连通能力的调节,从而一方面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也不需要工作人员实时进行堆积泥沙的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25713.0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唐云南新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扰动后亚高山草甸边坡生态修复的方法,采用棋盘式的布局方式移植当地原生草皮至边坡指定位置,并将草皮原生地的土壤剥离填入除去移植草皮外的空余区域,可有助于快速恢复当地生态系统,同时有利于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平衡,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本发明采用棋盘式的布局方式移植当地原生草皮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通过移植一半的原生草皮带动土壤中原有的种子库生长,促使整块修复区域快速实现植被覆盖,而且用原生的植被恢复,避免使用外来物种带来的危害,同时具有成本低、恢复快、成活率高等优点,达到用本土的物种和种子库恢复生态系统,以自然的方式修复自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326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6068.1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临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技术中心 , 云南远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川 , 李博 , 段青松 , 陈正发 , 张玉锴 , 徐兴倩 , 代启亮 , 李效顺 , 许超 , 张耿杰 , 李楠 , 黎李杨 , 陈飞林 , 赵永丽 , 李淑芳 , 魏巍 , 郑宏刚 , 阎凯 , 湛方栋 , 刘淑霞 , 普建丹 , 李颖慧 , 李钰婷 , 谢祥荣 , 王楚燕 , 杨国栋 , 左克 , 牛爱樑 , 萧笛 , 李政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旱半干旱区红壤生态复合土及其排水系统构建方法,在土壤基层的上表面构建复合土,复合土包括依次从下至上分布的防渗层、红壤原土层和持水层,防渗层为木纤维和红壤混合而成,持水层为糯米胶和红壤混合而成。复合土构建于土壤基层的上表面,土壤基层向下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下端开设有渗水沟,安装槽内设置有U型排水槽,U型排水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导流孔,U型排水槽内设置有吸水海绵及支撑海绵,吸水海绵吸水压缩支撑海绵后露出导流孔。本发明通过持水层的持水性和吸水性,防渗层的斥水性,对红壤原土层进行保水,绿色环保,并且在复合土内水分含量过高时,通过排水结构向土壤基层内自动排水。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3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5601.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中国矿业大学 , 临沧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Inventor: 张川 , 李博 , 李效顺 , 侯召雷 , 许超 , 黄钊 , 湛方栋 , 郑宏刚 , 张耿杰 , 段青松 , 李燕增 , 刘淑霞 , 白兵 , 李媛 , 陈杰 , 张玉锴 , 普建丹 , 王楚燕 , 李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内涝道路快速立体排水系统,包括行车道及位于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行车道包括中部的普通路面层、位于两侧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层,透水混凝土路面层的下端设置有透水混凝土基层,透水混凝土基层的下端设置有引水沟,人行道的下方设置有排水沟,引水沟设置有多条与排水沟相连通的导流沟;向下贯穿透水混凝土路面层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的上端设置有网孔透水环,网孔透水环的内侧向下设置有滑套,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环形升降柱,环形升降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网孔排水柱,环形升降柱的底部连接有可带动环形升降柱上下升降的环形接水槽。本发明采用多级、自动、立体调节的排水系统,具有快速排水的能力,并且不易发生杂物堵塞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35019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164790.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土流失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坡耕地、第一拦截墙和第二拦截墙,第一拦截墙沿坡耕地斜面均匀设置,第二拦截墙沿坡耕地低凹处横向设置,第一拦截墙和第二拦截墙的内腔底部预留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中固定有第一滤网,本发明通过多列间隔设置的第一拦截墙对坡耕地的两侧斜坡起到水土拦截的作用,并通过底部的进水口使土层中向下流失的水进入第一拦截墙中,避免其继续下移导致斜坡上水土流失严重,并通过第一滤网对进入第一拦截墙中的水进行过滤,避免土壤直接进入第一拦截墙内;第二拦截墙设置于坡耕地的低凹处,通过进水口和第一滤网对两侧流失的水进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064458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93310.0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固液分离排污除淤地下管道,属于地下管道设计领域,本发明包括下水管主管、传送装置、排水系统,所述的下水管主管的内侧安装有曲面的低摩擦滑板,低摩擦滑板的背面下端处安装有多层阻泥透水胶片,所述的传送皮带安装在滚动轴和小口径滚动轴的外圈上,链条安装在滚动轴内圈上,与滚动轴内圈上的齿轮啮合,旋转器通过传动轴安装在滚动轴的一侧,所述的排水系统的底部安装有两根排水管,其中一根排水管通过气压管连接有一水泵室,此排水管的另一端接入其他相连管道,另一根排水管直接接入排水道;本发明通过管道的机动装置,可以在管道内部快速地将污物排放出去,提高区域化的污物流动排放,减少污物淤堵。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48463.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包括:获取边坡不同土层的土体物理参数来构建边坡二维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应得到一系列与PGA对应的边坡最大位移;根据边坡最大位移,确定边坡每个震害等级对应的PGA;根据边坡每个震害等级对应的PGA,确定边坡不同损伤状态分别对应的超越概率,以构建不同震害等级对应的易损性曲线;根据地震烈度与PGA的转换关系以及损性曲线,确定每个地震烈度对应的超越概率;最后根据每个地震烈度对应的超越概率,确定每个地震烈度对应的破坏概率。本发明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易损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