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19432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310110787.9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小麦、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其技术领域属于植物保护学科。本发明保持目前小麦的栽培方式,小麦与小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墒面上种植3—10行小麦,墒边上种植2—4行蚕豆,蚕豆与小麦之间的行距为10—30cm,蚕豆比小麦提前10—20天播种。本发明可有效的控制小麦、蚕豆的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291637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310110786.4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大麦与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本发明的方案保持目前大麦及蚕豆的栽培方式,大麦与大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田块开墒均与常规方法相同,其特征是在同一块田中加种蚕豆,墒面上种植大麦,墒边上种植2~4行蚕豆,蚕豆比大麦提前5~20天播种,大麦与蚕豆之间的行距10~30cm。本发明可有效地控制大麦及蚕豆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01240346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58178.6
申请日:2008-03-1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1)寻找一个性状稳定,广泛无致病力的菌株;2)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该菌株,将获得的转化子接种到水稻近等基因系上,从感病型病斑上获得致病性发生变异的单孢菌株;3)回复接种,鉴定并确认该套单孢菌株的致病性,获得一套近等菌系,用于品种的抗病基因鉴定。本发明的效果用途能构建一套稻瘟病菌近等基因菌株进行抗性基因推导,可以实现不用做水稻杂交和接种杂交后代抗病性,也不用通过等位性测验,便可以通过直接利用突变体接种稳定的品种,依据抗病类型,了解品种的抗性基因组成;可用于含单个或多个抗病基因水稻品种的抗病基因推导。
-
公开(公告)号:CN1298208C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310110792.X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与玉米多样性种植控制魔芋软腐病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魔芋软腐病的方法,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保持目前玉米及魔芋的栽培方式,玉米与玉米之间,魔芋与魔芋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将魔芋与玉米间作,1~10行玉米间栽1~5行魔芋,魔芋与玉米之间的行距为31~70cm。本方法可显著降低魔芋软腐病的发生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魔芋的产量及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79932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510048735.2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花椒树根腐病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三个步骤:砧木培育;确定成年花椒树感染根腐病后,把培育好的野生花椒袋苗种于发生根腐病的成年花椒树主干旁;靠接。本发明可有效防治成年花椒树根腐病,为防治花椒根腐病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有效、实用、环保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793867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048731.4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水和土壤中的马铃薯青枯病菌检测方法。它采用机械离心富集,TZC半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富集和DNA分子水平上的PCR扩增富集等三级富集方法,检测水和土壤中的马铃薯青枯病菌。它灵敏、准确,在马铃薯无病种薯繁育和大田生产上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608421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310110792.X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魔芋与玉米多样性种植控制魔芋软腐病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魔芋软腐病的方法,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保持目前玉米及魔芋的栽培方式,玉米与玉米之间,魔芋与魔芋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在同一田块中将魔芋与玉米间作,1~10行玉米间栽1~5行魔芋,魔芋与玉米之间的行距为31~70cm。本方法可显著降低魔芋软腐病的发生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魔芋的产量及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608419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310110786.4
申请日:2003-10-2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麦与蚕豆多样性种植控制大麦与蚕豆病虫害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本发明的方案保持目前大麦及蚕豆的栽培方式,大麦与大麦之间,蚕豆与蚕豆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田块开墒均与常规方法相同,其特征是在同一块田中加种蚕豆,墒面上种植大麦,墒边上种植2~4行蚕豆,蚕豆比大麦提前5~20天播种,大麦与蚕豆之间的行距10~30cm。本发明可有效地控制大麦及蚕豆病虫害。
-
公开(公告)号:CN10339304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286142.4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提高魔芋种球中果糖含量的方法。在对魔芋种球进行果糖提取之前,先进行-2~-4℃的低温胁迫冷冻处理72小时。诱导细胞启动将其他物质转化为果糖的生理反应程序,大量增加种球内果糖含量,从而达到在相同数量和质量的种球中获取更多果糖的目的。是一种更加高效地从魔芋种球中提取更多果糖的理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1568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18292.5
申请日:2009-12-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防治玉米灰斑病的一种方法,目的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药土灌心法防治玉米灰斑病。本方法的技术方案:保持目前玉米的栽培、施肥及管理方式,将杀菌剂按常规用量与细土按重量比1∶500-2000倍混匀,撒施于大喇叭口中,每株施入药土10克;施用时间为玉米大喇叭口期和第一次用药10天后。杀菌剂为内吸性好的杀菌剂,单一使用。使用该方法防治玉米灰斑病简单易行,不易造成环境污染,防治效果好。解决了发生于玉米生长后期的玉米灰斑病施药困难且用药量大,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弥补了目前生产上抗性品种选育困难及使用抗性品种地域性较强而不能及时有效防治灰斑病的不足,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