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以及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7487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80142276.0

    申请日:2009-10-15

    Inventor: 西胁刚 齐藤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7 H01L29/0834 H01L29/1095 H01L29/66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产生杂质浓度的制造误差,通态电压也不易产生误差的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及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的制造方法。一种在第2导电型的体区内形成有第1导电型的浮置区的垂直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其中,在浮置区与其上侧的体区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以从上侧到下侧趋于上升的方式分布,在浮置区与其下侧的体区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以从上侧到下侧趋于下降的方式分布,在浮置区与其上侧的体区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第2导电型杂质浓度,以从上侧到下侧趋于下降的方式分布,在浮置区与其下侧的体区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第2导电型杂质浓度,以从上侧到下侧趋于上升的方式分布。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2108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383678.2

    申请日:2017-12-20

    Inventor: 西胁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抑制在向半导体基板的表面照射光来激活杂质时半导体基板背面的温度上升。在光吸收层形成工序中,在具有表面和背面的半导体基板的表面上或内部形成光吸收率高于相邻半导体层的光吸收率的光吸收层。在此,以使光吸收层分布在比背面接近表面的范围内的方式形成光吸收层。在高浓度层形成工序中,通过向半导体基板注入杂质而形成杂质浓度上升的高浓度层。在加热工序中,通过对高浓度层进行加热而激活高浓度层内的杂质。光吸收层形成工序和高浓度层形成工序以使光吸收层与高浓度层至少局部重叠的方式实施。在对高浓度层进行加热的工序中,通过从表面侧朝着高浓度层照射光而对高浓度层进行加热。

    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以及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7487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980142276.0

    申请日:2009-10-15

    Inventor: 西胁刚 齐藤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7 H01L29/0834 H01L29/1095 H01L29/66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产生杂质浓度的制造误差,通态电压也不易产生误差的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及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的制造方法。一种在第2导电型的体区内形成有第1导电型的浮置区的垂直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其中,在浮置区与其上侧的体区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以从上侧到下侧趋于上升的方式分布,在浮置区与其下侧的体区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以从上侧到下侧趋于下降的方式分布,在浮置区与其上侧的体区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第2导电型杂质浓度,以从上侧到下侧趋于下降的方式分布,在浮置区与其下侧的体区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第2导电型杂质浓度,以从上侧到下侧趋于上升的方式分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