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再循环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2129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263133.2

    申请日:2015-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42 F02M26/15 F02M26/20 F02M26/23 F02M26/4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包括多个气缸(13)和进气分支通道(14)的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装置。排气再循环装置包括排气室(20)和用于相应的气缸(13)的分配通道(24)。排气室(20)连接至发动机的排气通道(16),并且来自排气通道(16)的排气被引入排气室(20)中。分配通道(24)将排气室(20)连接至用于相应的气缸(13)的进气分支通道(14)以使排气再循环回到进气分支通道(14)。分配通道(24)中的每个分配通道的第一部分的流动通道面积小于分配通道(24)中的每个分配通道的第二部分的流动通道面积。第一部分连接至对应的进气分支通道(14),并且第二部分连接至排气室(20)。

    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366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510087714.5

    申请日:2015-02-25

    Inventor: 牧原正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动机系统具备:内燃机;增压器,具有在内燃机的进气通路配置的压缩机,压缩机压送吸入空气;以及喷射器装置,具有以绕过压缩机的方式与进气通路连接的驱动气体通路及设于驱动气体通路的喷射器。发动机系统具备:窜气通路,将内燃机的曲轴箱的内部与喷射器的内部连通;以及控制部,构成为在判断为存在冷凝水在喷射器装置的内部冻结的可能性时执行升温控制。控制部在升温控制中,与判断为没有冷凝水冻结的可能性时比较,提高进气通路中的比压缩机靠下游侧的部分的进气压力,并且为了抑制由提高进气压力引起的向内燃机的吸入空气量的增加而调节吸入空气量。

    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3664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087714.5

    申请日:2015-02-25

    Inventor: 牧原正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发动机系统具备:内燃机;增压器,具有在内燃机的进气通路配置的压缩机,压缩机压送吸入空气;以及喷射器装置,具有以绕过压缩机的方式与进气通路连接的驱动气体通路及设于驱动气体通路的喷射器。发动机系统具备:窜气通路,将内燃机的曲轴箱的内部与喷射器的内部连通;以及控制部,构成为在判断为存在冷凝水在喷射器装置的内部冻结的可能性时执行升温控制。控制部在升温控制中,与判断为没有冷凝水冻结的可能性时比较,提高进气通路中的比压缩机靠下游侧的部分的进气压力,并且为了抑制由提高进气压力引起的向内燃机的吸入空气量的增加而调节吸入空气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