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8761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35149.7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10 , C30B15/32 , C30B19/04 , C30B19/067 , C30B29/36 , Y10T117/1032
Abstract: 用于溶液生长法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10)包括籽晶架(28)和坩埚(14)。籽晶架(28)具有下端表面,该下端表面上附着有SiC籽晶(32)。坩埚(14)容纳有SiC溶液(15)。坩埚(14)包括圆柱形部分(34)、底部(36)和内盖(38)。底部(36)位于圆柱形部分(34)的下端。内盖(38)设置在圆柱形部分(34)中。内盖(38)具有通孔(40),当SiC溶液容纳在坩埚(14)中时,所述内盖(38)位于所述SiC溶液(15)的液面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28255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180062930.4
申请日:2011-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20 , C30B15/14 , C30B15/30 , C30B15/305 , C30B17/00 , C30B29/36 , Y10T117/1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向SiC晶种附近供给碳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在将感应加热装置使电磁波向坩埚侧壁浸透的浸透深度设为D1(mm),将感应加热装置使电磁波向SiC溶液浸透的浸透深度设为D2(mm),将坩埚侧壁的厚度设为T(mm),将坩埚的内半径设为R(mm)时,控制装置控制感应加热装置,以使得在感应加热装置中流动的交流电流的频率f满足式(1)。(D1-T)×D2/R>1(1)在此,D1由式(2)定义,D2由式(3)定义。D1=503292×(1/(f×σc×μc))1/2(2)D2=503292×(1/(f×σs×μs))1/2(3)在此,σc是侧壁的导电率(S/m),σs是SiC溶液的导电率(S/m)。μc是侧壁的相对磁导率(无量纲量),μs是SiC溶液的相对磁导率(无量纲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635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680022260.2
申请日:2006-06-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元秀光
Abstract: 一种制备碳化硅单晶的方法,其包括使碳化硅单晶基板与通过熔融包含Si和C的原料制备的熔体接触,并使碳化硅单晶在所述基板上生长,所述方法包括进行包含如下步骤(a)和(b)的循环:a)使所述籽晶基板与所述熔体的所述表面接触、生长单晶、以及从所述熔体的所述表面分离所述籽晶基板从而打断所述单晶生长的步骤,和b)使所述籽晶基板与所述熔体的所述表面接触并生长单晶的步骤,至少进行一次,其中所述籽晶是6H-碳化硅单晶或15R-碳化硅单晶,得到的单晶是4H-碳化硅单晶。
-
公开(公告)号:CN101473074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11156.8
申请日:2007-04-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用硅原料填充石墨坩埚(10),加热石墨坩埚(10)以形成熔融硅(M),将至少一种稀土元素以及选自Sn、Al和Ge中的至少一种加入熔融硅(M),并在熔融硅中保持从熔融硅内部向熔融硅表面(S)降温的温度梯度,同时从置于紧靠所述熔融液体的表面下方的碳化硅晶种(14)开始生长碳化硅单晶。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11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380037691.6
申请日:2013-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9/10 , C30B9/06 , C30B17/00 , C30B19/04 , C30B19/062 , C30B19/068 , C30B29/36 , Y10T117/1008 , Y10T428/21 , Y10T428/24488
Abstract: 提供抑制了夹杂物的产生的高质量SiC单晶锭、以及这样的SiC单晶锭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SiC单晶锭,其是包含晶种基板及以所述晶种基板为基点采用溶液法成长的SiC成长结晶的SiC单晶锭,其中,所述成长结晶具有凹形状的结晶成长面并且不含有夹杂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59712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80027616.7
申请日:2012-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10 , C30B17/00 , C30B19/02 , C30B19/08 , C30B29/36 , C30B35/00 , Y10T117/1032
Abstract: 一种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既抑制SiC溶液的周边区域的温度不均匀,同时又冷却SiC种结晶的附近区域。该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包括籽晶轴(30)以及坩埚(14)。籽晶轴(30)具有供SiC种结晶(36)安装的下端面(34)。坩埚(14)用于容纳SiC溶液(16)。坩埚(14)包括主体(140)、中盖(42)和上盖(44)。主体(140)包括第1筒部(38)和配置于第1筒部(38)的下端部的底部(40)。中盖(42)配置于主体(140)内的SiC溶液(16)的液面的上方、且是第1筒部(38)内。中盖(42)具有使籽晶轴(30)穿过的第1通孔(48)。上盖(44)配置于中盖(42)的上方。上盖(44)具有使籽晶轴(30)穿过的第2通孔(52)。
-
公开(公告)号:CN103282558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80062911.1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32 , C30B19/06 , C30B29/36 , Y10T117/1032 , Y10T117/1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多晶体的生成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在腔室(1)内容纳有夹具(41)和坩埚(6)。在坩埚(6)内容纳有SiC溶液(8)。夹具(41)包括晶种轴(411)和盖构件(412)。晶种轴(411)能够升降,在晶种轴(411)的下表面安装SiC晶种(9)。盖构件(412)配置在晶种轴(411)的下端部。盖构件(412)是下端敞开的壳体,且在内部配置晶种轴(411)的下端部。在制造SiC单晶体时,SiC晶种(9)浸渍在SiC溶液(8)中。进而,盖构件(412)的下端浸渍在SiC溶液(8)中。因此,盖构件(412)覆盖SiC溶液(8)中的、SiC单晶体周边的部分并进行保温。
-
公开(公告)号:CN10466221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80046191.9
申请日:2013-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9/10 , C30B19/04 , C30B19/062 , C30B19/067 , C30B19/068 , C30B19/12 , C30B29/36
Abstract: 制造装置(10)用于利用溶液生长法制造单晶。制造装置(10)包括晶种轴(28)、坩埚(14)、以及驱动源(26)。晶种轴具有安装有晶种(32)的下端面(28S)。坩埚(14)容纳成为单晶的原料的溶液(15)。驱动源(26)使坩埚(14)旋转,并且使坩埚(14)的转速变化。坩埚(14)的内周面含有横切形状为非圆形的流动控制面(382)。该单晶的制造装置能够强烈地搅拌坩埚所容纳的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448761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5149.7
申请日:2013-07-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10 , C30B15/32 , C30B19/04 , C30B19/067 , C30B29/36 , Y10T117/1032
Abstract: 用于溶液生长法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10)包括籽晶架(28)和坩埚(14)。籽晶架(28)具有下端表面,该下端表面上附着有SiC籽晶(32)。坩埚(14)容纳有SiC溶液(15)。坩埚(14)包括圆柱形部分(34)、底部(36)和内盖(38)。底部(36)位于圆柱形部分(34)的下端。内盖(38)设置在圆柱形部分(34)中。内盖(38)具有通孔(40),当SiC溶液容纳在坩埚(14)中时,所述内盖(38)位于所述SiC溶液(15)的液面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620094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80027428.4
申请日:2012-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35/00 , C30B9/10 , C30B11/003 , C30B15/32 , C30B17/00 , C30B19/068 , C30B19/08 , C30B29/36 , Y10T117/1068 , Y10T117/10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安装于籽晶轴的晶种高效地进行冷却的SiC单晶体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具备:坩埚(14),其用于容纳Si-C溶液(16);以及籽晶轴(30),具有供SiC晶种(36)安装的下端面(34)。籽晶轴包括:内管(48),其在坩埚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在自身内侧形成第1流路(60);外管(50),其容纳内管,在该外管(50)与内管之间形成第2流路(SP1);以及底部,其覆盖外管的下端开口且具有下端面。第1流路以及第2流路中的一者是供冷却气体向下方流动的导入流路,另一者是供冷却气体向上方流动的排出流路。从籽晶轴的轴向观察,SiC晶种的60%以上的区域与形成导入流路的管的内侧的区域重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