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15965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98369.5
申请日:2008-05-30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6 , H01L2224/32245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47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19107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元件10,利用芯片结合构件13将该发光元件10固定在引线框20上。利用硅树脂22密封发光元件10,并进一步从硅树脂22上方利用环氧树脂24密封。可通过将氧化钛分散到脂环族环氧树脂中得到芯片结合构件13,所述脂环族环氧树脂通过利用固化剂固化脂环族环氧化合物而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074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262645.7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62 , H01L25/0753 , H01L2224/16245 , H01L2933/0033 , H01L2933/0066 , H01L33/48 , H01L33/005 , H01L33/483 , H01L33/52 , H01L33/56 , H01L2933/00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发光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凹部;引线框,其与壳体一体模制以在凹部的底部上露出,并且引线框包括分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导电糊膜,其形成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区域中、凹部的底部上;第一倒装芯片型发光元件,其包括分别电连接至第一区域和导电糊膜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二倒装芯片型发光元件,其包括分别电连接至第二区域和导电糊膜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676376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59623.7
申请日:2005-03-29
IPC: B60R21/045 , B60R2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045 , B60R2021/0051 , B60R2021/0293
Abstract: 本发明的膝部保护装置,在车辆发生冲撞时,通过驱动机构,使膝部保护板从被内饰件围住的待机位置,送到车辆后方侧,配置在乘客的膝部的前方侧的保护位置,通过膝部保护板保护向前方移动的膝部。驱动机构具备保持膝部保护板向后方移动的保持部。在保持部和膝部保护板的连接部位,分别配设相互卡合的卡合部。这些卡合部,在驱动机构动作驱动保持部向后方移动时,相互卡合,防止膝部保护板相对于保持部进行偏移,使膝部保护板向后方移动,在驱动机构动作之前,膝部保护板相对于保持部可以向上下左右进行偏移。本发明的膝部保护装置,不使安装作业性下降,膝部保护板可以与内饰件对型良好地配设在待机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302520340S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30630411.0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发光二极管”。2.本外观设计产品主要用作为发光二极管。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为设计1立体图。5.设计1为基本设计。6.各项设计的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且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故省略各项设计的后视图及左视图。7.参考图中斜线标记部分是半透明的。
-
公开(公告)号:CN302498912S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30630253.9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发光二极管”。2.本外观设计产品主要用作为发光二极管。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为设计1立体图。5.设计1为基本设计。6.各项设计的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且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故省略各项设计的后视图及左视图。7.参考图中斜线标记部分是半透明的。
-
公开(公告)号:CN302498910S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30629777.6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发光二极管”。2.本外观设计产品主要用作为发光二极管。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为设计1立体图。5.设计1为基本设计。6.各项设计的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且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故省略各项设计的后视图及左视图。7.参考图中斜线标记部分是半透明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