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2120490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580765.6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悬臂梁段开孔型钢混凝土梁墙装配式节点。采用焊接方式对钢结构的墙梁进行连接时存在焊缝质量难以保障、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的问题。本节点包括预制于墙的H型钢悬臂梁和开孔型钢梁,H型钢悬臂梁和开孔型钢梁横向插接并通过螺栓固定;H型钢悬臂梁和开孔型钢梁的底部由支撑牛腿支撑,支撑牛腿预制于墙的侧面。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可大大减小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保证整体结构质量,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优势。另外,该节点结构避免了焊接连接形成的过多焊缝,防止应力集中的产生,有效保障了节点连接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2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69556.5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控半主动摩擦型自复位隔震支座。传统橡胶隔震支座存在竖向抗压强而抗拉很弱的问题,影响隔震效果。本发明包括上部连接体,其下端与高强承压腔连接;高强承压腔与摩擦块通过相贯方式连接,组成内部中空的腔体,腔体内部有与外部电压控制装置连接的励磁线圈;摩擦块与下部连接体滑动连接;下部连接体上连接有抗倾覆钢架,高强承压腔和摩擦块设置于抗倾覆钢架内部;上部连接体与下部连接体之间设置有多根预先施加相同预拉应变的SMA丝。本发明通过控制电压改变磁场大小,以此来改变摩擦块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从而改变摩擦力,使其自适应于地震力,达到消耗地震能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4230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1203918.0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2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入复合材料的高强度抗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由水泥、砂子、纤维、纳米材料、减水剂、水混合制成,控制水胶比小于0.4,砂胶小于0.5。本发明结合了纳米材料和高强纤维,提供在双重材料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制备方法,在简化的同时使得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指标能够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29330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03920.8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延性水泥基材料及其方法,由高模量聚乙烯醇纤维、粉煤灰、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萘系高效减水剂、水混合制成。本发明作为耗能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较高的能量吸收和变形能力使其可用于抗震结构关键部位的梁、柱、墙以及梁柱节点等部位;作为修复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超高的韧性和独特的多缝开裂特性,使其在土木工程领域有着较广阔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56275.5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广西城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1B21/02 , G01B21/32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引起下卧盾构隧道隆起时态位移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明确基坑与下卧盾构隧道的相关尺寸以及相对位置关系,建立坐标系统,构建计算分析模型;(2)考虑隧道‑土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土体固结变形的特性,将地基等效为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将盾构隧道等效为Euler‑Bernoulli梁置于弹性半空间内部,结合Terzaghi‑Rendulic三维固结理论,利用隧道与土体的变形耦合条件,得到基坑开挖引起的下卧盾构隧道隆起位移时态解答。本发明无需确定地基反力系数或土体剪切层参数,避免了两阶段法中这些参数取值复杂且难以准确获得的问题;充分考虑土体固结变形特性,能够更为合理准确地预测基坑开挖引起下卧盾构隧道的隆起位移大小及其随时间的发展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5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723465.4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IPC: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洞中使用的配重车,一种用于顶管隧道施工抗浮措施的洞内动态配重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顶管隧道施工中抗浮措施少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底部滑装在隧道内的行走小车轨道上,包括至少两个承重箱,所述承重箱间设有连接油缸组,所述承重箱与隧洞间设有液压式称重靴,所述承重箱内码装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承重箱之间设有隔离液仓,所述隔离液仓为桶状,由橡胶制成,卡装在所述承重箱与所述配重块之间,所述隔离液仓内设有液仓支架;所述承重箱间设有管材线材通道,所述管材线材通道包括安装在承重箱间的两块垫板。优点在于:灵活性高,抗浮效果好,设备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40027.2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邱士正 , 张振东 , 韩玉珍 , 王炳华 , 何旭升 , 黄钟晖 , 聂小凡 , 吕林海 , 唐坤 , 何纪忠 , 张连卫 , 王旭阳 , 骆超敏 , 朱佳贤 , 孙石头 , 黄泽彪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8/243 , G06N5/01
Abstract: 一种盾构隧道纵向差异沉降治理的辅助决策方法,包含:获取待治理隧道的原始工程信息;通过已训练完成的方案推荐模型,由输入数据集生成算法推荐的治理方案;通过已训练完成的位移预测模型,由输入数据集与治理方案生成隧道沉降曲线的时程曲线;根据初始方案,在盾构隧道内实施治理和沉降监测;在治理过程中,根据沉降监测结果动态修正治理方案;收集治理过程数据,更新位移预测模型与方案推荐模型;调整输入数据集,生成长期沉降超限后的治理方案;由此,本发明采用提升既有工程数据对全新工程的预测性,同时结合隧道内的监测数据,为隧道纵向变形搭建了一个实时的预测模型,方便动态化施工中的实时分析与参数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4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64442.6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广西城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考虑施工找平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基坑开挖面积的卸荷量、深度范围和分层厚度;根据Boussinesq解计算基坑卸荷引起第j层土中心的附加应力,并计算地基自重应力分布,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得到附加应力;按分层总和法求得总的回弹量;基于总的回弹量求分层土厚的土颗粒体积;取土体塑性指数界限下限作为回弹部分土体的含水率,求出土体回弹部分的土颗粒体积;求出第一层经过施工找平后剩余土颗粒的体积;求出第一层沉降,加上其他层沉降即为施工找平后总的沉降量。本发明考虑基坑工程存在施工找平因素计算地基沉降,从理论上推导出施工找平后的坑底孔隙比,通过编程计算附加应力,比传统查表法节省大量的时间,也避免人为查表取值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5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46573.9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层状地基基坑开挖引起下卧隧道隆起位移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基坑与下卧隧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明确相关参数,建立计算分析模型;(2)根据荷载作用于土体内部的情况推导出荷载作用面以下的应力应变解答,将隧道和地基分别等效为Euler‑Bernoulli长梁和利夫金地基模型,基坑开挖卸荷引起土体附加应力的变化采用弹性层状地基Mindlin解计算,由此得到相应的力学模型,推导出基坑开挖卸荷下隧道纵向变形控制微分方程;(3)最后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下卧既有隧道隆起变形。本发明计算方法能够更为合理地模拟成层地基隧道的力学模型,使计算基坑开挖引起下卧隧道的隆起量更为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40027.2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南宁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邱士正 , 张振东 , 韩玉珍 , 王炳华 , 何旭升 , 黄钟晖 , 聂小凡 , 吕林海 , 唐坤 , 何纪忠 , 张连卫 , 王旭阳 , 骆超敏 , 朱佳贤 , 孙石头 , 黄泽彪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8/243 , G06N5/01
Abstract: 一种盾构隧道纵向差异沉降治理的辅助决策方法,包含:获取待治理隧道的原始工程信息;通过已训练完成的方案推荐模型,由输入数据集生成算法推荐的治理方案;通过已训练完成的位移预测模型,由输入数据集与治理方案生成隧道沉降曲线的时程曲线;根据初始方案,在盾构隧道内实施治理和沉降监测;在治理过程中,根据沉降监测结果动态修正治理方案;收集治理过程数据,更新位移预测模型与方案推荐模型;调整输入数据集,生成长期沉降超限后的治理方案;由此,本发明采用提升既有工程数据对全新工程的预测性,同时结合隧道内的监测数据,为隧道纵向变形搭建了一个实时的预测模型,方便动态化施工中的实时分析与参数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