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路基容许承载力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73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578202.6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一种铁路路基容许承载力确定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等级铁路所需要的稳定安全系数准确确定铁路路基地基容许承载力,设计更为精准。包括如下步骤:①确定地基地层厚度、重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②根据铁路设计时速v确定路基所要达到的稳定安全系数[Fs];③给定路堤基底荷载p的初始值和荷载宽度B;④计算路堤及地基在荷载p的作用下的稳定系数Fs;⑤逐渐增大基底荷载p,重复步骤④,直至Fs小于1.0;⑥绘制基底荷载p与稳定安全系数Fs的关系曲线;⑦在基底荷载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关系曲线上确定[Fs]所对应的基底荷载[P0],即为铁路路基地基容许承载力。

    一种确定铁路复合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载荷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5829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11578201.1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一种确定铁路复合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载荷试验方法,克服当前铁路路基容许承载力载荷试验机械照搬建筑基础载荷试验方法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难题。步骤为:①根据铁路路基填方高度、地基地层特性、复合地基加固措施类型、复合地基加固桩间距计算铁路路基的总沉降值S1和工后沉降值S2;②判断工后沉降值S2是否满足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要求,如不满足则调整复合地基加固措施,并重复进行步骤①,直至S2满足要求为止;③根据铁路路基填方高度、路基面宽度和边坡坡率确定基底宽度b;④计算相对变形值S1/b,作为确定铁路路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变形标准;⑤进行载荷试验,绘制荷载‑沉降曲线;⑥在荷载‑沉降曲线上按照步骤④计算出的变形标准确定铁路路基地基容许承载力p1。

    一种确定铁路复合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载荷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5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78201.1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一种确定铁路复合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载荷试验方法,克服当前铁路路基容许承载力载荷试验机械照搬建筑基础载荷试验方法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难题。步骤为:①根据铁路路基填方高度、地基地层特性、复合地基加固措施类型、复合地基加固桩间距计算铁路路基的总沉降值S1和工后沉降值S2;②判断工后沉降值S2是否满足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要求,如不满足则调整复合地基加固措施,并重复进行步骤①,直至S2满足要求为止;③根据铁路路基填方高度、路基面宽度和边坡坡率确定基底宽度b;④计算相对变形值S1/b,作为确定铁路路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变形标准;⑤进行载荷试验,绘制荷载‑沉降曲线;⑥在荷载‑沉降曲线上按照步骤④计算出的变形标准确定铁路路基地基容许承载力p1。

    一种加固路基的多级桩构造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8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36268.6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固路基的多级桩构造及设计方法,其中加固路基的多级桩构造包括包括第一级桩板墙和多级支撑结构,所述第一级桩板墙位于路肩侧,所述多级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级桩板墙远离路肩侧布置,所述支撑结构为多级梯次设置,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横梁和多个副桩,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副桩刚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上一级支撑结构铰接。本构造以加固陡坡路基的第一级桩板墙与多级支撑结构的组合代替传统的路肩桩板墙,能保证陡坡路基的稳定性,且侧向变形小,可有效控制路基附加沉降;本申请的构造横梁与本级副桩之间刚接,横梁与上一级支撑结构之间采用铰接,受力结构明确,便于计算。

    人工挖孔桩预加固护壁结构及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42465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65599.4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工挖孔桩预加固护壁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多个加固管和多组预制腰梁,多组预制腰梁沿桩井深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桩井内壁,多个加固管沿桩井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桩井的内壁,加固管与预制腰梁固定连接,加固管内浇筑有填料。通过上述结构,腰梁和加固管为预制结构件,加固管在桩井施工前就插在桩井周边对桩井形成预加固,预制腰梁和加固管连接成整体框架对桩井进行防护,可在桩井内部快速安装,不需要在桩井内绑扎钢筋、立模拆模以及浇筑混凝土,不会对桩井的施工造成影响,桩井开挖可连续实施,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固管内浇筑填料增加了承载能力,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山沟超大容量弃渣场阻滑桩设计系统以及阻滑桩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480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0248700.1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实用性更好,准确率更高的山沟超大容量弃渣场阻滑桩设计系统以及阻滑桩设计方法,涉及弃渣堆砌技术领域。山沟超大容量弃渣场分级阻滑桩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弃渣场的每级弃渣体的阻滑桩;依照次序按施工一级阻滑桩,然后填筑一级弃渣体的方式完成弃渣场填筑施工,当施工第二级弃渣体的阻滑桩时,先测量第一级弃渣体的阻滑桩的实际内力值T1,再通过所述T1计算出第二级弃渣体的阻滑桩的内力预测值F′2,最后根据F′2修正第二级弃渣体的阻滑桩的设计参数,当施工第i级弃渣体的阻滑桩时,先测量与该级弃渣体相邻的上两级弃渣体的阻滑桩的实际内力值Ti‑1和Ti‑2,并以Ti‑1和Ti‑2计算第i级弃渣体的阻滑桩的内力预测值F′i,最后根据F′i修正第i级弃渣体的阻滑桩的设计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