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高强低回弹喷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07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04886.0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早高强低回弹喷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改性速凝剂;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线;制备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线;制备早高强低回弹喷射混凝土材料。本发明将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到改性速凝剂的制备中,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共同使用时,可以相互协同,海藻酸钠形成的胶体网络能够包裹和稳定分散相的颗粒,而羧甲基纤维素钠通过其高分子链之间的缠绕和交织,进一步增强了分散体系的粘度和稳定性,从而令混凝土材料快速形成凝胶状态,降低回弹,提高混凝土强度。

    一种暗挖地铁工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1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48444.X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挖地铁工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暗挖地铁工程结构包括分期施作的一期和二期结构。一期围挡隔离出一期施工区域;一期第一支护结构设于一期施工区域内并用于一期基坑的支护;一期第二支护结构和临时纵向支撑位于一期第一支护结构内侧,临时纵向支撑为多个;盖板设于一期基坑内,一期第二支护结构和临时纵向支撑支撑盖板。二期围挡隔离出二期施工区域,二期施工区域覆盖盖板远离一期第二支护结构的端部并向一期施工区域的一侧延伸;二期第一支护结构设于二期施工区域内并用于二期基坑的支护;二期第二支护结构位于二期第一支护结构内侧并与一期第二支护结构相对;二期第三支护结构设于盖板和二期第二支护结构的上方,二期第三支护结构用于二期基坑的支护;支撑组件支撑一期第二支护结构和二期第二支护结构。本发明一期结构采用盖挖法施工满足城市繁忙公路的通行需求,二期结构通过明挖法和暗挖法施工满足更简便、更加安全经济的施工需求。

    一种用于夯实边坡路基的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5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52686.X

    申请日:2024-02-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夯实边坡路基的设备及方法,涉及边坡施工的领域,用于夯实边坡路基的设备包括支撑结构、驱动组件和夯实组件;所述夯实组件包括主夯座、辅助夯座和第一弹性件;所述主夯座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辅助夯座套接于所述主夯座外周,所述辅助夯座沿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滑动连接于主夯座;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主夯座和所述辅助夯座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在常态下,所述主夯座的夯实面位于所述辅助夯座的夯实面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夯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移动夯实设备至边坡侧方;S2:由驱动组件驱动夯实组件向边坡移动,以对边坡夯实。本申请具有减少夯实过程中土壤坍落的效果。

    一种具有高压气囊的盾构始发端洞门密封装置及始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17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83891.2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压气囊的盾构始发端洞门密封装置及始发方法,包括密封主体结构和洞门防水防渗装置,密封主体结构包括洞门钢环和延伸钢环;洞门钢环为结构预埋件,延伸钢环与洞门钢环通过螺栓或焊接连接;洞门防水防渗装置包括高压止水橡胶气囊、橡胶帘布和折页板,橡胶帘布和折页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延伸钢环上;包括步骤: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合理选择密封装置结构、始发前洞门检查和预处理、始发端密封主体结构安装、安装洞门防水防渗装置、安装负环并将盾构机推至掌子面、气囊压力实时监测与调整、盾构机始发与后处理。通过设置单条或两条高压止水橡胶气囊与橡胶帘布的配合方式,并通过优化盾构始发工序,实现了盾构始发时密封安全稳定性。

    一种用于高原高寒施工环境制氧设备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04845.1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原高寒施工环境制氧设备及系统,属于高原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方舱制氧机,所述方舱制氧机的一端安装有控制中心,所述方舱制氧机的另一端安装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底部安装有集尘仓,所述吸尘器的下方设置有弥散管,所述弥散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导氧管道,所述导氧管道的顶部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粉尘吸收组件和振动调节组件,保证了氧气和吸尘的输送速度,为施工环境创造条件,降低隧道内的杂质和粉尘,增加了隧道内部的氧含量,使机械燃油的燃烧最大化,避免有害气体的产生,保证人员人身健康的同时,提高了人员和机械的作业效率,加快了施工的进程。

    一种用于高原高寒环境智能通风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66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2199.4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原高寒环境智能通风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通风机,所述通风机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盒,所述防尘盒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盒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辅助风扇,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所述防尘盒的一侧,所述雾化喷头二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排送气体中的有害物质。本发明通过设置吸附组件和过滤组件,提高单一连接杆对灰尘的吸附力,增强对排送气体中灰尘的过滤效果,当配重块不再与通电端连通时,对应接触板相连接的两个连接杆不再具有灰尘吸附能力,方便球型活性炭在四个连接杆内侧竖直滚动中,吸附灰尘颗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