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内装整车安装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75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71880.7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内装整车安装方法,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将二次骨架、风道及线槽安装于安装工装上而形成内装结构,并放置于车下车辆上,驱动车下车辆朝向车厢移动,并启动升降机构调整安装板的高度至与车内车辆的高度一致,驱动内装结构沿运输通道移动,并自安装板移动至承载板上,内装结构支撑于多个滚珠上,调整内装结构在承载板上的位置,启动顶升器驱动承载板和内装结构向上运动,将二次骨架与车厢顶部固定连接,最后拆卸安装工装。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内装整车安装方法,无需人工搬运二次骨架、风道及线槽等,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预先安装线槽也不会出现线束磨损的情况。

    基于电流变送器的空调机组快速试验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19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40947.3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流变送器的空调机组快速试验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标准电流值和电流变送器组的检测器件类型;基于标准电流值对电流变送器组进行试验前的校准;分别在车辆下电和上电时,控制电流变送器组采集空调机组中各电器元件在同一时刻的三相电流信息,获得第一接收电压、第一检测电流、第二接收电压和第二检测电流,进而得到与检测器件类型对应的目标转化公式;控制电流变送器组采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试验数据,根据目标转化公式和实时试验数据,得到目标试验结果。本发明能够结合车辆在下电、上电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对三相电流的测量过程进行优化,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率,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复合吸波件及其制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216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4760.1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吸波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吸波件包括:吸波骨架;所述吸波骨架包括:底托、骨架主体和尖端部;所述骨架主体设置于底托的上表面,骨架主体底端的横截面积小于底托的上表面面积;尖端部设置于骨架主体的顶端,尖端部的顶端为尖状结构;尖端部底端的横截面积大于骨架主体顶端的横截面积;底托、骨架主体和尖端部一体成型;聚氨酯海绵,包覆于骨架主体的外周,且位于底托与尖端部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吸波件及其制备方法使尖端部不易发生弯曲的垂头现象,从而提高吸波性能,并且改善了传统方案中硬质泡沫填充于聚氨酯海绵泡孔内的工艺对温度的严格要求,从而降低工艺难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间壁板及轨道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1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16548.9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间壁板及轨道车辆,其中,间壁板包括:芯层;所述芯层为发泡聚丙烯;增强层,分别粘接于芯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增强层采用复合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预浸料;蒙皮层;每个增强层背离芯层的外表面粘接有蒙皮层;蒙皮层为耐火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间壁板及轨道车辆,芯层采用发泡聚丙烯,具有较好的缓冲吸振能力、较好的耐热性等优点,而且重量轻,绿色环保,能够可回收再利用;增强层采用复合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预浸料,能够提高间壁板整体的弯曲强度;蒙皮层为耐火板,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

    一种多功能调节运输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20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81752.7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调节运输设备,属于无轨电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托举平台、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多个定位凸台及托头,车体具有行走轮;托举平台安装于车体上且具有上下移动的自由度;第一移动机构安装于托举平台上;第一移动机构上具有沿第一方向水平移动的第一平台;第二移动机构安装于第一平台上;第二移动机构上具有沿第二方向水平移动的第二平台;定位凸台安装于第二平台上;托头固定安装于定位凸台上,托头上设有容纳腔。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调节运输设备,借助车体、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可以操控轴桥准确地移动位置,使用托头对轴桥进行限位安装,从而使轴桥安装过程简便,难度降低,且轴桥也不易滑落下来。

    一种电缆切割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37797U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20925593.7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切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切割装置,包括:套筒与切割组件,所述套筒包括锥形件与圆柱件,所述锥形件与圆柱件连接,所述锥形件的侧面与圆柱件的侧面相连后形成135°夹角,所述切割组件设置在所述锥形件侧面上。首先将需要制作盲端的线缆装入到切割装置内,然后将刀片固定在锥形件上的凹槽内,通过手柄旋转套筒,凹槽上的刀片通过凹槽上的开口与套筒内的线缆接触并对线缆外层的绝缘层进行切割,直到刀片通过开口无法对线缆继续切割时停止,即可以得到倒角45°、高度6mm的线缆缆头,既完成了线缆盲端的制作,又不会破坏到线缆。

    剪线机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59131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20973344.0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线机,包括机座、导向机构、剪线机构、剥线机构以及线号采集机构,机座的背部设有驱动件以及夹线器;导向机构设置于机座的一端;剪线机构包括两个能够相向移动以剪切线束的剪切刀;剥线机构设置于剪线机构的出口端,剥线机构包括两个剥线刀,两个剥线刀围合成线芯孔;线号采集机构设置于机座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机,在夹线器的牵引作用下,线束经导向机构向剪线机构输送,剪线机构和剥线机构同时动作,分别用于切断线束以及切断线皮,夹线器继续牵引线束移动线皮从线芯上剥离,上述结构提高了剪线及剥线的效率,线号采集机构可对套入的线号进行采集和识别,以判断线号正确与否,提高了接线的正确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