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54823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34912.5
申请日:2008-03-21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倒式坞门的铰支座,包括上、下铰座、铰轴,特点是上铰座由底板、侧板、滑套组成,侧板为两片、对称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滑套呈腰形固设在两侧板上;下铰座由底板、侧板组成,侧板为两片、对称固定设置在底板上,侧板上设有卡槽;铰轴为中部设有轴肩、两端设有矩形轴颈的轴体;铰轴通过轴套滑块套装在滑套内与上铰座套接,铰轴两端轴颈卡装在下铰座的卡槽内与下铰座卡接。本发明能满足气动卧到式坞门关闭时先转动,然后再平移和开启时先平移,然后再转动的工作特性,使坞门止水橡胶免受关门时的机械损伤,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坞门安装方便,铰链支座及基础的使用寿命长,安装和维修费用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95049.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波装置的安装用起重行车辅助升降系统,辅助升降系统预装于岸边并用于将消波装置各部件吊运至岸边装焊,辅助升降系统具有支撑桁架机构、起重行车机构与防坠机构,其中支撑桁架机构用于供起重行车机构移动吊运,支撑桁架机构包括主桁架、竖桁架与侧桁架;所述竖桁架由多段桁架节拼装而成,每一桁架节均为一内部设有X形加强筋的门形支架,桁架节顶侧设有与侧桁架、主桁架连接的锁具;所述主桁架相对竖桁架呈垂直设置,主桁架朝向起重行车机构的一侧设有导轨。本发明设置的防坠机臂能在消波部件在转运时起到对其底部加固固定的作用,能够减小重物部件在随着行车移动过程中的晃动,进一步保证了吊运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79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997328.0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D2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消波岸设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波岸电气柜防潮方法,包括在设备机柜顶侧预留空气交换口,在设备机柜内部安装湿度传感器、湿度控制器和加热器;避免水下电缆接头;将湿度传感器的电缆采用船用电缆,并固定敷设;设备机柜内外喷涂防护涂层。本发明在电气柜顶侧预留空气交换口,保证空气循环流通,避免温度差带来的冷凝结露现象,减少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的损害;通过在电气柜内部设置湿度传感器、湿度控制器和加热器,能够自动感知电气柜内部的湿度状态,并进行自动化调节,保证电气柜内部稳定的干燥状态,防凝露,防潮湿效果好,有效保护电气柜内部的电气元件,且能够与消波岸系统的运行进行配合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2861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98102.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波岸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波岸人机界面模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控制装置与输入装置的电性连接;S2、建立控制装置与PLC控制器、工控机的连接;S3、建立输入装置与触碰屏、操作面板的连接;S4、PLC控制器中设置输入控制单元、数量选择单元、报警输出单元、故障诊断单元、状态显示单元,工控机中设置用户管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图形组态单元、系统监测单元;S5、触碰屏中设置网络单元、显示单元、输入单元,操作面板中设置按钮、指示灯;本发明所提供方法所建立的人机模型,方便工作人员对消波岸的正常工作进行监控,以保证消波岸的长时间正常运转;同时,便于批量对消波岸进行管理控制,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9961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695469.1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433 , G06F18/23213 , G06F18/26 , G06N5/025 , G06Q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波岸的生命周期预测及辅助检修方法,包括采集消波岸设备的参数数据、运行数据和寿命检修数据,经数据修正得到故障预测数据;对处理后的所述参数数据、运行数据和故障预测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和统一化表征,并按照实际需求设定所述消波岸设备运行数据和故障预测数据的数据标签和标签权重;依据标签权重,构建消波岸设备画像标签体系;降维处理生成相似簇,并利用FP‑Tree算法挖掘关联规则;依据所述关联规则对数据属性进行故障分类,构建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并经训练后得到消波岸设备的生命周期预测模型;基于生命周期预测模型进行生命周期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反馈,以用于消波岸设备的辅助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9800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95056.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坞口升降消波装置,升降消波装置安装在水池坞口处,升降消波装置包括固定铰轴、升降消波主体、牵引系统、锁紧机构与电控系统,其中固定铰轴预装于消波岸水池中立柱预埋板上,固定铰轴设有两组且其分布于升降消波主体前端两侧,升降消波主体可与该升降消波主体连接并围绕固定铰轴做旋转摆动动作;所述升降消波主体为箱型梁结构,升降消波主体包括挡浪门、半圆弧钢支座、消波条以及箱型梁件,其中箱型梁件设有七组且其呈弧状并列排布,两侧的箱型梁件作为水舱不密封,底部开椭圆槽口。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68951.9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冲击波效应模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稀疏波消波装置,包括消波管结构以及消波管结构侧边设置的隔离管结构;所述消波管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消波门结构,消波门结构的侧边均匀设置有多个锁紧结构;所述消波管结构包括消波管主体、安装门框以及隔离连接门,隔离连接门设置在消波管主体的外侧壁上,隔离连接门上设置有隔离管接口,隔离连接门的拐角处开设有锁紧螺孔;隔离管结构包括隔离管主体以及隔离管主体一端固定的安装板,安装板与安装门框配合,安装板的拐角处开设有贯通的连接孔,连接孔与锁紧螺孔对齐并通过螺栓固定。以此实现隔离管主体的可拆卸安装,通过将螺栓旋下,即可将隔离管主体拆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30590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998106.0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造波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波岸控制算法,包括S1:动态控制消波岸装置的每块消波板的启停;S2:设定前后消波板启动的时间差;S3:将消波板分组控制,当已经知道目标波OW(t)时,应用傅里叶函数求解计算得到Wf(t)的近似值,通过抖动差值拟合计算,可得到近似的n值,即可以得到同时启动的消波板组内板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整个消波岸装置内的多块消波板进行分组,并通过时间差的设定和控制对各组消波板的启停进行同步控制,精确控制前后板启动时间差,减少启动电流,在短时间完成全部板块启动,能够增强整个消波岸的可控性,且提高了各个独立消波板的启停效率,缩短了整个装置的启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39467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0997331.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波岸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波岸工作管理系统,包括执行机构、控制装置和输入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执行机构、输入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由多个机组并联组成,每个机组中设置有电机驱动装置和气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工控机和远程终端,所述输入装置包括传感器、触摸屏和操作面板;所述机组按顺序设置有编号,使用者通过输入装置输入信号到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发送指令到执行机构中,控制相应机组响应工作;本发明能够远程控制管理消波岸工作,调节其上升以及下降,能够灵活调节指定的单个或多个消波岸升降。
-
公开(公告)号:CN11052618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89544.6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体分段翻身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固定式薄板分段翻身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提升横梁,所述提升横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铰,所述提升横梁通过旋转铰固定安装有旋转平台。该固定式薄板分段翻身装置,通过专用翻身平台,避免薄板分段在翻身过程中结构变形;通过锁持小车这种新的分段与翻转架连接形式,有效提高分段固定锁定的效率,扩大分段吊耳布置范围;通过提升机构和旋转机构提供旋转平台上升和翻转动力,有效提高分段翻身自动控制,作业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可靠,有效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