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2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1699555.0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枯竭煤层气储层进行碳封存的方法。利用进入衰竭期且不产水不产气的煤层气井,通过注入过热高温压力水蒸气在对流环境体系下生成大量的裂隙提高储层渗透率,为CO2的注入提供渗流通道,进而提升了CO2的注入效率,同时过热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液态水溶液溶解了煤层中的钙、镁、铁、硫、铝、硅、钾等离子,会与注入的CO2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矿物实现了永久且对环境无害的矿物化固碳,而煤层中原有的孔隙实现了CO2的物理吸附固碳。本发明实现了CO2物理和化学的双重封存效果,提升了CO2封存的高效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56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211446387.4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深部煤层气CH4采收率和CO2封存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醇夹带剂与高压液态CO2以1:10至3:10的质量比混合,并使所述甲醇夹带剂与所述高压液态CO2的混合流体通过热交换器,以将所述高压液态CO2转化为超临界CO2并且使所述甲醇夹带剂达到40‑70℃的温度;和(2)将所述甲醇夹带剂和超临界CO2的混合流体注入到煤层中。该方法中的甲醇夹带剂和超临界态CO2的混合流体能够降低CO2吸附溶胀率,增加煤体中CO2的吸附空间进而提高CO2封存量,同时基于竞争吸附驱替出更多的CH4,从而获得更高的CH4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47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15462.1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约束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包括:基于速度模型、观测系统信息、震源子波模拟地震数据;基于所述速度模型、观测系统信息、震源子波、地震数据,模拟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获取初始逆时偏移图像;对所述初始逆时偏移图像进行第一变换,获取反射界面的法向量;对所述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进行所述第一变换,获取波场的单位波矢量;基于所述反射界面的法向量和所述波场的单位波矢量,获取角度约束逆时偏移图像。本发明提出的角度约束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不但可以压制低波数噪声,而且能有效地压制偏移画弧,更重要的是该方法不会改变波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有利于后续地震资料解释。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4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049014.9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垂直旋叶轮式海洋潮流能发电装置,在旋叶轮筒体外表面周向均布有若干采用S型螺旋叶片的旋叶轮叶片;旋叶轮筒体同轴套装在空心结构的定子中心轴外侧;定子中心轴两端均固装有密封盖板,密封盖板与旋叶轮筒体之间接缝处设有密封圈;与上下密封盖板相邻的定子中心轴及旋叶轮筒体之间设有上下行星轮系;沿定子中心轴轴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定子线圈组,定子线圈组由周向均布的若干定子线圈组成;定子线圈的导线通过定子中心轴的中心孔引出并接入外部变电站;定子线圈表面喷涂有防水防锈胶;沿旋叶轮筒体内表面轴向均布设若干转子永磁体组,转子永磁体组由周向均布的若干转子永磁体组成;转子永磁体组与定子线圈组在轴向上交替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31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225272.6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C01G53/00 , C01G51/00 , C01G49/00 , B82Y40/00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889 , C09K8/592 , C10B53/06 , C10B57/06 , C10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其层板中金属阳离子由Fe3+和从Ni2+、Mn2+与Co2+中选出的一种二价金属阳离子组成,其层间区域阴离子由OH‑、CO32‑和OCN‑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在催化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应用以及采用该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油页岩催化热解方法。本发明的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活性位点丰富、耐高温、结构稳定的特点。采用本发明的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催化油页岩热解时,能够降低热解温度,实现油页岩热解产物的可控分布,将油页岩热解产物向中低碳烃类有机质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7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1348884.4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储罐内检测投放装置,它包括罐内展开模块、油污清洗模块、缆线收放模块、缆线矫正装置、支撑平台,缆线矫正装置设置于油污清洗模块上;铝塑缆线末端穿过依次缆线矫正装置、油污清洗模块后,与位于支撑平台下方的罐内展开模块连接;罐内展开模块包括外壳、齿轮组、推动圆盘、声发射传感器、深度计;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固定在手动齿轮开关杆上,手动齿轮开关杆穿出外壳的一端设置手动齿轮开关,多个第一连杆均匀固定于推动圆盘底面,每个第一连杆末端均铰接一个第二连杆,每个第二连杆另一端连接一个展开连杆,各个展开连杆末端均安装声发射传感器。本发明能在大型储罐内部进行信号的接收,隔离了外部环境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271787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05681.8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B01J1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Y型双舌叶层侧孔环矩鞍填料,其上鞍壁、弧形过渡段、下鞍壁为鞍形一体结构,上层Y型结构位于两个上层舌叶之间,下层Y型结构位于两个下层舌叶之间,两个上层舌叶和两个下层舌叶旋向相反;两对标准横向舌叶和弧形过渡段连接,两对标准横向舌叶为较长的一对标准横向舌叶和较短的一对标准横向舌叶,较长的一对标准横向舌叶位于较短的一对标准横向舌叶之间;弧形过渡段上沿圆弧方向开有上下两层窗孔,上层窗孔上端和下层窗孔下端各开有一对横向侧壁流道槽。当流体经过本发明填料表面时会被填料收集与再分布,可增大分离流量,提升分离效率,实现填料的自我流体调节,起到小型液体再分布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14462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86856.0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1N27/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手持式管道焊缝漏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中手持式管道焊缝漏磁检测装置的机架设置有行进轮,其中一个行进轮为定距轮,该定距轮一侧固定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比1:1,从动轮侧面同轴设置编码器;磁化机构的两个永磁体并排设置于衔铁下,每个永磁体通过其下面的极靴保护,磁化方向垂直于行进方向;数据采集机构的传感器盒固定到衔铁下方且位于两永磁体磁极之间,传感器盒与衔铁之间设置有弹簧;霍尔传感器平行于极靴底面排列于传感器盒内部,霍尔传感器阵列方向与磁化方向平行、与行进方向垂直。本发明实现基于漏磁法的管道焊缝检测,突破传统漏磁检测装置不适用于焊缝检测的技术壁垒。
-
公开(公告)号:CN1067371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33521.X
申请日:2016-12-1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将普通金相磨抛机升级半自动化的机械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手动金相磨抛机升级为半自动化金相磨抛机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摆动支架、锁销定位板、锁销轴、锁销拨杆、锁销弹簧、支架销轴、摆动上轴承、摆动下轴承、轴端压环以及紧固螺栓,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对本装置的支撑,可以实现本装置的锁紧固定或摆动移出两种位置状态;所述加载机构包括滑动轴、定位键、加载弹簧、压帽轴承、调节压帽、上提吊钩以及固定螺母,所述加载机构用于吊装夹持机构和施加磨抛载荷;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具连接盘、若干个磁铁环、若干个试件夹具以及若干个顶紧螺钉。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99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52257.7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损伤定位方法及系统,属于复合材料损伤定位技术领域,获取Lamb波的S0、A0模态的到达时间,将A0模态的到达时间作为确定到达角度的依据,确定各对传感器间的时间差,确定最大绝对时间差;对每一对传感器,获取模态到达时间差;通过计算时间差的最小绝对值,确定Lamb波的声源到达角度;根据模态到达时间差和获取的S0、A0模态的模态波速,确定传感器阵列中的每个传感器与Lamb波的声源之间的距离,确定声源到各阵元的平均间距;根据平均间距和Lamb波的声源到达角度,获取声源相对于传感器阵列中心点的坐标位置,该坐标位置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上的损伤所在位置。该方法能够实现声源的精确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