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712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39888.6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散数据渲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离散数据渲染方法包括:从目标数据库中读取具有位置属性数据的多个离散数据点;根据多个离散数据点分别对应的位置属性数据对多个离散数据点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离散数据集合;按照目标排列顺序对多个离散数据集合中的离散数据点分别进行排列和存储,得到与多个离散数据集合分别对应的内存数据块;对内存数据块进行封装,得到多个离散数据封装集合;向客户端设备发送离散数据封装集合,以使客户端设备基于离散数据封装集合进行GPU渲染。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离散数据传输效率,以及GPU的渲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21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7453.8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口热力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获取待估算区域的信令数据,并基于信令数据确定待估算区域中每个基站的基站人口热力;基于获取到的待估算区域的高精度用户定位数据,确定待估算区域中各网格区域各自的网格人口分布权重;基于各网格人口分布权重和待估算区域中的基站人口热力,估算网格人口热力,得到待估算区域的网格尺度热力分布。本申请解决了人口热力估算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85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6413.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16/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站覆盖范围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确定汇聚信令数据集;确定各个基站对应的基础步长系数,并确定各个基站对应每一个原子方向的方向步长系数;确定当前遍历基站对应的预估原子网格集合;确定当前遍历基站对应的扩张网格集合,并确定当前遍历基站对应的目标网格集合;基于各个基站对应的目标网格集合,确定各个基站对应的覆盖范围。本申请通过基站的经纬度数据以及基础mme接口信令数据,确定基站的基础步长系数以及方向步长系数,根据基础步长系数以及方向步长系数确定基站覆盖的原子网格范围,从而确定每个基础网格所属的基站,进而确定基站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已建基站范围预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79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17993.8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G06F18/24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异常访问对象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属于对象识别领域,异常访问对象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集合中每个用户的基础属性特征、上网行为特征和位置行为特征;将每个用户的基础属性特征、上网行为特征和位置行为特征输入易感人群分类模型,确定第一用户集合中的易感人群和非易感人群;获取易感人群访问的第一访问对象列表和非易感人群访问的第二访问对象列表;基于第一访问对象列表和第二访问对象列表,确定目标异常访问对象,目标异常访问对象包括诈骗网站和/或诈骗应用程序。能够有效甄别潜在的诈骗网站和/或诈骗应用程序,提高诈骗网站和/或诈骗应用程序的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0234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2828.8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其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待定位的测量报告MR数据;将待定位的MR数据与定位指纹数据库中的格栅单元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格栅单元;根据匹配的格栅单元,确定待定位的MR数据对应的位置。基于本申请方案,定位指纹数据库中的格栅单元具备信号指纹特征向量,同时关联对应的现实地理位置。通过将待定位的MR数据与格栅单元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的格栅单元的位置便可以确定待定位的MR数据的位置。如此,基于定位指纹数据库的定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MR数据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0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1146.9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画像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网上行为日志确定用户的行为序列向量;根据行为序列向量和对应的行为特征序列空间向量确定向量差异性,行为特征序列空间向量用于表征用户在预设历史时长内的行为特征;根据向量差异性对用户的画像标签特征进行更新。本发明能够根据用户的行为序列向量与表征用户在预设历史时长内行为特征的行为特征序列空间向量之间的向量差异性来更新用户的画像标签特征,降低了对画像标签特征的更新频率,节省了用户的画像标签计算和挖掘过程中的冗余计算,从而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在不降低画像标签精确度的同时,降低了计算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41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11259.0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统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运营商占比估算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本发明通过根据运营商数据识别配送业务执业人员,并获取配送业务执业人员对应的寻呼数据;根据寻呼数据确定对应的被呼叫用户的空间位置和所属运营商,获得用户位置信息和运营商类型信息;基于估算时段、估算区域及用户位置信息和运营商类型信息进行运营商占比估算。由于是通过配送行业从业人员的寻呼数据,基于其配送行为特征,间接确定了对端收件用户的位置和运营商类型信息,使得可以快速、准确且便捷的获取到区域内不同运营商用户的数量,从而实现了精细尺度下运营商占比的直接估算,成本低、准确度高、可推广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2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1097778.X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7 , G06N5/04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推理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影响处理器分配和内存分配的特征因素,特征因素包括推理参数、算法个数和算法类型基数;基于推理参数、算法个数和算法类型基数,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内存分配模型;基于推理参数、算法个数和算法类型基数,对线性回归对数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处理器分配模型;基于内存分配模型和处理器分配模型,得到资源分配推理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基于多元线性函数构成的模型;线性回归对数模型是基于线性函数和对数函数构成的模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分配推理模型训练方法训练出的资源分配推理模型解决了推理计算资源管理粗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90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28879.7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密度三维场景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GPU在对高密度三维场景进行渲染前,先对高密度三维场景中的多个潜在三维渲染体进行筛选,在筛选时根据潜在三维渲染体对应的包围盒信息从多个潜在三维渲染体中选取N个均衡度最大的作为均衡渲染体,基于N个均衡渲染体剔除其余潜在三维渲染体中被遮挡的三维渲染体从而得到第一三维渲染体,基于N个均衡渲染体和第一三维渲染体对高密度三维场景进行渲染。根据本申请实施例,GPU在渲染前基于N个均衡渲染体对潜在三维渲染体进行过滤,剔除被遮挡的三维渲染体,从而减少了GPU需要渲染的数据量,进而提高渲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2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1639.5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信令数据的路网自动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涉及路网更新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用户信令轨迹,并将用户信令轨迹映射到规则格网上,得到预设特征合成图像;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预设特征合成图形进行道路中心线提取,得到轨迹路网;基于轨迹路网进行道路筛选,得到目标新增道路;通过目标新增道路和所述轨迹路网对现有道路进行挂接,完成路网自动更新,融合信令大数据和深度卷积网络的路网提取模型,自适应提取不同流量的道路,实现了新增道路与现有道路的自动挂接,替代了通过人工操作实现道路挂接的环节,大幅提升路网更新效率。同时,实现了路网挂接的矢量问题精细检查,保证路网质量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