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7568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26519.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晨明 , 张西巡 , 董秀竹 , 杨励 , 李爱东 , 张鹏 , 张文廷 , 吕宝伟 , 郭现钊 , 时旦 , 王宁 , 张家玮 , 张春雷 , 杨涛 , 任天宇 , 李红霞 , 姬利伟 , 池浩 , 李思 , 赵志涛 , 费瑞振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既有结构的托换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将竖向支撑形式调整为空间斜撑形式,通过轴力伺服系统支撑头,支撑头通过承载梁对结构板进行支撑,利用支撑头的加卸载进行托换。托架通过横梁、斜撑及竖撑焊接而成,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侧墙上,根据托换范围分层分段架设。解决了既有结构改造时的托换问题,托架于既有侧墙上架设,避免了对临时竖撑范围内站台板的损坏,通过调整托架平台高度及宽度,可保留下方行人空间,减少对既有管线的迁改拆除工作,最大限度减小对运营的影响;另外,针对上层结构改造时临时支柱无法贯通架设的问题,不利于内力传递,通过引入托架体系,将改造范围结构内力向两侧既有侧墙传递,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09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40875.8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暗挖近接工程小口径管幕超前预支护施工方法及结构,所述一种暗挖近接工程小口径管幕超前预支护施工方法包括:确定暗挖近接工程小口径管幕施工的始发端;在所述始发端沿暗挖隧道开挖轮廓线外侧设置小口径管幕钢管;对所述小口径管幕钢管进行注浆搭接;在所述始发端设置管幕封堵墙,可有效减小暗挖施工对既有构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其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空间要求小、掘进速度快、精度控制高等优点,用于地下结构暗挖穿越距离近、风险高、位移敏感等既有构筑物的超前预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420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86295.5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费瑞振 , 张春雷 , 张继清 , 张浩亮 , 李爱东 , 侯靖宇 , 曹纯博 , 焦忺玥 , 刘雪坤 , 郭现钊 , 曾佳亮 , 王明昇 , 胡奇凡 , 景佳亮 , 俞尚宇 , 刘文锐 , 康镜 , 张福麟 , 李哲 , 李思
IPC: A01M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铁白蚁防治智能系统及其防治方法,其系统包括白蚁活动感知装置,白蚁活动感知装置的输出端与信号调节装置数据相连,信号调节装置的执行端与白蚁药物喷涂装置相连,信号调节装置与服务器数据相连;其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铁运营前,确定白蚁防治范围;布设白蚁药物喷涂装置、超声波检测装置;确定白蚁防治药物,进行大规模喷涂;顺序进行双膜喷涂;检测药物保护层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地铁运营后,识别的白蚁活动信息;进行运营后的药物保护层监测。本发明实现了地铁白蚁防治药物喷涂厚度的识别、白蚁活动范围及数量的感知、白蚁灭杀范围及喷涂药量的监控。本发明可以大幅度提高地铁白蚁防治的效果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87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78370.X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7/48 , E02D29/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贴下穿既有结构的暗挖桩基托换施工方法,包括预设满堂红支架、施作暗挖隧道侧向超前支护、施作初期支护、设置矩形托换结构及凿除既有结构桩基等步骤,当新建暗挖工程密贴上部结构底板穿越既有结构桩基时,通过预设满堂红支架临时支托,减小了暗挖开挖对既有上部结构的影响;同时通过施作托换梁柱,保证了既有结构桩基托换后既有结构桩基和暗挖隧道主体结构两者各自独立完整的受力体系,避免了上部结构因地下结构施工产生的结构稳定问题,降低了既有结构下暗挖穿越既有结构桩基的安全风险,确保暗挖桩基托换施工全过程工程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09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40875.8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暗挖近接工程小口径管幕超前预支护施工方法及结构,所述一种暗挖近接工程小口径管幕超前预支护施工方法包括:确定暗挖近接工程小口径管幕施工的始发端;在所述始发端沿暗挖隧道开挖轮廓线外侧设置小口径管幕钢管;对所述小口径管幕钢管进行注浆搭接;在所述始发端设置管幕封堵墙,可有效减小暗挖施工对既有构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其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空间要求小、掘进速度快、精度控制高等优点,用于地下结构暗挖穿越距离近、风险高、位移敏感等既有构筑物的超前预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70505.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下穿高铁线路盾构施工方法,包括采用盾构机在岩土层掘进至达到距离高铁线路的第一预设距离后,在盾构机继续掘进开挖出隧道并在隧道内安装管片形成环形衬砌的同时,同步在已施工完成的环形衬砌与岩土层之间进行注浆;盾构机掘进通过高铁线路并超过高铁线路的第二预设距离后,采用常规方法继续掘进的步骤。本发明具有能减小施工期间以及施工后的沉降、安全性高、施工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和推广实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1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409690.1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结构的自动控制地下水压装置及施工方式,包括钢管,钢管底部设置有封底钢板,钢管的侧壁底部位置均匀设置有若干筛孔,钢管的外侧壁中下部设置有加强防水层,且柔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加强层之间通过双面自粘性胶条固定粘结,且钢管中部设有止水法兰,且T字型分流管一侧的输出端安装有一滤网清理堵头,T字型分流管的另一侧输出端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一自动泄压泄水球阀。本发明使得使用者可以在地下结构设计阶段减少抗浮设施,节约造价;使用阶段及卸载再开发阶段实现按需降水,有效保证地下结构的使用安全;施工阶段能有效地进行补偿降水,解决了施工阶段局部降水井损坏、降水井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5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47516.1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055 , E04B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车站与市政隧道共建的无梁楼盖施工方法,包括:基于盖挖逆作法依次施作围护结构、立柱桩与抗拔桩后,在所述围护结构、立柱桩与抗拔桩上方依次施作车站顶板与顶梁;开挖基坑至市政隧道底板下设计标高处后,浇筑市政隧道底板、纵梁与临时横向混凝土支撑,市政隧道底板及车站各层板分别设置永久钢管混凝土柱支撑节点,市政隧道底板设置无梁楼盖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其余各层永久钢管混凝土柱分别与纵梁与横梁连接,方案采用“上下重叠”合建地铁车站、市政隧道,同步设计、同步实施车站主体结构及市政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可有效避免工程浪费,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推广价值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361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324917.2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既有通道基础上扩挖新通道的暗挖改造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既有通道底板进行扩挖新通道的加固处理;对施工竖井范围内的竖井处底板破除区进行破除;向下施作施工竖井;暗挖施工新建通道;施作新建通道底板以下的防水层;施作既有通道底板下方的新建通道底板及下部侧墙;破除既有通道底板;施作新建通道顶板及上部侧墙;密实填充素混凝土。本发明在新建通道周边环境复杂且地面施作条件受限情况下,采用竖井施工、侧向袖阀管超前深孔注浆、新旧通道空隙密实填充等施工方案,施工影响小、空间局促的情况下可实施性强、结构受力明确,显著提升了既有通道下新建通道暗挖改造施工质量及安全系数,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270978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0803209.2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地下结构的自动控制地下水压装置,包括钢管,钢管底部设置有封底钢板,钢管的外侧壁中下部设置有加强防水层,钢管侧壁与加强防水层的接缝处设置有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且钢管中部设有止水法兰,且柔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加强层之间通过双面自粘性胶条固定粘结,且T字型分流管一侧的输出端安装有一滤网清理堵头,T字型分流管的另一侧输出端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一自动泄压泄水球阀。本实用新型使得使用者可以在地下结构设计阶段减少抗浮设施,节约造价;使用阶段及卸载再开发阶段实现按需降水,有效保证地下结构的使用安全;施工阶段能有效地进行补偿降水,解决了施工阶段局部降水井损坏、降水井效果差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