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站台雨棚巡检的目标优化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05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6538.1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路站台雨棚巡检的目标优化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站台经度和纬度坐标值,得到站台中轴线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中轴线长度;实时获取巡检人员的GNSS定位,得到定位点在顺轨向中轴线上的投影点;计算定位点与不同站台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取绝对最小值的投影点作为巡检人员的实时定位;计算相邻定位信息间的距离,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数值和相邻定位的距离差值,判断当前巡检人员状态,返回实时定位信息;将计算后的定位信息转换为经度和纬度坐标值,驱动人物模型移动,驱动人物模型朝向和视角转动。本发明实现室内场景的低成本定位,解决因雨棚遮挡、电磁干扰造成的定位偏差大、定位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升了实时定位精度。

    梁场用基于四驱动力底盘的综合导航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107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64910.4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梁场用基于四驱动力底盘的综合导航机器人,包括四驱动力底盘、车体、喷淋机构以及充电机构。四驱动力底盘包括底盘框架和四驱动力机构;车体设置在底盘框架的上端,车体上设置有水箱结构和磁力线导航结构;喷淋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端的喷淋立管、设置在喷淋立管上端的上部喷淋结构以及成对设置在车体两侧的下部喷淋展臂;充电机构设置在车体一侧,充电机构与位于车体同侧的下部喷淋展臂配合联动,当进入充电状态时,下部喷淋展臂合拢,充电机构展开;当结束充电时,下部喷淋展臂张开,充电机构合拢。本发明可以适应梁场不平顺的地表特征,车体采用磁力线导航能够解决室内外转换的导航要求。

    基于双向对接锁紧适应变截面柱的攀爬智能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7921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72213.3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向对接锁紧适应变截面柱的攀爬智能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和打磨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开合机构、动力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开合机构由两个开口相对的单边框架相互对接组合而成,两个单边框架之间通过对接套管结构、机械锁结构对接连接;动力机构设置在单边框架内侧;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夹持板,位于同侧的单边框架和夹持板之间通过伸缩连接结构相连,夹持板的外侧焊接有供打磨机构滑动移动的滑动连接结构。行走机构中两侧的单边框架可以人为实现分离、对接以及锁紧,当行走机构组成一个整体后可以快速锁紧,并能够抱持一定的恒压力,以适应柱截面的变化,动力对称分布,爬行稳定性好。

    一种可承受重载的叠合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609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710091928.9

    申请日:2017-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承受重载的叠合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包括盖梁,所述盖梁上吊装并通过节点固定有轨道梁,所述轨道梁上端设置有埋设格构筋的边底层预制板、Ⅰ号梁间底层预制板、Ⅱ号梁间底层预制板,所述边底层预制板、Ⅰ号梁间底层预制板、Ⅱ号梁间底层预制板下皮处布设纵向构造钢筋、横桥向受力钢筋、下筋,其上皮处浇注有现浇板。一种可承受重载的叠合钢筋混凝土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施工制作盖梁完毕后,起吊预制混凝土轨道梁至盖梁的给定位置,吊装均埋设有格构筋的预制板至轨道梁上的安装点,在预制板上搭接固定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现浇板。

    基于水动力驱动复位展臂、开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441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1065668.0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是关于基于水动力驱动复位展臂、开合控制方法,涉及梁场养护无人驾控车辆的自动喷淋展臂领域,所述梁检测器对应设置于开合展臂喷淋单元的同侧;所述水动力驱动阀组件与梁检测器由车载控制系统通过信息融合集成控制;所述水动力驱动阀组件包括:外旋展臂水路通道以及内旋收缩水路通道;所述水缸推杆组件的外旋展臂水路通道以及内旋收缩水路通道分别与水动力驱动组件的进排水通道相连接;所述水缸推杆组件的执行端与底部开合展臂喷淋单元相连接;所述增压泵与一个以上所述水动力驱动阀组件相连通。本公开技术方案使得复位摆臂以及展臂外伸可靠性提高;通过增压泵做动力,实现复位摆臂开合,以及复位摆臂联动展臂开合,降低了成本。

    一种局部缓粘接的型钢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67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09427.7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缓粘接的型钢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型钢混凝土梁包括结构柱,所述结构柱之间设置有型钢混凝土梁,所述型钢混凝土梁包括型钢,所述型钢上还设置有栓钉,所述型钢在受拉的翼缘处涂抹有缓粘结材料;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结构柱、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型钢;在型钢受拉翼缘部分涂抹缓粘结材料,并使缓粘接材料能够完全包裹住栓钉;浇筑混凝土,拆脚手架和模板,混凝土凝固拆模后,缓粘接材料随后硬化,形成型钢混凝土梁。本发明可减小型钢混凝土梁中钢筋混凝土部分承受的荷载,有效降低型钢混凝土梁的裂缝数量和裂缝宽度。

    一种下锚施加预应力的型钢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407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09426.2

    申请日:2018-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锚施加预应力的型钢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型钢混凝土梁包括柱下基础构件,所述柱下基础构件上设置有多个结构柱,所述结构柱之间设置有单层或多层的型钢混凝土梁,所述结构柱的柱根处设置有下拉构件,所述下拉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型钢施加预应力;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柱下基础构件、结构柱以及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型钢;连接下拉构件,通过对下拉构件施加预拉力,使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型钢产生向下的力;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去掉下拉构件的预拉力、拆除下拉构件;施工完成。本发明可减小型钢混凝土梁中钢筋混凝土部分承受的荷载,有效降低型钢混凝土梁的裂缝数量和裂缝宽度。

    车站改造条件下站场线路运维安全智能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1630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94536.2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站改造条件下站场线路运维安全智能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其预警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现场监测数据采集子系统、预警信息系统、站场内线路运行安防预警子系统,所述现场监测数据采集子系统与监测装置、数据采集仪、无线发射装置相连。其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启系统、振动传感器常开,监测站场及场区附近有无列车通行;测速仪及声波测距仪常开,监测进入站场内的列车沿站台停靠状态、判断站场内是否有列车通行,判断站台是否有列车停靠;通过声波测距仪及微波雷达检测是否为车身范围内旅客上下车。本发明抗干扰能力强,便于管理,降低了安全管理的风险,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高空钢结构屋面板搬运安装协作性智能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9285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637757.5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钢结构屋面板搬运安装协作性智能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和移动支撑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机身、前行走结构和后行走结构,前行走结构和后行走结构均包括连接箱、成对连接在连接箱上的腿部结构以及用于驱动腿部结构做开合运动的开合结构,腿部结构的尾部连接有磁轮结构,连接箱和磁轮结构之间通过平行四边形结构相连;移动支撑机构包括机械臂和磁铁抓手,磁铁抓手通过收放结构与机械臂相连,机械臂通过抬升结构与行走机构相连。本发明通过行走机构和移动支撑机构的协作配合,可使机器人在沿檩条移动时,能稳定吸附;机器人在跨檩条移动时,能适应变轮距及变轨宽,实现屋面板的搬运。

    一种高速铁路跨线钢结构服役状态评估体系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5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9355.0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铁路运营维护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跨线钢结构服役状态评估体系及方法。确定评估对象;确定对象单元的划分原则,划分最小评估构件单元;建立状态评估分级指标体系;巡视检查,得到四级指标的状态评估等级;通过不同级指标计算得到各级的状态评估等级,综合评估后得到跨线钢结构的主体钢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服役状态评估等级,并根据评估等级结果,给出相应的预警或处置建议。本发明提高了巡视检查发现病害的分析处理能力。评估指标结果可为维保单位提供风险预警,有利于降低跨线钢结构的整体风险,提升了跨线钢结构的结构安全,保障了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