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9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10501.3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车辆底盘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底盘及新能源车辆,包括:车架,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车架纵梁以及连接于两根车架纵梁之间的若干根车架横梁;电池框架,电池框架集成于车架,电池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框架单元;当框架单元为多个时,多个框架单元沿纵向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框架单元包括框架横梁和框架纵梁,两根框架横梁对称设置且通过至少两根框架纵梁连接固定,框架单元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车架纵梁的容纳槽,车架纵梁位于容纳槽中且通过多个连接件与电池框架连接固定。其能够对电池框架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电池包的数量进行电池框架集成组装,以便于对电池包的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152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74934.7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V10/80 , G06V10/143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融合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首先通过获取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然后将红外图像输入到红外特征提取模型中,循环多次进行卷积运算、全局以及局部特征提取和下采样,得到多个红外图像特征,以及将可见光图像输入到可见光特征提取模型中,循环多次进行卷积运算、全局以及局部特征提取和下采样,得到多个可见光图像特征,最后将多个红外图像特征和多个可见光图像特征输入到特征融合模型中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通过获取不同尺寸的红外图像特征和可见光图像特征,可以确保捕获到图像中所有重要尺度的信息,保证最后得到的融合图像更加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189072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81856.3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卡车车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体化新能源车架及新能源卡车,包括第一主梁、第二主梁、以及设置于第一主梁与第二主梁之间的电池箱体框架;所述第一主梁与所述第二主梁的长度方向一致且为纵向,所述电池箱体框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主梁固定连接。其能够将电池包集成于车架主梁上,不占据货箱和驾驶室空间,从而保持足够的货物装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072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81845.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新能源卡车,包括:纵梁、电池框架、电池包组件,其中,所述纵梁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前纵梁、中纵梁和后纵梁,所述前纵梁用于承载车辆前部重量,所述中纵梁用于支撑车辆中部结构,所述后纵梁用于支撑车辆后部;所述电池框架设置于所述纵梁上,所述电池框架内腔安装所述电池包组件。其旨在优化电池布局,提高整车结构的稳定性和均衡性,能够解决传统车架结构和电池挂载方案所面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79222.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B62D15/02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向盘不正问题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主要涉及转向盘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方案并不涉及板簧和节臂等数据的优化处理方案,无法从板簧和转向节臂等方向进行转向盘不正问题优化的问题。包括:更新动力学分析软件中的车辆前悬架三维数字模型;获取实体板簧基础信息,进而更新动力学分析软件中板簧对应的载荷与刚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所需的关键硬点位置的变动范围;基于变动范围调整车辆前悬架三维数字模型,以及通过板簧安装点和板簧前卷耳中心点向板簧施加从空载到预设满载的载荷,进而调用预设模拟程序实时获得当前车辆前悬架三维数字模型对应的转向干涉量,直至确定最小转向干涉量对应的预设关键硬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8520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40517.8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B23P19/027 , B23P19/12 , B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牵引横梁装配设备和方法,属于中重型汽车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底座、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左气缸、右气缸和滑轨,所述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分别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滑轨,左安装板与右安装板可以沿滑轨左右移动,所述的左安装板与左气缸的缸杆相连,右安装板与右气缸的缸杆相连,所述的左气缸和右气缸设置在底座上。还公开了商用车牵引横梁装配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商用车牵引横梁装配设备和方法具有能有效提高牵引横梁的装配精度和速度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0723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181845.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的一体化集成车架、新能源卡车,包括:纵梁、电池框架、电池包组件,其中,所述纵梁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前纵梁、中纵梁和后纵梁,所述前纵梁用于承载车辆前部重量,所述中纵梁用于支撑车辆中部结构,所述后纵梁用于支撑车辆后部;所述电池框架设置于所述纵梁上,所述电池框架内腔安装所述电池包组件。其旨在优化电池布局,提高整车结构的稳定性和均衡性,能够解决传统车架结构和电池挂载方案所面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07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17459.0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整车转向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型卡车转向品质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重型卡车转向品质为总目标,确定评估重型卡车对应的子目标;总目标至少包括子目标;子目标包括转向稳态性能、转向动态品质、转向感觉;建立子目标对应的评价指标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所述评价体系包括:转向稳态性能指标评价体系、转向动态品质指标评价体系和转向感觉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所述评价体系相对应的判断矩阵,提取所述判断矩阵中的指标权重;基于所述指标权重和评价指标进行整车转向品质评价。克服了现有评价卡车转向品质全面性差、适用范围小等缺陷,转向设计、调校的综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7360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70769.0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T1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器渲染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考虑眼睛障碍的驾驶模拟器Unity场景渲染方法,在Unity中创建第一个驾驶场景,对该场景进行渲染配置以使其向车辆动力学模型传输路面参数信息,并接收车辆动力学模型传输的车轮信息;在Unity中创建第二个驾驶场景,第二个驾驶场景与第一个驾驶场景一致,对第二个驾驶场景进行渲染配置使其接收车辆动力学模型传输的车辆信息;其中第一个驾驶场景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交互频率大于第二个驾驶场景与车辆动力学模型的交互频率;对投影摄像机的场景色彩和/或目标图层进行渲染配置以模拟眼睛障碍视觉场景。本发明实现模拟眼睛障碍视觉场景的效果,同时将Unity路面程序和Unity场景程序分离且并行运算,提高渲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359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34645.1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操纵稳定性设计的灵敏度提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并生成模型脚本文件,从模型脚本文件中提取操纵稳定性不足转向度指标;对操纵稳定性不足转向度指标进行理论分析确定理论参数,将理论参数和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匹配,确定设计参数;对设计参数仿真试验得到输出数据库;建立满足预设拟合精度的设计参数和操纵稳定性不足转向度指标之间的近似模型,对设计参数和输出数据库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操纵稳定性设计的灵敏度。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操纵稳定性设计的灵敏度提取系统。本发明高效快速的得到操纵稳定性参数灵敏度,识别出对操纵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变量,为操纵稳定性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