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59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96374.2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乘用车操稳平顺性能多目标优化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乘用车的整车参数并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将整车动力学模型参数化;根据参数化后的整车动力学模型,选取不同工况下的整车响应指标;采用参数试验方法,对整车响应指标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各优化因子之间的交互效应;确定整车响应指标的约束条件,采用NSGA_Ⅱ优化算法确定整车动力学模型的最优解。该系统包括:参数采集模块、模型建立模块、参数化模块、响应指标确定模块、响应指标灵敏度分析模块以及最优解计算模块。通过本申请,同时平衡到两个目标,从而实现多目标优化,有利于提高乘用车的总体性能,且能够减少实车试验轮次,进而缩短车辆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7879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279569.2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B60R3/02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三支架电动踏板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踩踏面板,踩踏面板通过定位件与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包括驱动支架和至少两个从动支架,还包括控制电动踏板动作的控制器,驱动支架位于两个从动支架之间,支架及踩踏面板一体式安装在车辆底盘上。本发明因有三支架承载,对踩踏面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踩踏面板承载时,不易变形弯曲,产品寿命较长。电踏控制器识别钥匙信号,通过判断钥匙开门/关门信号,选择进入踏板常开或常闭状态;判断钥匙开门/关门信号可以通过信号发送时常或信号发送次数进行判断,电动踏步进入常开或常闭状态,可以有利于车辆检修或者洗车时对电踏的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04442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317931.4
申请日:2014-07-07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5 , B60G17/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左前气囊以及右前气囊经高度阀Ⅰ连接于三通Ⅰ的一端,三通Ⅰ的另两端分别连接于三通Ⅱ以及三通Ⅴ,中桥提升气囊经常闭电磁阀以及储气筒经溢流阀连接于三通Ⅱ的另两端,左中气囊经常通电磁阀Ⅰ以及左后气囊Ⅰ连接于三通Ⅲ,右中气囊经常通电磁阀Ⅱ以及右后气囊Ⅰ连接于三通Ⅳ,左后气囊Ⅱ以及三通Ⅲ的一端经高度阀Ⅱ连接于三通Ⅴ,所述右后气囊Ⅱ以及三通Ⅳ的一端经高度阀Ⅲ连接于三通Ⅴ。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并且提升桥升降不会对前后桥的悬架气囊正常工作造成干涉,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86773.8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再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ECU与TCU信号交互的再生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ECU获取车辆的第一组运行参数;第一组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参数时,激活颗粒捕集器的再生功能;获取车辆的第二组运行参数;第二组运行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通过整车网络将颗粒捕集器的再生信号和第二运行参数信号发送至TCU;TCU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运行模式切换实现变速箱模式同步;将切换后的运行模式信号发送给ECU;ECU获取运行模式切换后的车辆的第三组运行参数;第三组运行参数满足第三预设参数时,ECU控制车辆发动机改变运行模式,使与变速箱模式同步。提高再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09881.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环境信息计算车辆累碳方法及车辆,属于车辆累碳计算技术领域,获取车辆的运行参数;若获取的所述运行参数满足第一预设参数阈值时,控制所述车辆进入里程累碳计算工况;在所述车辆执行里程碳载量计算工况时,判断当前车辆运行参数是否满足第二预设参数阈值;若满足第二预设参数阈值时,通过EMS模块进行里程碳载量参数计算,得到碳载量的增长信息。本发明通过获取车辆的运行参数,判定车辆所处运行状态,识别并进行对比,使EMS更及时调取相应功能参数,及时更新车辆里程碳载量增长速率,更好控制车辆里程碳载量,避免车辆里程碳载量增长速率过快或过慢,影响车辆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7095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05930.8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B60G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用集成减震器下支架安装结构,包括若干堆叠一起的钢板弹簧、插装于钢板弹簧上的两个U型螺栓、下盖板以及减震器,所述下盖板由平板以及设置于平板边角上的向外凸起的凸台构成,所述平板四个边角部位分别设置有圆孔,其中间部位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凸台上设置有销孔,所述两个U型螺栓下端分别穿过圆孔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所述减震器下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于销孔上。钢板弹簧下端的凸起的螺栓插入到定位孔中,方便安装定位,提高了效率,通过U型螺栓以及钢板弹簧将钢板弹簧固定,而减震器1同样固定在下盖板的凸台处,因此安装结构简单,节省了安装空间,因此提高了后桥下方的离地间隙,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8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41022.8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G01M1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整车转向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车低速转向梯度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发动机启动状态分别按照不同的预设转向速度转动转向盘,每个转向速度转向盘打满一个周期,获取转向过程中的横摆角速度、实际转向速度、转向角、车两侧向加速度、转向盘的转向度以及各个转向角对应的转向力矩;根据获取的N个周期中的实际转向速度、转向角以及转向力矩计算转向速度、转向角以及力矩对应的基准值;根据获取的数据结合转向速度、转向角以及转向力矩对应的基准值,计算转向转速对应的性能评价指标;判断各个评价指标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当所有评价指标满足要求时,车辆测试通过。相比仅采用单一转向速度测试,提升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03855.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F02D2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车辆起步及低速行驶状态动力性能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汽车动力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车辆及发动机运行参数;对采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车辆是否处于起步或低速行驶状态;当车辆处于起步或低速行驶状态时,在原有控制扭矩基础上,增加扭矩补偿值作为当前的需求扭矩进行车辆控制,扭矩补偿值根据整车运行参数确定并修正;对车辆是否仍处于起步或低速行驶状态进行判断,并在车辆退出起步或低速行驶状态时,按照设定速率逐步减小补偿扭矩直至为0。本发明在识别车辆运行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对发动机进行灵活且精确的扭矩补偿控制,可有效提升车辆起步及低速行驶等发动机低转速运行工况下的动力性能,提高整车驾驶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378796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279569.2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B60R3/02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三支架电动踏板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踩踏面板,踩踏面板通过定位件与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包括驱动支架和至少两个从动支架,还包括控制电动踏板动作的控制器,驱动支架位于两个从动支架之间,支架及踩踏面板一体式安装在车辆底盘上。本发明因有三支架承载,对踩踏面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踩踏面板承载时,不易变形弯曲,产品寿命较长。电踏控制器识别钥匙信号,通过判断钥匙开门/关门信号,选择进入踏板常开或常闭状态;判断钥匙开门/关门信号可以通过信号发送时常或信号发送次数进行判断,电动踏步进入常开或常闭状态,可以有利于车辆检修或者洗车时对电踏的清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044427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17931.4
申请日:2014-07-07
Applicant: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5 , B60G17/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轴客车提升桥控制系统,左前气囊以及右前气囊经高度阀Ⅰ连接于三通Ⅰ的一端,三通Ⅰ的另两端分别连接于三通Ⅱ以及三通Ⅴ,中桥提升气囊经常闭电磁阀以及储气筒经溢流阀连接于三通Ⅱ的另两端,左中气囊经常通电磁阀Ⅰ以及左后气囊Ⅰ连接于三通Ⅲ,右中气囊经常通电磁阀Ⅱ以及右后气囊Ⅰ连接于三通Ⅳ,左后气囊Ⅱ以及三通Ⅲ的一端经高度阀Ⅱ连接于三通Ⅴ,所述右后气囊Ⅱ以及三通Ⅳ的一端经高度阀Ⅲ连接于三通Ⅴ。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并且提升桥升降不会对前后桥的悬架气囊正常工作造成干涉,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
-
-
-
-
-
-
-
-
-